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拜城·文萃】日久他乡即故乡

2017-12-06 拜城零距离


日久他乡即故乡

冬日的拜城县赛里木镇也一样的阳光明媚,可今天天空上有云,午后3点也不见耀眼的阳光。

纵然如此,也丝毫不影响我渴望逛小镇巴扎的心情。

到赛里木镇已9个月了,养成周六下午逛巴扎的习惯也有3个多月了。我到巴扎买过一件T恤衫,给我的孩子小宝的。他穿上很好看,像个维吾尔族小巴郎。这也是作为他曾来过赛里木镇,曾来过拉帕村的纪念。

一开始到巴扎,不是为了买什么东西,也根本不吃任何食物,就是逛,纯粹闲逛,看热闹,看小镇的生活气息和风土人情。在逛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烤鱼的摊位处每次都“人满为患。”一个直径1米的圆形铁板上烧着红红的木碳,周围是一个高1米左右的铁架子,铁架子上挂着10多个从中间劈开的3斤左右的草鱼在烤着,香味扑鼻。当地人称为“巴楚烤鱼”。

小宝来了以后的一个巴扎日,带他去吃“巴楚烤鱼”,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已没有多少了,仅巴掌大的一块,都买来吃。小宝也学着当地人的吃法,用手抓着吃。他吃了后,直说好吃,没有吃够。

也是从那次起,我也爱上了吃巴扎上的烤鱼。这里的烤鱼和家乡的烤鱼一样好吃。美食让我暂时忘记了想家的念头。

小宝回去后,还一直惦记着焦黄喷香的“巴楚烤鱼”。有一次,我又去逛巴扎,看到烤鱼,想起小宝,于是也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称了一大块。坐在一张地上满是鱼刺的桌子边吃,我也用手抓起一块拣掉里面的刺,大口吃起来。这放肆的一顿吃,竟然吃了四分之一的鱼。这次可是吃够了,好长时间我都不想再吃。这件事也让我理解了那句话,凡事要有个度,超过限度总会令人厌恶。

后来我还是一如既往去小镇的巴扎,去看看卖烤鱼的地方,闻闻烤鱼的香味。

很快,就在3个星期前,我又在巴扎上发现了一样好吃的东西---凉粉。软软的,味道有点酸有点辣,吃起来很过瘾。有一次我特地带了个饭盒,吃了一份还打了一份带回去吃。

再后来,我还吃了煮土豆,在兰州时的大街上也吃过。可这里的是蘸着孜然、辣椒面和盐等小料一起吃的,滋味比兰州的好吃些。

我想慢慢地我还会发现更好吃的小食,家乡有的,这里一定也有。家乡没有的,这里也有。

今天,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巴扎日,再一次走进赛里木镇热闹的巴扎。映入眼帘的还是拥挤的人群和种类繁多的商品。商家的吆喝声不时地传进耳朵,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绝对能猜测出,就是促销他们眼前的货物。这种吆喝声和小镇巴扎的热闹才相配。

猛然,在一个拐角处摆放的桌子上,我发现了有卖米花饼的,就是那种用爆过的大米做成的一块块两个手掌大小的方饼。这可是我一直喜欢吃的一种零食。我记得在家乡石河子天扬超市前的十字路口处,就常年有卖这种米花饼的,每次路过,我都会买好些回去吃。儿子也爱吃这种米饼。想起脆香脆香的味道,想起儿子一边吃一边掉渣子的样子,真觉得是回到了家乡。

很想吃,但这次没有买,忍着不吃,不是我不馋,而是忍着一种想念。如果小宝在,一定会让我买给他吃的。我想我也会很乐意买许多许多。

从镇上回到村里的路上,还在想着好吃的米饼,我在想小镇巴扎上的与家乡的应该一样好吃吧!

美丽的夕阳已快落下,寒冷的乡村路上,远远看到拉帕村的好几个妇女和孩子正在步行回5公里远的家,马书记让她们都坐上了车。

她们上车后,一直说个不停,她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拉帕村也是家,现在你们给建设得这么漂亮,工作队不要走。

是的,家乡的美食,这里也有,家乡有朋友的热情,这里的百姓也很真挚,家乡有现代都市美,这里有乡村纯朴美!

难怪会让人有一种错觉,他乡竟也是故乡!

当你在他乡的土地上停留过、付出过、努力过,他乡就真的也是故乡!这一抹记忆永不会忘!(供稿:冯君琳)


美化排版:魏百宁     总编辑:魏百宁   终审:魏 波

投稿邮箱:3098535540@qq.com   

  电话:0997——86368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