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共享单车火了,共享汽车还会远吗?来自《中国能源报》电动汽车专版的第一个疑问

2017-05-08 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


 好消息 

《中国能源报》电动汽车版正式来啦!!! 


立夏时节,《电动汽车》版与大家见面了。虽似巧合,实为必然。电动汽车产业在经历了筹备孕育、初创萌芽、甫历风雨后,也当伴随春风送暖进入蓬勃的盛夏了。

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中国能源报》作为我国唯一的综合性能源产业经济报,不仅关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宏观层面,对中观和微观层面也从未忽略,《电动汽车》版的设立就是最好的体现。

如今,电动汽车产业早已不再如新生儿那般脆弱,但仍旧任重道远。我们希望可以用文字记录它的脚印,看着它成长、壮大,并期望见证它的辉煌和鼎盛。

今天是我们与您初次相见,只想说一声:您好,请多关照!


△记者每天兜着小黄车上班的时候就在盼:什么时候共享汽车才能像单车一样方便?于是我们设版后第一个疑问就是,共享汽车还远吗?



文丨赵争铮

中国能源报记者

全文约2700字  建议阅读 5 分钟


当大家逐渐习惯了路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时,共享汽车也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街头出现许多共享汽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定位共享汽车、无钥匙解锁、计费结账等一系列用车流程。共享汽车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较高程度的便利性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共享标签下的差异


共享汽车最早起源于瑞士,在欧美国家的应用已有十余年,并已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客运体系的工具之一。然而直到近期,共享汽车才在国内较大规模出现。业内认为,在我国城市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的发展诉求下,国内基于信息技术的汽车共享行业发展正当其时,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用户通过手机自助服务的出行习惯正逐步养成。在此背景下,共享汽车能否如法炮制,借势快速占领市场?

 “共享单车的火爆在于它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共享汽车解决的是‘最后五公里’的问题。”小易租车运营商——富电集团董事长庞雷告诉本报记者,“这意味着共享汽车在出行半径和场站管理方面更为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运营方面,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对此,深耕海南省分时租赁市场的小二租车CEO田松对本报记者坦言,成本不过千元的单车对应几百元的押金、与成本过万元的汽车对应千元左右的押金,两者从资金流及投入比例上都是不对等的。所以许多共享单车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共享汽车必须深入思考。

田松还指出,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面对的群体也存在较大差异:共享单车可面向8-80岁的用户,而共享汽车针对的主要为20-35岁的市民;共享单车可供用户闲暇时锻炼身体,但共享汽车解决的往往是用户长距离的交通运输需求。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共享汽车除了奔驰的Smart之外,基本上都是电动汽车。而分时租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点,恰恰处于电动汽车的初步发展时期。国家曾先后出台多部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和牌照发放,均向汽车租赁行业和新能源车型倾斜。


前行路上布满荆棘


3月上旬,率先进入共享汽车市场的“友友用车”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停止运营,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并称停运的直接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当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之时,“友友用车”的退出显然给市场上的其他跃跃欲试的企业拉响了警钟。

虽然共享化是汽车行业转型的趋势之一,共享汽车的出场堪称潮流所向,但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阵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车位资源愈发稀缺,道路交通公共资源日益紧张。汽车停车难问题早已引发众人的关注。共享汽车本身就面临停车难题,未来如果进入市场的企业逐渐增多,会更大程度占用社会公共资源,引发矛盾。同时,据部分用户反映,一些平台要求用户在用车前先自行缴纳上一用户的停车费用,有时停车费用相当高昂,以至于用户放弃使用共享汽车。

“除了常规的停车难问题,最大的阻力就是充电难。”田松告诉记者,小二租车主要投放的是新能源汽车,“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本就非常有限,所以市面上的充电桩也十分有限。”有鉴于此,小二租车不仅与岛内的大型充电桩企业进行合作,还自主采购、自主研发并建设了一套专属充电智能网络。

用户素质是共享经济绕不开的话题。田松表示,运营过程中的确遇到过许多奇葩的用户,有用户刮了车就地还车,事后不承认;有自己撞了车自己修好还来找公司要钱;有的把轮胎开到没气还坚持用钢圈开完全程……

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争议最大的是其商业模式。

万帮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郑春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的单个车辆成本相对较低、使用率高、投资回报方式简单可预期,但共享汽车单辆成本高、使用率低、人工和场地资源成本高、牌照资源稀缺、电动车型与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大。诸多企业表示,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租金,如果每天每辆车的使用时间达到6小时,企业方可实现收支平衡。

此外,在电动汽车市场,分时租赁还面临着布点难、用户群体不买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短、事故理赔繁琐等一系列难题。

郑春峰还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行业发展难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因地制宜配置车辆及各种渠道资源,能让共享汽车“跑”起来,而不是囤在城市的角落无人问津,是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多方协同助产业发展


如何让共享汽车也能火起来?

田松认为,共享汽车若要真正意义上的火起来,市民出行观念的改变是前提,同时政府的配合也必不可少,如划拨专门的车位、给予共享汽车优惠的政策,以及引导、鼓励市民使用共享汽车出行,限制每家每户的汽车保有量。“共享汽车的可替代性太强,极易被出租车、地铁替代,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发展。”

信息显示,广州日前成立共享汽车专委会,发布了全国第一个自律性服务规范。根据服务规范,共享汽车行业将建立“不良信用”共享管理制度,同时要求经营者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承租人身份查验和实际驾驶人核验制度。鼓励使用人脸识别、指纹等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注册管理和实际驾驶人核查。

企业也在探索更多可能性。庞雷在采访中提到,富电集团已经在一些区域进行了免押金尝试。用户上传驾照等相关资料后,企业采用一系列方式对其进行征信评级,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免押金租车。据庞雷透露,大银行机构体系内征信记录好的用户,未来都有望得到免押金租车服务。

共享汽车的爆发需要消费市场的教育和预热。郑春峰表示,当越来越多人的汽车消费观念由“拥有权”切实转变为“使用权”,共享汽车、环保绿色出行才具备良好的市场大环境。

庞雷对于共享汽车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90后、00后消费观的养成,车的概念从一种身份象征逐渐演化成一种交通工具,当社会中50%以上的人都拿到驾照的时候,共享汽车的爆发期也会随之到来。

多数专家也认同,对新生事物,城市管理者应在底线思维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应以鼓励扶持为主,否则服务网点少、停车难等障碍会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

END




你可能还想阅读



重磅独家 | 张国宝:2017,重塑中的世界与中国能源格局

灵活又便宜的LNG点供为啥难推进?城市燃气特许经营制度该改改了!

深度丨中国究竟需要多少煤电?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卢奇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