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DC TALK 艺术短片】VOL. 3 敬有志音乐家 — 秦四风访谈录

2017-12-20 黄昏黎明俱乐部

导语

为人谦和,对家庭有极强的责任感,对音乐不吝啬深度的钻研,对生活,平和而淡然。2017年6月24日,秦四风凭借《SEDAR》获得第28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奖”、“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以及“最佳演奏录音专辑奖”三大奖项。十余年的沉淀,时光使他不再是少年,但纯真如孩童的心却始终如初。他谱写出了有关爱的篇章,而世界也给了他温柔的回馈。


记者 & 笔录|Susu   



四风 :


“我希望所有有志音乐家们都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千万不要忘记你自己是一个独立于他人的重要的个体。你应该以为自己工作为荣,而不是为他人工作为荣。



"应该不停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当然你可能永远找不到,但是不能放弃去寻找的权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218jvik6&width=500&height=375&auto=0
DDC TALK 艺术短片第三期──秦四风

短片高清版本可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观看





      从美术到音乐


Q1

 讲讲您的音乐之路吧,是如何开始的,都经历了什么?(幼年学习绘画是怎样的过程?)


37 39630 37 14939 0 0 2149 0 0:00:18 0:00:06 0:00:12 3552n>

秦四风

最小的时候,我是学美术的。3、4岁时候练毛笔字。家里条件不好,灯光昏暗。怕累眼睛,家里就说学音乐吧,学音乐用耳朵,耳朵不靠光线。结果没成想,学了音乐要看谱,光线更暗了。更看不见了。

 

最开始家里有个脚踏风琴,没有钱买钢琴。大概到了小学左右,家里攒了几年的钱,买了一架钢琴,花了2000元,可能是84、85年的时候,在当时的年代也是一笔巨款了。 就算是正式开始学习音乐。弹了两年的风琴(Organ)后开始学古典钢琴,也同时学和声,对位法。自己在家学,没那么专业。大了一些去沈阳音乐学院。跟着老师上课。大概14、15岁的时候,看见学校招生信息。有个文艺团体招键盘手。那个时候年少,希望闯荡闯荡。就去考,结果考上了。顺利的变成了一个键盘手。大概是93年。

 

然后就一直在文艺团体,晚上出去弹琴,那时候叫夜总会。夜总会之后是迪厅迪吧,逐渐出现了酒吧、清吧。在那里赚钱维持生活。一天赚几十块钱。

 

后来18、9岁的时候到了省级单位,同事都是40岁左右的。觉得没啥意思,想要考个音乐学院。就在音乐学院读了5年,学习作曲,流行音乐作曲等等。然后开始对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感兴趣。一直没有太偏好什么,我也不排斥任何一种音乐。包括戏曲音乐、世界音乐,我觉得都挺好的。我现在电脑里还有京剧呢,有时候也听听。因为每个音乐都有他的好。既然人家存在过,并且也引领过潮流,那一定都有他好的一面。

 

毕业之后,04年来了北京,编曲-演出-录音-教学,一直到现在。


——采访当中,四风老师的眼镜里反射出睿智的光 。



Q2

请问您是如何定位自己,诠释自己的多重身份的?比如制作人、键盘手、老师、爵士音乐家,这里面每一个身份背后所蕴含的是什么?


秦四风

我并没有特意的标榜自己是个键盘手、制作人、或是爵士音乐家。从音乐本身来说,我更热爱的是写音乐。在那一方面,并没有给自己什么定义。我自己从小的时候到现在一直是个学习作曲的人,理想也是当个作曲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恰好会弹了钢琴、键盘。为了一些时代性的工作,比如摇滚乐的工作,爵士乐的工作,学习了一下那方面的音乐。“万事不难,只要你用心。”

 

演奏就是一件“刚好”的事。之前学古典音乐,学了很多理论。听很多磁带、CD,扒音乐,用学过的古典音乐的道理去分析,其实一知半解。直到现在也是一知半解。


——四风老师书架一角:家人的照片,以及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Q3

对于每一个音乐家来说,可能都有突然开窍的那么一刻,突然的灵光乍现,对您来说那个时间点和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秦四风

