查看原文
其他

杨九俊:课堂这8扇门不打开,高效只能是“搞笑”!

2018-01-11 校长会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

到中小学听课,常常感到有些教师顾忌太多,束缚感比较严重,课堂因此而有较明显的封闭性,打不开。针对这种状况,近些年来,笔者到处呼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1

打开体制之门


有位学者到美国访问,到了一所高中,问校长:贵校一年级有多少学生?校长有些茫然,答曰:“不知道”。到了第二所高中,这位学者带着茫然继续问校长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仍然是“不知道”。这位学者仔细一打听,原来在这些学校,传统的“年级——班级”运行的体制已经不存在,学生进校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同一学科有层次不同的课程(如荣誉课程、AP课程、基础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一位学生一张课程表。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所有高中都是分层次教学的。这种情况我国也有学校在尝试,比如李希贵任校长的北京十一学校,就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切性课程,学校不存在传统的班级,也没有班主任,每位学生都按自己的课程表去上课。这是目前突破“年级——班级”体制最为放开的情况,学生的课程已经从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选择。也有的学校在某些局部努力突破“年级——班级”制的安排。比如南师附中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在“年级——班级”体制下,每个学生对主要的文化科目可以有ABC不同层次的自主选择,每个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苏州景范中学这所初中里,数学和英语是按ABC不同层次组织教学的,教学与学生知识的起点、学习的需求有了更高的吻合度,学生在原有层次上的提高更加切实。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这种体制的突破,只是由于课程样态的变化和学校的文化追求,多多少少有所表现,比如学校节庆活动、文化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等,都是可能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更加贴近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内在规律。


打开体制之门,除了解决好“教给谁”,还要考虑到“谁来教”。在网络化的环境里,“亚平老师”可以给中小学生上课;大洋彼岸可以和我们形成课堂的互动。我们也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走进课堂;在许多学校,我们看到课堂中的学生地位的变化,他们有的已在边学边教,以教促学,教与学的主体有时已成为一种重叠和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教给谁”、“谁来教”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


2

打开资源之门


过去的教学是一本教参打天下,新课改后在教学资源的创生方面有很多突破,网络化的技术进步又大大拓宽了资源的边界。但是,倚重教参,依赖集体备课中他人的努力,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视若不见,拒网络资源于千里之外,这些现象并不鲜见。因此,仍然要强调打开资源之门。第一,理解课标,吃透教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怎么运用它是一回事,但理解它、吃透它是基本前提。帕克·帕尔默提出,要在个人意义上出神入化地理解教材。笔者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教材在我们面前应当达到通体透明、形神兼备的境地。真正吃透了,才能活用、用活。第二,要拓开教学资源的无限时空。比如,可以打破体制性的限制,在普职融通、学校与家庭、社区融合方面做出切实努力;可以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有的学校开设“汽车里的物理学”、“家庭中的化学”等课程模块,就是有益的探索;可以柔化学科与学科的边界,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教与学;更应该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让资源之门向四面八方打开。第三,确立教师即资源、学生即资源的观点,积极创生资源,及时捕捉、有效转化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第四,有效整合资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打开资源之门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创生更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用教材教”。所谓“用教材教”,诚如有些教师在实践中体悟的,应包括:连贯性地教,把教学内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里审察,哪里有过铺垫,哪里又在螺旋式上升的通道中有着呼应,教师对此都应有清醒的认识;整体地教,要有育人的意识,从人的发展的基点出发,而不是只教知识,甚至只教纸笔测试等可以检测的知识点;选择性地教,教材往往有综合功能,教学资源更是有无限的丰富性,要回到为什么教这样的意义思考上,明确教什么;具体性地教,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在课堂里落地,各种资源要有效整合体现有用性,这样的教学才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的;创造性地教,让教学资源的选择、创生、整合、运用,成为创造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教学更具创造的活力。


