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海豚养在海洋馆里合适吗?--世界爱海豚日

2015-02-13 潜水游世界

这是潜水游世界747次分享,类别【环境保育】。潜水美文伴你潜游世界。如果你希望收取潜水资讯,请关注订阅号divetheworld; 如果你还对优惠潜水套餐和行程感兴趣,请关注服务号divetheworld_s



编前语:


今天是世界爱海豚日,Sea Shepherd号召拒绝海豚表演、停止杀戮!



前段时间做过一个小调查:把海豚养在海洋馆里合适吗?结果如下: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jM5NTI3OTk2NA==&voteid=94447#wechat_redirect

去年,一部有关虎鲸的纪录片《黑鲸》引发了美国众多明星对驯养虎鲸的海洋公园抵制和罢演的行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在狭小的空间驯养如此智慧的野生海洋生物,似乎不妥。请回复历史9,收取《全世界的海洋公园里有多少大家伙得了精神病》。



导读/Sonia 出处/果壳网 原文/Science杂志


泰伯(Tab)和普雷斯利(Presley)本是两条典型的供人观赏的海豚,它们成天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水族馆的那个超级露天水池里,穿梭在绿松石般碧波荡漾的湖水中,优哉优哉地度日。偶尔也会探出脑袋来取悦一下来宾,并大方地接受着由四处抛来的媚眼。直到1998年,这两个小家伙有幸参与了一项颇具革命意义的科学试验。


认知心理学家黛安娜•赖斯(Diana Reiss)事先在2条海豚的前额、背部、鳍部等所有宽吻海豚无法看到的其身体部位上乱涂乱画了许多个黑色三角形和圆圈圈,并在其不远处放上了一面镜子。生物心理学家洛里•马里诺(Lori Marino)在一旁静观其变。有趣的是,两个小家伙赶忙窜到镜子面前,急着要瞅瞅自己的新“文身”,东转转、西扭扭身子,就怕没瞅个仔细呢。


这也许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对于海豚来说,可是非同寻常哦。能辨认出镜子中的自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行为表征,而这种能力只有人类和猩猩在进化过程中一度才显现出的特质。


这一发现对于海豚研究而言是一次重大突破,同时,对于动物认知学领域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它也在马里诺心中种下了某个令人不安的念头。如果海豚真的象人类那样具有自我意识的话,我们怎么可以把它们“圈锁”在钢筋水泥池中呢?


马里诺简直不敢继续往下想。她对自己说,还是让科学来定夺吧。几年之后,就在她和赖斯正打算继续对海豚进行“镜子”研究之时,却传来泰伯和普雷斯利这2条海豚早在被转移到另一个水族馆后不久即相继死于感染的噩耗,它们死时才20岁左右,相当于野生状态下一条海豚正常生命期的一半。


海豚们的死讯对马里诺影响至深。在此后的几年中,她放弃了水族馆的工作,与她的同伴赖斯分道扬镳,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放生所有被圈养在水族馆中的海豚的“讨伐运动”中去。


洛里•马里诺(Lori Marino)对海豚的脑进行了研究


马里诺确实是有些过激了。她的同事们也很关注海豚的生存质量,只是他们普遍认为把海豚圈养起来进行研究,既便于他们了解这一生物物种的智能发展,也是保护它们免受野生状态下外来物种侵袭的最佳途径。“没错,与被圈养起来的动物共同开展研究是尚存在伦理学上的争议,但马里诺提出的放生海豚的想法,却会完全毁掉海豚认知学的研究领域。”美国麻省大学达特默思分校动物行为学家理查德·康纳 (Richard Connor)如是说。


海豚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动物


从泰伯和普雷斯利这2条海豚身上,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可以推断出海豚具有回应外部刺激的脑结构,虽然此前并未得到过验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豚展开的各类科学研究从未间断过,有的研究证实海豚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动物,会发出各种声音,拥有超大的“词汇量”;还有的研究表明,海豚能读懂两种人工语言:一种是电子仪器的发出的声音,另一种是训兽师的手语。当马里诺再一次出现在纽约水族馆时,她告诉大家,当年与其说是泰伯和普雷斯利这2条海豚的死触动了她,还不如说是几十年来的研究一再表明,海豚的大脑与我们人类的大脑,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大的不同。


2006年1月,一条名叫哈利(Harley)的小宽吻海豚从美国明尼苏达动物园的水池中跃然而出,它使劲儿用头往水泥地上撞。起初,训兽师并不以为然,重新把它扔回水里就是了。可后来发现,它不再回到水面上呼吸空气了。当潜水员潜入水下找到它时,哈利已死于头骨骨折。