有过好几次节点。大概有五年就有一次。比如说95年,00年一次,05年一次。5、7、8年一次。它是阶段性的,有的时候突然间就领悟到了,啊,原来是这样。所以当你领悟到这个阶段之后又继续往前走。然后走到一个瓶颈期,像一道屏障一样,挡住了。到那个时候我大多会选择松下来。

 

那时候我就不去工作了,就放松一下。这段时间我就去玩玩游戏。大概每次有个1-3个月,一个季度吧,基本上就不弄音乐了。我自己也不会再做什么,包括任何研究。除非有生计,要赚钱的那些事情。


突然间你要再一开始的时候,好像就——哎?你一直觉得你在那条线之下,对吧,过了三个月之后,你突然间感觉到,你在那个线之上。然后踩着那个线,继续往上走。


——四风老师桌上的长笛。


Q4

在这一路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如何度过的?


秦四风

比较顺利。我这个人呢是善于提前计划,也就是说我会经常考虑五年或十年之后的事情。所以基本没遇到过重大的困难。比如说以后我想写那样的音乐,然后我可能在十年前就要开始准备,我是不是要先把这个学了,把那个学了,然后把什么什么也学了。十年间,反正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嘛!




民族音乐&爵士乐



Q1

 您是如何看待民族爵士这个词的?什么样的音乐您觉得可称之为民族爵士?音乐家又该如何去达到这个层面?


秦四风

民族爵士应该是我们国家爵士乐唯一的,最终的出路。首先只有融合了中国音乐色彩的爵士乐,才是中国的爵士乐。当然,其他种类的音乐要继续沿袭,要学习,这也是肯定的。但什么代表的是你?这个非常重要。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最终极的目的。

 

因为中国音乐不是一个和声性的音乐,它是个旋律性的音乐。所以用中国的民族乐器,不能直接的演奏西方的爵士乐。它需要跟西方的爵士乐结合。因为民乐本身不适合做那样的调调。中国的乐器,虽然技术高超也能演奏12半音,包括琵琶二胡笛子,但是终归是个5声性的。而西方的乐器大都是12半音,比如钢琴、小提琴、吉他、长笛。如果你非得用二胡,或者笛子,去演奏布鲁斯音阶,那我会觉得,为什么你不用一个萨克斯或者是吉他呢。



但有一点是非常好的,这些民乐的旋律性可以配合西方爵士乐的和声。我们的民族乐器──它的美感,它的禅意,中国哲学,东方色彩的这些元素可以去保留,然后加上西方的,复杂的和声。我觉得那才是中国的声音。既有中国的调调,和声的色彩也是爵士乐的色彩。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也是个很好的出路。


——四风老师在制作乐谱。他坦言享受做谱的过程。

将音符按照某种逻辑去细致的排列。

 

这只是我的猜想,因为我也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多的尝试。我觉得它需要经历个两代人、三代人才能达到最终的这种音乐高度。现在爵士乐更多的人是在学习阶段,普及阶段。有很多人现在在痴迷着西方的音乐,但其实西方的──比如美国的那些音乐类型,它也是融汇了好多个民族的元素。它有非洲的音乐,也有拉丁的音乐,也有印度的,等等,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音乐也肯定能融合在一起,只是需要找到方向。

 

在我的专辑《SEDAR》里有一首《芬FIN》  用了古筝和大提琴。是中国音乐和爵士乐融合的尝试。旋律是五声调式的,和声是西方爵士乐和声。可以听听看。




《SEDAR》与过去的十五年



Q1

谈谈《SEDAR》这张专辑吧,我们知道为了这张专辑,您沉淀了十五年。从开始创作、制作到最后的获奖,一路过来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秦四风

其实也不算什么沉淀,就是这十几年间,每年在赚钱后的剩余时间里偶尔创作一两首的音乐,相当于是我自己学习音乐的阶段性总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大部分二十岁、三十岁这个阶段,你需要维持生计,需要养家糊口。只有在你空闲的时间,才有可能做一首自己的音乐。所以每年不可能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这样的音乐,而且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做这样的音乐。


每年一首两首三首,然后也不成章不成节,所以只能是积攒了十年、十五年。然后有一定的积蓄,作品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自己筛选了一下,自然而然的。我总有一个心思,就是──这个事得干。然后呢,念念不忘。感觉好像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帮别人做的,跟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为什么对别人的事情如此负责,而对自己的事情却非常不认真?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

