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5米高铁塔上的午餐

李文华 中国能源报 2019-07-16

两名小伙子,坐在65米高的铁塔上,大口吃着午餐,脚下是80万伏特高压线路,饭粒在空中随风飞舞、坠落。这段电网员工争分夺秒吃午餐的视频经新媒体平台推送后,迅速赢得网友们频频“点赞”。


这对风餐兄弟的故事,发生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云南丽江,世界海拔最高的西电东送大通道——±800千伏滇西北直流输电工程迎来工程投运后的首次停电检修。这次停电检修,是对全长1949.24公里的滇西北直流工程进行为期13天的“体检”。


丽江的春日里,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输电所的两名90后小伙子——邵建翔与何桐波,登上滇西北直流工程的0084号塔,开展绝缘子更换工作。


在邵建翔的印象中,云南的风难以捉摸,有时很大,有时一下子又安静了。地面的微风,到了高空,就会变成呼啸耳畔的大风,导线常常随风“舞蹈”。

      

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在6级风以下的天气可以上塔作业。邵建翔和何桐波登塔这天,风小于6级。由于更换的是大吨位绝缘子,有4年线路运检经验的邵建翔觉得挑战不小。因为当两人要在塔上作业6个多小时,更换5片30多斤重的绝缘子。


因为绝缘子位置不同,两人要在4串绝缘子来回移动作业位置,工具也需要重复起吊。更换一片绝缘子需要四五十分钟,全程精神高度紧张,对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而且,上下塔需要1个多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午餐只能选择在塔上解决。

      

在云南大理海拔3000米的鹤庆县马鞍山区段,深山里几乎没有餐馆。附近镇上能买到的饭菜品种也不多。平时,他们吃的最多的是包子和馒头。

      

当天,邵建翔和何桐波让同事买了酸菜炒饭,因为吃些热乎饭菜对体力恢复和高强度作业更有帮助。下午2点左右,同事将炒饭送到,并用传递绳吊上塔。塔上风太大,两人紧紧相靠阻挡大风,“抱团”吃上了热乎饭。

      

没想到,风那么大。邵建翔用筷子挑起饭粒,一大半瞬间就随风飘撒了。看到有几筷子饭在风中“凌乱”,他俩开起了玩笑:“这就是‘风餐’,饭粒都吹跑了,我们对不起饭,粒粒皆辛苦啊。

      

“在塔上吃饭,没有外界想象的苦哈哈。在高空吃饭的经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何桐波说,虽然在高空,风也比较大,但是感觉和地面吃饭是一样的。

     

 “对线路运检人员来说,‘风餐’早已经习以为常。”邵建翔说,他创造的最高记录是在120米铁塔上吃饭,碰上风不大的时候,吃得还挺香。

半空里吃饭,两人还是很开心的。一来可以保证线路尽快复电,二来穿戴了全身式安全带,坐得位置又很平整,对于高空检修经验丰富的人而言,舒服又足够安全。

      

“人走在高空导线上会摆动,要控制节奏和幅度,我们就像高空走钢索的人。”何桐波从事线路运检已经4年,基本每年都经历一次大型检修,高空走线里程已有150公里。这种“走线”作业,手套是最大的消耗品,每人每天起码要用掉4双。

      

最让何桐波难忘的一次检修,也是风比较大的一次。当时,线路所处的海拔超过2800米,并且有4个超过1000米的连续大档距,需要高空走线对线路进行检查。由于两基铁塔之间的间隔有时超过1公里,高空“走线”也要上坡下坡,下坡还得踩着脚刹,一天轻松磨破一双鞋。等从塔上爬下来后,何桐波的脚都软了。

      

为了保障送电,每年特高压直流线路的停电时间很有限,任务都是争分夺秒完成。吃饭,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有时在塔下,有时在山上,有时在高空。邵建翔至今还记得,在云南大理一个村巡视,那些塔位连无人机都飞不上去,只能徒步2个多小时人工巡视。

      

滇西北直流工程是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中一条重要送电通道,每年可输送约2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到深圳市,相当于深圳全年用电量的1/4,也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能参与这项重要工作,两人都很兴奋。针对网友关心如何克服恐高症问题,何桐波说:“我是在平原长大的,在云南这种高海拔地区,不仅要爬山、爬铁塔,还要高强度作业,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所以,公司在招聘时会严格把关,录用适合高空作业的员工。另外,公司会开展培训,所以我们不仅不恐高,还熟练掌握了各项高空作业技能。 

“每个行业都有艰辛的一面,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面对大家的“点赞”,26岁的邵建翔说:“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还有很多电力工人做的比我们更多。我们有无数的‘风餐兄弟 ’在守护西电东送大通道,为‘电亮’粤港澳大湾区奋斗着。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