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煤价一路反弹,更应冷眼看煤市!卜昌森为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吐露心声

2016-12-04 卜昌森 中国能源报

图为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昌森(网络资料图)

导读


“黄金十年”期间,我一直在给煤炭企业泼凉水,呼吁大家清醒;去年全行业一片悲观,我又一直给煤炭企业鼓劲,“风雨过后是彩虹”“希望总在绝望中诞生”;当下煤炭价格一路反弹,引发躁动,我今天仍然要大声呼吁:一定要冷眼看煤市,煤炭行业根本性好转的基础仍未具备,煤炭人一定要戒浮戒躁,沉稳应对,抓住机遇,转型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思考......

文丨 卜昌森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

原文发表于11月28日《中国能源报》16 版

全文约 5000 字  建议阅读  10 分钟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地,煤炭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煤炭产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对于实现山西省委提出的“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回顾本世纪以来山西省乃至全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稀缺与过剩、巅峰与低谷、辉煌与悲催、热浪与寒潮的两极翻转,整个行业的发展处在一种非理性、非健康的“过山车”状态。先是“黄金十年”整个行业近似疯狂的急速发展,之后自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整个行业又迅速进入漫漫寒冬期,全行业亏损面超过九成,山西煤炭行业首当其冲、哀鸿遍野,全省经济“因煤而困”,诸多煤炭人面临精神崩溃,诸多“淘金客”面临血本无归。但自2016年2月以来,煤炭价格止跌回升,一路上涨,诸多煤炭人又开始精神亢奋,诸多“淘金客”又开始资金回流。

如果一个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这种非理性、非冷即热的状态之中,要谈其健康发展、科学发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黄金十年”期间,我一直在给煤炭企业泼凉水,呼吁大家清醒;去年全行业一片悲观,我又一直给煤炭企业鼓劲,“风雨过后是彩虹”“希望总在绝望中诞生”;当下煤炭价格一路反弹,引发躁动,我今天仍然要大声呼吁:一定要冷眼看煤市,煤炭行业根本性好转的基础仍未具备,煤炭人一定要戒浮戒躁,沉稳应对,抓住机遇,转型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思考。

存在五大问题与不足

辩证地看,山西煤炭产业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仍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概括而言,主要有五大问题或不足:

(一)思想观念不新

长期以来我省相对封闭,开放明显滞后,思想观念的僵化守旧是一个重要原因。最突出的思想差距,

  • 一是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等靠要”思想严重,企业有困难,不是找市场,而是还习惯于找市长、甚至找省长,这一点国有企业尤为突出;

  • 二是“官本位”观念的束缚,一些企业领导不习惯于当“企业家”,而是热衷于当官、讲行政级别,企业行政化色彩浓厚;

  • 三是夜郎自大思想的束缚,老是忘不了、放不下山西曾有的辉煌,放不下“产煤第一大省”的功劳簿,不能从煤炭思维、资源依赖的禁锢中自我解放出来;

  • 四是因循守旧意识的束缚,干部群众存在着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惯性,穷困不知思变,落后不知图新。

(二)产业集中度不高

山西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去年煤炭产量9.75亿吨,神华集团去年煤炭产量4.74亿吨,但在全国煤炭市场的话语权上不及一个神华集团,究其根源还在于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还没有彻底到位,从而造成煤炭产业集中度偏低与煤炭市场话语权不足的矛盾突出。我省的五大集团还没有形成一个拳头,还在各自为战,煤矿布局分散、地域交叉、相互竞争,同一个矿区多个省属开发主体,分散了我们应有的市场分量。

(三)体制机制不活

山西国企改革虽然一直在路上,但煤炭管理体制、国企经营机制仍然有许多亟待改变的劣势。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审批事项繁杂、部门多头管理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具体到省属国有煤炭集团而言,最大的劣势是政企不分,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政府化、企业家官员化,政府把企业当部门来管理,把企业家当官员来对待。企业家“官本位”意识严重,把企业当政府来运行,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各大煤企基本上是集团总部、总公司、子公司、煤矿四级管理,有的甚至是五级管理,并且层层机构、人员配备的比政府都齐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领导人势必陷入文山会海之中,不能回归市场、没有精力研究市场,特别是参加各级政府的会多、活动多,研究企业战略和重大决策的精力严重不足。企业既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自然也无法按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要求还相差甚远。

(四)产业结构不优

除了“一煤独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不长、替代产业不优。煤炭的深加工和绿色转化产业链条主循环尚未形成,煤电材、煤电铝、煤焦油等循环延伸产业质量不高,主要循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化工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战略规划。非煤产业缺乏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产业协同效应差,规模效益差,总体上大而不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创新是摆脱资源依赖、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严峻的现实都告诉我们,煤炭产业走出困局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我省虽然不断加大了煤炭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快不高、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找准突破口,打出组合拳

以上问题,是差距,是劣势,但更是可转化成奋起直追、后来者居上的潜在动力和后发优势。笔者认为,山西在煤炭产业发展上今后须要找准突破口,打出组合拳:

(一)加快推动煤炭行业改革—资源再整合、产业再重组

针对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的问题,深入研究资源条件,科学谋划产能布局,对煤炭资源再整合、对煤炭企业再重组。