马里诺告诉大家,此类事件充分表明把海豚“囚禁”起来饲养是多么的愚蠢。因为此时饲养海豚的水池是经过特殊化学处理的,在这样的水池中没有任何其他水生生命体。面积相比野生海豚上百平方公里的生存环境也太小了。要知道,对于海豚这种既聪明又“善于社交”的生物来说,整日被“困”是一桩多么遭罪的事儿啊!这也难怪,它们会歇斯底里地团团转,甚至不惜离开舒适的水池,一心求死。这种“安逸闲适”成了海豚最大的生存压力,它们变得如此的“弱不经风”,以致于象胃肠炎、真菌感染或其他毛病就足以致其毙命。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你不可能复制出一个与野生海豚生存环境一模一样的地方。”马里诺一语中的地指出。


美国有关动物保护机构也发现,生活在水族馆或海洋公园中的海豚,每年的自然死亡率在5.6%~7.4%,而这一数字在野生环境下为3.9%。这种差异在虎鲸中更为明显:前者为6.2%~7%,而后者为2.3%。于是一些机构据此得出,人类应当彻底放弃对海洋哺乳动物进行圈养的做法。


海军方面也对海豚很有兴趣


自从泰伯和普雷斯利这2条海豚死后,马里诺再也未曾接受过任何去水族馆工作的邀请,并且她的研究对象也仅限于已经死亡的海豚。在对被海水冲上岸的野生海豚进行MRI和CT扫描后,马里诺发现,海豚的大脑惊人的庞大,刨除体型因素,它是地球上脑体积仅次于人类的生物物种,它的大脑甚至比黑猩猩的还要大一些。马里诺还发现,海豚的新皮质层(neocortex,新皮质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一部分,在脑半球顶层,大约2~4毫米厚,分为六层,为大脑皮质的一部分。其与一些高等功能如知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空间推理、意识及人类语言有关系。)结构复杂,在人类中,新皮质层参与了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情绪处理的高级神经认知过程。


“在这些赤裸裸的科学实验结果面前,我再也无法毫无芥蒂地继续支持对被圈养的海豚开展任何研究了,”马里诺坦言。她把自己归为“学院派”,并努力寻求同一阵线上志同道合的盟友。马里诺的一位盟友表示,如果海豚确实如人类那样具有自我意识的话,它们亦应享有许多与人类一样的基本权利。“海豚越是表现出它们是有知觉的,我们就更应当对其尽到伦理上的义务。我们没有理由把它们当作金鱼或是小白鼠那样进行研究。”要说马里诺和她的盟友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她似乎更加激进,“处心积虑”地酝酿着掀起一场动物保护革命。


就在一群科学家和动物保护主义者正在为黑猩猩及其灵长类近亲声讨各种基本权利之时,马里诺也伺机于2010年,与这些科学家、动物保护支持者以及一些哲学家共同起草了一份“鲸类动物权利宣言”。该宣言声称,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手段,将鲸类动物(包括鲸鱼和海豚)从其野生环境中捕捞出来进行圈养。鲸类动物存活期间,只得在野生状态下用作科学研究。马里诺和她的盟友为此还征集到了来自各界的3200个签名,她决定把这些签名连同宣言一道,呈交联合国。“我们期待这会成为联合国有关动物保护政策转向的转折点,科学与伦理本应并行不悖。”马里诺说出了千万动物保护者的心声。


科学家正在研究自然界的野生海豚


另一方面,马里诺们的“一意孤行”却招致了来自其他动物学者们的强烈质疑。有学者提出:我并不认为已有明确的实验结果足以支持马里诺以及她的同仁们这么做。海豚是很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与人类就有可比性。在缺乏任何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把不同物种之间简单进行比较,那实在是糟糕透了。也有学者指出,“海豚被圈养起来后其死亡率要高于野生状态下的自然死亡率”这一结论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近期又有一项研究证实在这两种状态下,海豚的死亡率并无明显二致。在野生状态下,海豚的死亡率甚至高得惊人:部分海域内50%的海豚常年忍受着鲨鱼的“虎视眈眈”,一不留神儿就成了鲨鱼的美味佳肴。“一旦把科学与政治搅和在一块儿,客观性同时也就沦丧了。”一位学者在谈到马里诺的行为时如是说道。


下回当我们在邀请海豚MM作为科学实验的特邀嘉宾时,可能很有必要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哦。也许懂得顾及并尊重海豚的感受才是人性化的表现。就如同人类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一样,海豚可能也有愿否参与科学实验的自由!


推荐阅读


回复历史9 《全世界的海洋公园里有多少大家伙得了精神病》

回复历史41 《海豚尖兵--军事化的海洋精灵》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微信立场。内容为一家之言,供讨论参考,请谨慎甄别,若有任何疑问,请谨遵专业人士叮嘱。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

© DIVETHEWORLD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