3

打开定规之门


在教学中,有很多规定性的东西,比如成规,约定俗成;规章,形成制度条文的要求,必须执行;规范,明确一定的标准,引导教学行为。这些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必要的,但如果生搬硬套,僵化不变,肆意发挥、过犹不及,那就不是好的东西了。因此,第一,要敢于打破已是成规的规矩。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之前要举手,有的教师对不举手发言很忌讳,是明令禁止的,新课改后在有些课堂上,我们看到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甚至自由“插话”,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生机。再如笔者在一所初中,看到学生分组讨论时全都齐刷刷地站起来,前倾着身子在热烈讨论,教师告诉我们,这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因为他们感到小组讨论互相有声音干扰,听不清楚,如果站起来靠近一些,讨论效果就好得多。在这里,坐着讨论交流的规矩就被打破了。第二,要敢于打破制度的规定。笔者的一位同事在一所小学听课,上课的数学老师刚打开电脑,教室里的保险丝坏了,校长立即冲出门去找保险丝,10多分钟后,保险丝换上后,教师打开电脑,呈现的是两道数学题,如果用粉笔把这两道题目抄到黑板上,最多两分钟。下课后,笔者同事与这位教师交流,问他为什么非要等到保险丝换上不可,这位教师无奈地说:“不行啊,学校规定信息技术要与课程整合,如果抄题目,我就违反了这项规定啊!”细想想,我们的教学制度还有不少类似的规定。我们一方面要反思这些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是要多问问:我们做这些规定是为什么。第三,要防止规范的僵化和片面性,比如上课要提倡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给学生一些信心。有的学校就提出了一些标准,比如上课要微笑着看学生,学生答对了要给掌声来鼓励。但是有些教师没有从本质上理解这些规范要求,而是重在表象,重在形式。于是,许多课堂就掌声不绝了。有位教师听课时做了记录,她听的这节课掌声共响了50次。课堂情境的一个要求,是应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50次掌声则不断打破这种稳定性,打断教学节奏,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是低效的。有些地方在课改进行到七八年时,出了一项规定,每节课鼓掌不允许超过3次,一方面可以看出掌声确实有些“泛滥成灾”了,另一方面又给人感觉总是把某种教学规范固化成操作性的动作,规范因而就可能成为了束缚教学自由的东西。


4

打开结构之门


“把课看作是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言的一种独立的整体系统,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了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打开结构之门,就是要努力突破传统的时空结构的限制,让广延性和持续性更生动地得到体现。传统的教学结构空间意识比较淡薄,新课改以后,这种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组合的小型化、多层次上。一些教师在总结小组合作的经验时提到:学生发言的次数多,有助于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毫无拘束,畅所欲言,可以随时得到别人的补充和纠正,有时还引起争论,有助于激活思维;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在小组可以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加强了训练的综合性;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在课堂当众陈述观点或回答问题,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情绪,有助于改变接受现成结论的被动状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也得到较好的培养;等等。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课堂上,小组合作只是摆设。笔者参加过一次全国性的活动,看到一位教师让学生分组坐,有17名学生背对教师,一节课都很难与教师有眼神的交流。这种空间结构的改变其实走向另一种封闭,或许是更封闭了。因此,在空间结构变化时要充分考虑“为什么”,再去设计“怎么做”,从新课程的实践看,应当注意到空间结构的改变。第一,以学习小组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第二,空间变化要保证信息交流的网络更加优化;第三,课堂空间的形式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安排;第四,小组合作的形式要融入整体的教学设计。


从时间角度看,教学结构要呈现着纵向形态,十八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教师向学生明确讲述新教材;“联想”,教师要通过谈话对新旧观念进行分析比较;“系统”,学生在新旧联系中得出结论,形成原理、法则、规则;“方法”,通过各种练习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此后赫尔巴特学派又把“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部分,这样就构成了五步教学法。后来很多教学方法都是以此为基础衍变而成。新课改开展以来,课程的纵向结构呈现多种形态。现在的“翻转课堂”更是把课堂内的传授知识和课后的内化学习彻底颠倒。笔者以为,万变不离其宗,这方面的变化要体现:第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第二,充分考虑学科特质和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第三,蕴含教学结构的基本规律;第四,体现信息化、网络化的积极因素;第五,与空间结构的变化相互呼应;第六,打开通向课后练习和生活实践之门。

