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重视抗精神病药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
众所周知,抗抑郁药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不容忽视。然而,一项在线发表于10月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meta分析研究同时显示,自1960年以来,抗精神病药试验中的安慰剂效应愈发显著,进而稀释了研究的效力。
本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Bret Rutherford博士及其团队所开展,共纳入了1960年后的105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者发现,受试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症状改善每10年增加了1.1分,相当于PANSS量表的2.2分。上世纪60年代,安慰剂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BPRS得分平均升高了3.5分,提示无活性治疗状态下病情的恶化;而在进入21世纪后,该量表得分反而下降了3.2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抗精神病药似乎越来越“不好使”: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活性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呈减弱趋势,相当于BPRS减分每10年减少了2.0分。
另外一个事实是,在设置活性对照的研究(如两种抗精神病药的头对头比较)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研究,前者BPRS减分较后者多3.8分。“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签署RCT知情同意的过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逐渐了解到了自己接受活性药物治疗的可能性,进而产生了足以影响治疗应答的心理期待。”研究团队指出。
治疗应答情况的变化并未出现于低剂量或肌内注射治疗时。研究者还发现,随着研究持续时间的延长,活性治疗的收益呈下降趋势,而症状更严重的患者收益更大。“然而,这些年来患者在基线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似乎也在下降。”
另外,单盲研究导入期的应用同时降低了活性治疗组及安慰剂组的治疗应答水平。所有因素共计解释了BPRS得分平均变化中65.8%的部分。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和活性治疗药物之间的差异愈发不显著,”研究者指出,“通过将上述研究结果与我们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如抗抑郁药的安慰剂效应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研究的一般方法学因素在安慰剂效应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非疾病的自然属性。”
研究者得到结论,为改善抗精神病药RCT的效力,研究者需要:
△招募基线时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
△将研究时长限制在8-12周以内;
△摒弃单盲安慰剂研究的导入期;
△使患者被纳入安慰剂组(而非活性治疗组)的可能性最大化。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最新进展,获取中文版指南共识,欢迎加入医脉通!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