  • 进一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发展煤炭大集团,推进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依托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和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三大品牌”,实施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按照不同煤种、不同区域,整合重组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性质的特大型、“巨无霸”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 推进三大煤炭基地建设,提高煤炭生产控制力。根据国家规划的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矿区的总体规划,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有序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多向关联、综合开发、循环发展的大型煤炭基地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煤炭企业。

  • 组建或引进煤化工专业化公司。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煤化工等非煤项目,我们不妨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或引进煤化工专业化公司,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

(二)加快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在厘清国企体制机制等制约问题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分类施策,采取“七个一”的措施,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 解开“一个结”,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国家经济控制力简单混同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混同于对国有企业持股比例这个“结”。通过进一步的思想解放,认识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质发展均可以提高国家实力,解除附加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身上过多的负担,取消非国有资本经营领域的过多限制,激发各种经济体创新创效的活力。

  • 搞好“一个分类”,就是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合理划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国有企业,并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方式。

  • 定好“一个位”,就是明确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的角色定位。政府应尽快完善改革配套制度,使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国资监管部门应尽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资本的转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企业应主动改革企业内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 划定“一个框”,就是划出政府部门和国资监管机构权力边界的“框”。要大力推进“六权治本”,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国有企业理顺内部治理机制,划好母子公司权责利边界,划好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权责边界。

  • 拆掉“一堵墙”,就是拆除束缚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围墙”。通过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改变政府部门主要履行事前审批职责为主要履行“事中监督、事后追责”职责,构建“法不禁止即可为”的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自主选择业务、快速捕捉市场机遇、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 敞开“一扇门”,就是打开国有企业吸收利用非国有资本的“大门”,树立“与巨人同行”的理念、“种好梧桐树”的理念,借力、借资、借技、借智,拿出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发展优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 用活“一个工具”,就是用活资本市场这个国企改革的“助推器”。充分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创新煤炭金融产品,鼓励煤炭企业债务重组,支持企业跨区域、跨领域并购重组和国有产权跨区域、跨领域流转,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三)加快做强做优煤炭物流—充分释放山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谁控制了物流,谁就控制了价格,煤炭也不例外。山西煤炭流通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晋陕蒙三角地丰富的煤炭储量和居于华中要塞的地理交通位置,经营煤炭流通得天独厚,应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形成集仓储、加工、配送、网上交易、融资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和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于一体的大物流服务体系。山西应积极探索建立包括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联贯的战略储备体系,发挥季节调峰、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的作用。具体讲:

  • 一是在省本级以晋能集团和煤炭进出口公司为核心,以煤炭交易中心为平台,联合五大集团的销售公司组建大型煤炭经营集团,统一全省的煤炭销售,重点控制无烟煤和焦煤的销售。

  • 二是以华北、华东、华南三大片市场为重点,在水路枢纽点建立大型特大型煤炭仓储基地,间接地将煤矿建到煤炭使用地;同时,在山西西部北部与晋陕蒙交界县设立大型仓储企业,进行煤炭购销和洗选。

  • 三是运用煤炭销售地区建立的仓储基地优势,在新兴产煤大省(区)实行煤炭采购基地采购煤炭。

  • 四是创新交易方式,构建煤炭现代市场体系。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功能,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国内外煤炭供需双方进入交易平台,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并不断探索煤炭期货市场,引领市场发展。

(四)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抓住最后的机遇

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去产能既是主动减量的过程,又是盘活存量的过程,必须要突出调整结构主线,把无效的产能淘汰掉,把先进的产能发展上去,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同时,促进行业优化升级。“十三五”期间,要通过新增综合单产达标、新增工效达标等途径,增加先进产能。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矿井,根据现有资源赋存条件和矿井布局结构,优先建设安全高效、资源利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矿井。要加快“减量置换”进度,把落后的产能置换为先进的产能。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煤炭主业发展上应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走出一条内涵发展、创新驱动之路。在产业转调上应加快形成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 一是加快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水平和规模提升,深化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与五大电力央企合作,以建立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和签约契约为基础的长协合同为主要形式。

  • 二是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体系。在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尽快形成规模,占据市场份额。

  • 三是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瞄准市场需求,进一步拉长煤炭产业链,推动煤炭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龙头,以煤炭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重点循环经济园区,使有限的煤炭资源真正做到“吃干榨尽”。

(五)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靠创新实现价值增值

  • 一方面,充分发挥交易中心这个煤炭交易市场优势,探索搭建营销新模式。

    以降低煤炭交易成本和提升完善煤炭现货交易功能为目的,以“互联网+煤炭”现代物联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为依托,探索设立能源商品交易机构,建立支付清结算服务中心,进一步夯实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信息服务为基础、物流服务为保障、金融服务为延伸的一核三系“四位一体”交易综合服务体系,并逐步探索建立集现货交易、场外交易及期货交易为一体的多层次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实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融合,推动全省煤炭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积极研究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 另一方面,鼓励煤炭企业积极采用产融结合等现代化的运营模式,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由卖产品到卖配方、卖方案、卖技术、卖服务。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发展,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利用企业财务公司联合搭建融资平台,面向供销商企业群提供基于国际采购、物流监管、融资租赁为一体的综合型供应链融资服务等。

END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赵唯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发改委公布第一批105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

2016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榜单发布了!看看你的公司排第几?

重磅丨一图看懂《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附专家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