5

打开预设之门


教学总是要预设的,关键是要有生成性教学的观点,认真预设但又不被预设捆住,前面列举的那位小学数学教师,预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打开电脑,出示数学题,出了意外就不知所措了。除了因为要执行有关规定,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预设如此。打开预设之门,第一,要倡导生成性预设。要尽量对各种可能的情境进行假设,以最大可能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化;以生成性教学的观点指导预设,让预设后的教学充满生成性,这种生成可能是预设的生长、形成,可能是预设的丰富、拓展,也可能是预设的批判、改变。李吉林老师有一次在外地上大型公开课,课前在与学生接触时发现,这个班的教师怕学生跟不上已经匆忙教过一遍。李老师立即调整教学方案,最终教学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就是因为她的预设是基于生成性教学的,是包含生成性的广阔空间的。第二,要倡导教学机智。无论多么周密,预设总不能穷尽课堂的千变万化,因此,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按照多尔等课程论专家的观点,教学机智是一种素养而不是一个事件。借用甘地的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观点:甘地在上火车时,一只草鞋掉下了火车,火车已经开始启动了,他随即脱下另一只草鞋扔下去,让捡到鞋的人得到一双草鞋。在这里,甘地原来陷入自己丢掉一只鞋子的窘境,但他立即将之转化成捡到草鞋的人得到一双草鞋的情境。这就是素质!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机智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去推动情境的深化或转化。第三,要在动态生成中追求相互映照的境界,多尔主张课堂教学演奏不是古典乐,而是爵士乐。演奏爵士乐是在和声框架与旋律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观众情绪和自己的感受适当地进行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样,每次演奏都是一次新的创造。课堂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前进,恰如王小妮在《二〇〇九上课记》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道出的体会:“一堂好课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映照,在诗意这种人自身很原初的感知面前,谁也不是老师。”


6

打开评价之门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师生教学过程中对当下某些认识、某些观念或表现的评判和取舍,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过程性;评价一般没有规范而统一的答案,往往与教师本人的经验风格有关,又与学生个体的认知水平有关,与教学进程和场景有关,带有情境性和模糊性;评价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教学进程的丰富性,为了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评价有时也延伸到课外,如练习或测试等,但它又是课堂教学的自然拓展,是大课堂的一种体现。打开评价之门,第一,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规律评价。在一次学校接待外宾的活动后,斯霞老师布置学生写一下这件事。有个孩子写了这样一句话:“昨天学校来了一批法国客人,我发现法国阿姨也是女的。”斯老师笑眯眯地欣赏孩子的写话,而一位年青教师看后大惑不解,因为在她看来这是病句,是应该毫不留情地划上红叉叉的。斯老师告诉她,孩子了不起啊,孩子在进步啦,也许孩子很快就知道全世界的阿姨都是女的啊!斯老师从孩子成长的过程,用“童心”来评价,就使孩子得到了“保护”。第二,要根据学生具体状况评价。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是行不通的。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一个初三孩子到台前演讲,满脸涨得通红,还有些结结巴巴,但他演讲结束时,在老师示意下全班送给他持续的热烈的掌声。一打听,原来这个学生特别内向,两年多来,一直没有勇气走到讲台前演讲,可以说,老师和同学们等待了两年多,今天他实现了“第一次”,于是,大家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笔者还看到在另一个课堂里,一位男生回答问题很有见地,但老师却对他比较冷淡,有些同学课堂表现明显不如他,却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下课时问其详,老师浅浅一笑:“他这几天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这些从学生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境的表现出发,让评价更具针对性、适切性是应该得到肯定的。第三,要倡导评价的多元化、丰富性。课堂评价的主体不仅在老师,课堂评价的方式更不仅仅是正确与错误的判定,应该更多元、更丰富。比如,有位老师上课时设计了“半块黑板”,留下半块给学生,主要记载学生课堂上的发现和创造、生动和精彩。开始时,那半块黑板记录的东西很少,但渐渐地多了,撑不下了。于是一次上课时,老师郑重宣布:现在老师只能用三分之一块黑板,绝不敢越雷池半边。顿时,班上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这“半块黑板”的创造,既有老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每天都悄悄地在课堂里实施着,同时每天也都在催生孩子们的进步和生长。老师宣布只用三分之一的黑板,班上响起掌声和笑声,也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而这种赞叹和感谢,又会转化为师生共同前行的动力。


