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显示:NOx治理进展最慢,“散乱污”成“重灾区” ,河北、江苏九成监控企业可达标!

2017-08-11 北极星环保网

点击上方“北极星环保网”可以订阅哦


工业源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方向。根据《2016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15年全国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中工业源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3.7%、63.8%和80.1%。工业源污染减排是实现空气污染治理与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


河北省和江苏省是中国工业废气排放的重要源。在“大气十条”收官之年,作为京津冀、长三角两个区域内的重点省份和空气污染重点治理地区,实现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对于空气质量尚未达标的各城市意义重大。


绿色和平曾于2015年发布调查报告,结论显示在“大气十条”实行后的第一年江苏、河北两省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存在严重超标排放的行为


为了调研这两个省份在近两年空气污染治理中工业企业排放减排和达标工作进展,绿色和平于2017年再次对江苏、河北两省的燃煤发电、钢铁制造、水泥制造等共391个企业公开的废气排放监控数据进行梳理,发现“大气十条”实行以来被监控的工业企业已经逐渐接近全面达标排放了,但问题出现在成千上万的“散乱污”企业身上…


达标率显著提升

近九成监控企业实现达标排放

2016年全年,河北、江苏两省公开监测数据的391家工业企业中,45家企业出现严重超标排放行为,88%的企业可实现废气达标排放;然而在2014年两省公开数据的351家的企业中,共计125家存在严重超标排放行为,达标企业不足三分之二。



河北省:

绿色和平发布的2014年企业排放调查报告指出,河北省183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有56家企业排放严重超标,占所有被调查企业的31%,而在2016年出现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占比已降低至9%。2016年河北省24家废气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包括5家火电企业、5家钢铁企业和1家水泥企业。


江苏省:

2014年江苏省168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有69家企业排放严重超标,占比41%。 2016年出现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占比降至15%。2016年江苏省21家废气排放严重超标的企业中19家为火电企业。


2014至2016年工业企业达标率上升,说明2014至2016年间的环境执法和环保治理取得了实际成效,在省级平台上公布数据的重点监控企业正逐渐接近全面达标排放


排放浓度显著下降

氮氧化物减排进展最慢


绿色和平对河北和江苏两省2014和2016年工业企业排放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及平行比对发现:2016年与2014年相比,两省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三种污染物的平均值均出现显著下降。河北省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浓度平均值分别下降了62%,81%及91%;江苏省的三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平均值则分别下降了65%,79%及95%



河北省:

2014年与2016年河北省的排放数据可匹配215家企业。其中有121家,即56%的企业2016年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三项污染物均值和中位数相比2014年均有所下降。


江苏省:

2014年与2016年江苏省排放数据共匹配132家企业。其中95家企业在这132家企业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三项污染物均值和中位数均有所下降,占2016年全部企业的72%


数据显示,河北、江苏两省仍有少数企业的废气排放在至少一种污染物上的排放浓度均值、和中位数有所反弹。综合河北、江苏两省2014年和2016年的排放数据,在三项污染物减排方面,烟尘减排工作有较大进展,二氧化硫其次,未完成氮氧化物的减排工作的企业占比最多


雷达之外

不受监控的企业成为排污“重灾区”

在对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和高架源企业开展监控的同时,仍有大量的工业企业排放行为处于监管盲区:整理环保督查2016和2017年的督查结果通报可发现,在工业污染源集群,违法案例的数量通常高达数万起。


新闻网站截图


“散乱污”企业成为环境违法的新晋“重灾区”。环保部通报的督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排污控制较差的“散乱污”企业的数量,远远超过每年国控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


在环保部2017年的督查中曾报道,河北省诸多城市内存在上千家“散乱污”企业。而针对这些企业,环保部通报的督查结果通常是“废气无组织排放”、“未安装或未开启污染控制设施”及“排污监控设备数据造假”等问题。若多数企业无法自觉有效地完成排放控制、排污监控和信息公开,势必会给监督执法工作带来重大压力



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发现的问题,绿色和平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 扩充污染源企业监控范围,加强对企业排污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季度排放数据回顾推广至所有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的企业,减轻环境监督部门实地执法负担。

  • 配合《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出台技术标准,规范信息公开流程,降低公众监督企业的门槛,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企业减排达标。



“大气十条”冲刺的最后几个月,如何能让“雷达之外”的17.6万“散乱污”企业实现排放达标或彻底关停,将成为环保部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数量众多的工业企业与资源人力略显单薄的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落差是推进工业减排的短板之一。环保督察组的频繁出动,对违规企业开出的“天价罚单”一方面反映出了环保部门治理的决心,另一方面更折射出“散乱污”企业不愿自觉减排,只有被迫治污。

 

不足半年的环保冲刺将决定各城市“大气十条”实行这五年的成绩,而工业企业的达标治理也早已不应再给企业“再来一次”的机会。面对“大气十条”的重点目标和环境管理的严格要求,任何无法自觉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都将在环境管制的浪潮中被直接淘汰


★ 本文由国际环保组织「 绿色和平 」授权发布


近期热文:

☞  “臭氧脱硝”会加剧臭氧污染吗?

☞  淄博:氧化法脱硝立即改为SCR或SNCR,10月底前未完成一律停产!

☞  深度解析丨生物质发电的“现在”与“未来”

☞  抢占加剧!葛洲坝等8家超大型基建企业进军环保,多数为联合体中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