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囊团】关于学校课程,这四座大山压得越少,学校越好!

2018-02-27 校长会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盖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课程,是沟通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学校的办学水平的关键表征。

 

在当下,我们很多学校的课程设计却常常面临:课程目标设置错位,课程无法达成人的培养,各类课程简单叠加但是杂乱无章,纷繁复杂的课程层次差异巨大,课程实施困难重重,缺乏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课程设计力”不强的表现。


课程设计力

 

“课程设计力”主要指的是以校(园)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为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划、执行、建设和评价能力。主要分为:课程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化、课程实施设计、课程评价设计四个维度。

 

第一座大山:课程目标设置

错位的目标如何能让教育到位?

 

现今,在教育领域培养完整的人,不同层次的微观、中观、宏观目标要旨向同一个终极目标:具有个性的有特色的完整的社会人。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微观层次,即课程的设置、内容、实施和评价究竟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发展。而在办学质量卓越的学校中,目标的界定与阐释最主要的着眼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悠久的历史办学历史文化,二是关注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品质。

 

在符合我国教育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前提下,学校课程目标的拟定除了上述历史与未来两个着眼点外,还可以从学段、学校特色、地域文化以及教育者的情怀等方面来引领构建一所学校的共同目标和价值体系。也就是说,我们想拟定合适的课程目标,可以从三个维度即时间、空间和学段来考虑,切实拟定适恰的培养目标。


 

图1:学校课程目标界定的参考维度

 


典型案例

 

北京大学附小受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文化熏陶,坚持以学校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全人教育,将“多元、开放、立体、自主”作为学校的课程目标,构建其“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成都市实验小学有近百年历史,“实验研究、辅导地方”是其建校就肩负的使命,校训为“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其课程体系的目标可以表达为“立己达人,成德达材”。

 

深圳中学地处深圳这个创造了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迹,也高瞻远瞩,其办学定位是“建设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的学术性高中”,培养世界公民,其课程目标可拟定为“个性、责任,思想者、领导者”。

 

第二座大山:课程内容结构化

学校课程的章法在哪里?


广义上的课程,包括学生成长中所经历的一切教育情境。按照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按照组织方式可分为核心课程、综合课程;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按照编制的主体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等等。然而学校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各类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结构化。学校要走向卓越,就应该基于培养目标,将目标进行解构,找出子目标,从而建构精致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化,就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价值引导下,将纷繁复杂的课程内容进行规整,使得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一以贯之,从而使得内容简约、成本经济、反馈有效,高度达成培养目标。


图2

 


典型案例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提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人才培养规格,这一育人目标以“人的成全”为旨归,凸显“生命力”。

 

学校建成了巅峰体育课程基地、人文课程基地、胡雨人自然科学实验课程基地、“想像·创造”课程基地、“云学习”五个课程基地,它们均指向人的“生命力”,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的“新生态生命发展教育”主要包涵了“三观”一圈,即:生命对象观、生成发展观、创价教育观和生命发展生态圈。

 

学校根据身心健康、中国人格、智慧生活、楚汉气度、国际视野五项育人目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新生态生命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加以解构和重组,建构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四个维度的课程体系。

 

第三座大山:课程实施设计

课程为何在落地实施环节困难重重?


课程实施是指任何课程改革的实际变化状态,或者说是改革在实际运行中所改变的一切。课程实施不仅包括把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还包括课程制度化的过程。实施实质上由三个阶段组成:起始阶段、进行阶段和成型阶段。这三个阶段中,课程实施者和课程制定者之间在博弈,理想的课程实施阶段以及实施取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螺旋耦合,通过创生最后成型。


 

图3

 

在实践中,一线教师是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第一要素,因此应该高度关注与教师紧密相连的影响课程实施的精神、资源、制度三个层面的因素。


 

图4

 


典型案例

 

湖北省葛洲坝中学为了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努力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提高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增加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开展校本课程评价的深入研究、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包含9步骤的较为完整的实施机制或程序,效果显著。

 

山东省乐陵实验小学高度关注教师团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设置重重门槛考验、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欲求,并提供资源、平台和制度机制鼓励教师们进行课改、课程研究,根据国家课程建构起了学校的四大类课程体系:学科课程、生命课程、文化课程和学法课程,将课程付诸实施并形成制度化。

 

第四座大山:课程评价设计

如何确定课程目标正在得以实施?

 

需要依靠课程评价。

 

大抵说来,评价就是“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所谓课程评价,就是指考量课程究竟有什么价值的系列活动,主要是判断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课程设计力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是课程系统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课程评价的内涵由“课程”和“评价”共同决定,“课程”决定对象和内容,“评价”决定方法和属性。课程评价模式是评价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合适的途径与方法,科学地诊断课程实施的效果的一系列完整的程序。

 

目前人们关注较为集中、较有代表性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CIPP评价模式”、“差距模式”、“回应模式”、“解释模式”等等。多年来,我们在考察众多学校课程的基础上,认为前两个模式可以整合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的目标激励模式,如图2所示。

 

中小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流程有:课程目标————目标细化——行为动词——目标场景——测量技术——学生资料——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激励成长,九个环节,旨向学生的未来发展。


 

图5

 


典型案例

 

青岛市黄岛双语小学是一所新近建立的学校,构建了“和悦”课程体系。所谓和悦,就是和谐、平和,欢喜、喜悦。其课程评价见图3所示。

 

一是课程目标。即“和悦”:“身心和悦、师生和悦、亲子和悦、家校和悦”;

 

二是目标细化。将和悦细化为“六爱”:“爱自己、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

 

三是行为动词。将这种和悦、爱的状态行为化,变得具体可操作,即“三雅”,语言是否文雅、行为是否儒雅、品质是否高雅;

 

四是目标场景。那就是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

 

五是测量技术。黄岛双语小学用的是成长记录袋、学业成绩、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手段收集学生的资料;

 

六是学生资料。包括作业、作品、校内外活动记录等等。

 

七是对比分析。看看学生的材料是否达到了“和悦”的各个指标;

 

八是评价结果学生如果没有达标,则从多渠道鼓励学生。若结果优异,则激励新的挑战;


九是激励成长。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和悦”的状态,为成就卓越的人生奠定基础。



课程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基本路径和重要载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程目标设置错位、各类课程简单叠加但是杂乱无章、课程落地实施困难、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设计成了压在学校课程体系化建设身上的四座大山!

 

综上所述,我们致力于通过:

 

学校提交自我诊断报告

专家团队入校指导

学校课程体系规划

学校反馈

全程追踪指导

 

等等一系列环节,帮助学校:


1. 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目标,构建基于课程目标的高度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从精神层面、资源层面及制度层面确保课程顺利实施,构建达成、完善、超越课程目标的激励系统。

 

2. 提高教师科研信念、理论水平及生命能量,学会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的学习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微课题。


3. 形成学校办学真正落地的“整体课程图谱”



 如何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设计?

 构建特色校本体系?

 

加入校长会“专业学校改进计划”!

如有问题可直接在下方留言,或咨询“校长会”王老师:18500644716(手机&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