7

打开思维之门


思维是人的特质。怀特海说:“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教育对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打开。第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思维的机会。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发现有些基本元素是趋同的,如让学习充满挑战性的欲望;课堂要有合适的安静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教学的针对性。为什么有些课从头到尾都很热闹,甚至高潮迭起,掌声、喝彩声不断,但并不能称作好课,就是因为这样的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有思维的机会、学习的机会。第二,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空间拓展开来。有的老师很习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条逼仄的小巷,比如小学低年级有一篇课文《大松树和小松树》,是写小松树长在山顶,于是就认为与长在山谷里的大松树相比自己了不起。一些老师总是按照“教参”的提示,让小松树去检讨。其实,课文情境中的大松树和小松树有多种对应关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跳出单一的思维套路,让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第三,要让学生有思维的自由。有些同志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自由地思想,笔者是高度认同的,好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如沐春风、自由思想,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总是在自由思想时才能迸发。第四,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就是逻辑与推理和直觉与洞察两种,要根据学科特质,根据知识呈现方式的特点,根据不同学段的训练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思维这种“特殊的知识”。第五,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中智慧特征的表现,诸如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植根于学科学习的土壤,比如在语文学科,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就要关注揭示作者的思维轨迹,认识课文包含的思维法则,要求学生理解性表达遵循思维的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就要同时关注感情的深刻性、事物的本质性、主题的丰富性、性格的复杂性等等。第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处流连,让学生学会在这些应该着力的地方生成问题;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问题初步解决后,引导学生或是触类旁通,或是浮想联翩,或是穷追不舍,或是举一反三,从而打开新的天地。

8

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课堂自当是心灵交流的空间。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自然要打开心灵之门。中央四套《中国文艺》栏目有一次做吴彤的专题,吴彤作为当代摇滚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跨界音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达到较深的造诣,主持人孟盛楠介绍时做了一个打开双臂的动作,并说了这样一段话:“无论是肢体,还是心灵,只有打开了,才能拥抱到别人。”教学亦然!第一,教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学生做主动的、坦诚的交流。这就需要源自心灵深处地热爱学生,渴望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第二,要关心学生、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在情感的高度默契中进行交流。于漪老师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于漪老师出差回来时,看到给她代课的青年教师正准备去讲评作文,这位青年教师告诉于老师:这次作文写《我的母亲》,有一位女生的作文写得感人至深,今天作文讲评课,要请这位女生读作文。于老师立即问道:“征求过意见吗?”这位青年教师告之已经得到女生的同意,于老师说:“她不大可能同意啊!再问问孩子吧。”话音未落,那位女生怯生生地来到办公室,请求老师不要让她读作文。原来于老师在家访时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异,妈妈重新组织了家庭。在这样的新家庭里,她对妈妈的感情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更深,因而作文就特别感人。但她是不大愿意别的同学知道她是有后爸的。因此,在受到表扬的冲动后,她又后悔了。于漪老师备课不仅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过,而且掌握学生的情感状况,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就是完全相通了。第三,对心灵变得粗暴和冷酷的孩子,要以“美疗”打开其隐蔽角落。苏霍姆林斯基说,他的教育体系的一个方面可以称为“美疗”,“在心灵变得粗暴和‘鲜廉寡耻’的儿童面前,我揭示自然美、音乐美、绘画美。这需要时间和巨大的耐心。”“这种最微妙的精神影响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能施影响于情感和心灵,也能通过心灵施影响于理智。”“美在激励学生心灵时,仿佛打开了其中最隐秘的角落。”通过“美疗”之类不着痕迹的教育,那些顽童的心会变得柔软起来,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就可以有效地进行。


打开心灵之门,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教育源自心灵,帕克·帕尔默认为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教师要通过三种通道描述自我内部景观,凭智能,思考教与学的方法;凭情感,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凭精神,对生命的爱与对工作的渴望,生成我们与学生精神联系的渴求。智能、情感、精神三个方面融为一体,我们内心就是完整的、富于力量的,我们打开的就是灿烂的心灵世界。


编辑:校长会(xiaozhangclub)

本文来源:新傻瓜jiaoyuzaixian,有删改。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