 

做音乐是需要花钱的。虽然现在听音乐不花钱,但实际上做音乐是花钱的。所以大部分音乐家都是有理想的。现在这个时代还需要尊重艺术家和音乐家吗?在这个他们自己消费,而你却免费的时代。

 

——黑白琴键。乐谱。

 

所以从最简单的意义上讲,有一句话叫人人平等。人和人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所以在工作上以及生活态度上,应该是平等的。当然我觉得最大的一个保证,是要先对家庭负责。要让家庭吃饱穿暖,如果一旦达到,就可以开始对自己有一些蠢蠢欲动,开始做自己的音乐。就是这样。

 

我没有太期待获奖,然后获了奖之后我也没有过于兴奋。我觉得我做这件事情,以及给我带来的那个快乐感──深远的快乐感早已超越获不获奖这件事情了。当然获奖是对我的极大肯定,非常喜悦和欣慰。但是从一开始的创作的初衷,并没有这样想。


也就是说谁创作一个作品是为了获奖呢?──如果真的有人这样想的话,那我觉得作品本身未必会给他带来什么巨大的快乐。比如说我们要种地,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奖,没有一块地是获了奖的地,我们要做一盘菜也并不是为了获奖。因为它有它自身最基本的诉求,如果你的诉求要是变了的话,我相信你的那个地也种的不会太好。

 

如果我做的音乐不能表达我自己的哲学和情感的话,我获奖也没什么用啊,对吧。它的第一诉求是表达我自己,把我自己的看法通过声音,让大家听到了我的音乐的哲学,大家听到的是我。


——采访次日汪峰与向阳花童声合唱团《那年我五岁》的排练,

四风老师担任键盘手。电钢琴上是他为这次演出所制作的乐谱。



Q2

您觉得对于音乐家来说,日复一日的生活是灵感的来源吗?对您来说,生活和音乐 的关系是怎样的?


秦四风

最重要的来源肯定是生活本身。如果你要没有任何生活的话,在你身上不发生任何一件事情的话,那你创作什么呢,没有任何内容可以创作啊。艺术是关乎于人的。它表达的应该是人的,无论是人的思想还是人的哲学。艺术本身表达的并不是商业。




      音乐与下一代



Q1

接下来我们聊点宽泛的话题,您觉得对于中国的当下的这个社会,音乐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秦四风

我觉得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时代的阶段,音乐都有其本身重要的意义。它是抒发和替人们释放的一个重要工具。现在我们的工作都很累,都很忙,然后有一些人通过音乐就能得到释放,得到解脱。以前也是,所有的音乐都跟人们的生活,都跟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人息息相关。

 

音乐本身其实是没有高低的。因为音乐主要是为了抒发、表达、释放自己。所以他做出了那样的音乐,他得到了他的释放,得到了他的抒发,那就是有价值的。你只能说你是否喜欢,或不喜欢而已。但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就像刚才获奖的话题一样,也没有绝对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吧。分出个一二名的是体育,那不是艺术。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不同,叫艺术。每个人如果相同的话,那就是工艺品了,那不是艺术品。


——一个工作日接近尾声。咖啡杯也空了。


Q2

那您觉得音乐对下一代的意义是什么?


秦四风

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应该学习的是道德,艺术,体育这些方面。而不是数学、物理、化学。因为这些是固定的。应该让他在更小的时候去感受一些东西,而不是知道一些东西。为什么2一定叫2呢,它只是个名字而已。我觉得应该去让他们感受不一定的东西,而不是去学习确定的逻辑。

 

音乐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因为它是两个极端的结合,它是最为抽象的一个谱面,就像某种咒语一样。如果你不识谱的话,你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文字,它是最为抽象的。但是它表达出来的是最为感性的声音,是两者的结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让一个人类的孩子从最小的时候就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声音。

 

别告诉他们那些确切的,固定的,这个字念什么,这个图形叫什么,我觉得不用,我觉得应该更多的让他们去感受。他自己肯定有他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说不好是什么。


——11月25日排练回程途中。


Q3

对于青年的音乐家们,更小的这些后辈, 您对他们最想说的话是?


秦四风

我接触过很多20岁,25,30岁这个阶段的,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要抽一定的时间学习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看起来那些东西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是最有用的。很难说明白它到底有什么用,只能自己去尽力,有些事情一定要尽力,不尽力永远自己不会知道,最不爱的那件事有可能是最重要的那件事。

 

第二点就是20-30岁之间,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出路,你自己到底是一个做什么样音乐的人。这个非常重要。我做了一天摇滚乐。做了一天爵士乐,做了一天民谣,我又喜欢嘻哈。那,到底哪一个是你?应该尽快的找到自己属于什么。然后呢,沿着这一条路,坚持这一条路。当然你的这条路可以把其他的音乐融合进来,但是我觉得应该把自己归类成一个方向,而不至于非常的混乱。


比如说我们现在开始做木匠。然后学了三年,我改行瓦匠。然后再改行做唐三彩。那到底哪一个是你精通的?我觉得应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可以去做60年。


——粉色T恤,黑白格子外套,四风老师的穿衣风格年轻

而朝气蓬勃。他笑称:每个音乐家内心都是个孩子。





音乐与时代的未来



Q1

当今的日本是一个音乐体系相对健全的国家,各方面也都做得非常专业。同样是亚洲国家,相比于我们自身的音乐行业发展情况,可以请您谈谈您的看法吗?


秦四风

日本,它的普遍的音乐基础能力是完善和完备的,这跟教育有关系。我并不是说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好,而是说我们这一代人,他自己学习的能力就比较差。当然这个跟时代是有密切关系的,因为我们生活好了之后,突然间来了一大片的外来的音乐,迅速流入我们。因为在2000年左右,普及互联网。那个时代刚弄了个email。弄完之后非常可笑的是,我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写信。因为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另外的人的email。

 

所以当突然间你变得可以和世界沟通互联之后,大部分的东西,包括中国的各种电视台其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让所有的歌曲改编,然后让所有的歌手开始竞赛。实际上是让老百姓听到了更多的种类,让各种风格,各种噪音或乐音,让那些人都有了展演的平台。这意味着,老百姓知道了还有这么多种类的音乐。所以突然间,显的好像音乐理论,音乐创造开始不扎实了,开始少了,开始匮乏了。

 

日本的流行音乐起步早,而且他们有好多都会去国外学习,早就经历过了理论探索期。中国有好多从业者还在理论探索期呢。所以这个是个行业的事情,并不是靠十个最重要的制作人、编曲家所能推动的,他推动不起来。他得需要全体都是一个好的理论状态,经验状态。比如说嘻哈音乐,disco音乐,funk音乐,你不知道从哪突然出现,啊这个真不错,那个真不错,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靠一个人一年做专辑,一年做演唱会,就300多天嘛,你还能做多少。

 

所以不单单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你总想让别人硬塞给你,你说教育不对不好,那你为什么不自己主动去学习呢。所以根本就不是其他外界的原因,所有人都应该先自强,先突破理论探索期。如果感觉好多基本的音乐理论还很神秘,那你为什么要从事音乐呢。那也不是从业者,那是学习者。


——秦四风  @黄昏黎明俱乐部



Q2

相比于国内音乐市场中的大部分流行音乐来说,他们很容易得到公众的关注,但是很多小众音乐,包括爵士乐,也是属于相对小众的一个范畴,那您觉得对于这些音乐流派的艺术家来说,应该如何去平衡自己和音乐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呢?


秦四风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有的人呢天生就是用来引领潮流的,有的人天生就是用来写入历史的,每个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作为一个厨师呢,就别总想穿着西装坐在餐厅里吃。这是两件事情。你的使命就是让别人很高兴的吃。所以很多作曲和编曲的人,就相当于后厨嘛,你的快乐、你的喜悦,是来自于别人喜欢你做的菜。所以你的理想并不是你穿着西装,你坐在餐厅里吃,那个不是你的喜悦。


你应该知道自己是谁,是干嘛的,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如果我在做这个事情,而心里在想着另外的事情,那不是拧巴么,何必呢。


-The End-



往期回顾:

【DDC TALK 艺术短片】VOL. 1 心之空间 Space of Heart - LIRON MAN

【DDC TALK 艺术短片】VOL. 2 炼金师们 — SOLARIS娑罗罹寺乐队



联系/Contact: DuskDawnClub@gmail.com 


↓ ↓ ↓短片高清版本 DDC TALK VOL. 3 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