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抓住未来汽车变革的机会

2016-07-16 大吉 42号车库


是谁驱动行业变革



来自官方公开数据


如果你将特斯拉和福特 T 型车上市之后的销量进行对比,会发现惊人的巧合。不单单是增长曲线,1910 - 1912 年的福特 T 型车和 2013 - 2015 年的特斯拉,销量数据几乎是一致的。


这两款车都属于当时市场上的创新产品,这几年正是它们从萌芽步入小规模商业化的阶段。


而它们能不能驱动行业变革,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大规模商业化阶段。众所周知,福特 T 型车做到了。1916 年,福特 T 型车达到 50 万产量,福特的流水线革命带来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变革。福特 T 型车后来被评选为 20 世纪的「世纪之车」。




同样的,特斯拉计划 2020 年要达到 50 万产量,这个产量扩张计划和福特 T 型车保持了周期上的一致,却被不少人质疑。特斯拉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产能危机,人才流失,超级工厂延期,自动驾驶死亡事故,特斯拉的新闻热点一直没有断过。


对特斯拉抱有信心的人,相信它具备破坏式创新的颠覆条件。被称作「破坏式创新之父」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说过,成熟企业一般都具备破坏式创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但由于这样的产品不满足已有价值网络的客户需求,成熟企业不会选择大量跟进,这给了新兴企业机会。而新兴企业一旦成为技术变革的领先者,行业的颠覆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光一个特斯拉是不够的




让我们把视角拉远一点,从汽车的生产到汽车的使用,似乎都发生了变化。


2009 年 3 月,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和 格瑞特·坎普(Garrett Camp)在美国创立 Uber,在持续的努力下,推动全球走入共享出行时代。同样是 2009 年,Google 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至今行驶里程超过 150 万英里。


特斯拉,Uber 和 Google,这三个力量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产品和需求的跨越式发展,整个行业进入了新的变革点。如果说燃料的替代还是出于节能减排的需求,技术门槛的降低有利于新生代厂商的加入,那智能化、共享化则为新能源注入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汽车的意义改变了,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私家轿车,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加入共享的行业。当 0 到 100+ 公里的多样化出行需求都能被满足时,公与私的边界将被彻底打破。科技企业迫不及待地加入这场革命。


我们可以确认的是,未来汽车的发展会从此处延展。


可能有三分之一的车成为电动车




彭博社预测 2040 年电动汽车份额将达到 35%。高盛预测 10 年内电动汽车将会获得 22% 的市场份额,每年电动汽车销售量将是 2500 万辆左右。在大众集团公布的 2025 年规划里,电动车的销量计划将在 200 万辆至 300 万辆之间,占总销量的 20% - 25%。


用一个汽车厂商高管的话来说,电动汽车不是趋势,而是现实了如果说机构预测你还有所怀疑的话,厂家的预测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汽车厂商至少需要提前四五年进行产品规划,现在的销量计划对未来五年的产量分配有主要影响。


这样的决心,跟特斯拉的示范效应有关。汽车厂商认识到电动汽车的性能开始赶超汽油车,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开始满足人的一些出行需求。电动车的增长会比以往都更加迅速。电动汽车努力了一百多年,终于等到了走入一线的机会。


由于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较低,电动汽车会先从 B 端开始渗透,慢慢影响到 C 端消费者。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五年内滴滴平台注册电动车要达到 100 万辆。如果你经常在上海打车,就会发现打到比亚迪秦或者唐的概率非常高,这些车辆并非私人用车,而是公司统一采购。像 EVCARD 这样的分时租赁公司,都选择了电动汽车作为服务车辆。




电池成本下降是电动车普及的重要前提。特斯拉的计划是以内华达超级电池工厂为起点,通过供应链优化和规模效应降低电池成本,超级工厂的顺利投产将成为电池成本下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目前,电动车的发展与各国政策密切相关,政府依靠大量补贴鼓励民众购买电动汽车,直接推动了电动车的销量。


电动汽车的发展,既关系到能源问题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也关系到国内若干年来一直期待的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实现。


汽车厂商面临出行服务的转型




共享出行带来的未来图景是,不必买车就可以拥有更加自由的出行方式。


2015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1.72 亿,城市越来越堵,停车位越来越难找,司机们也越来越烦躁。随着共享出行的普及和新一代消费观念的升级,下一代年轻人很可能选择不购买车辆,不再单纯地「占有」车辆,而是和车辆成为一种「使用」关系。当多样化的交通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就是汽车销量逐渐下滑的时候。


一旦销量下滑,汽车制造环节的利润将受到影响。因此汽车厂商在积极考虑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宝马提出了以交通出行为核心的「第一战略」,强调服务业将成为宝马的支柱产业,并提供个人出行的解决方案。宝马旗下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 BMW i Ventures 的投资基金,在出行领域的投资非常活跃。



BMW i Ventures 的投资项目


除此之外,每个厂商在共享出行领域的投资活动都非常积极,并且早有计划。


戴姆勒早在 2009 年推出 Car2Go 汽车共享服务,并于 2012 年收购打车应用 MyTaxi;通用以 5 亿美金投资 Lyft 并创立分享品牌 Maven;德国三大厂商戴姆勒、宝马和奥迪以 25 亿欧元收购地图供应商 HERE;福特更是将「汽车+智能移动出行公司」直接打在了自己的宣传海报上。



资料来源:CB Insights


据统计,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利用率最低的物品之一。在环保的关注之余,我们也关注产品的效率提升,包括从能源的转化效率(电能)到汽车的使用率。闲置社会资源的再利用,也就是共享经济的流行,根本上解决的还是资源浪费的问题。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更节能,同时更有效率的。


当一辆汽车共享为更多的成员服务时,这辆汽车的设计标准会更加大众化,车型配置变得更加简单,并满足多人出行需求。而像驾驶乐趣这些更加私人的需求,会同步发展,为更加精准小众的客户群体服务。


核心数据指标开始关注汽车行驶里程数



资料来源:互联网女皇报告


随着我们对交通出行的关注度提高,里程这一重要指标,也将纳入车辆评价的标准。当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谈公司的发展方向时,不再是谈定位于什么人群的多少价位的车辆,而是谈 30 公里使用什么样的车辆,100 公里使用什么样的车辆。


汽车行业的下个阶段重点,将从对汽车销量的关注转移到对车辆行驶里程数的关注车辆行驶里程数将成为未来个性化数据的基础,并通过云端进行存储。


车险的商业模式也可能随之改变,比如 UBI 车险(Usage-Based Insurance)就是基于车辆行驶里程和车主驾驶行为的数据,制定个性化保费标准。对经营性质的公司来说,里程数的云端获取会更有利于运营数据的计算。另外,里程数的透明化,也将使二手车的车况标准化更加容易。


交通使用的变化,也会引起政策的变化。政府可以基于里程使用情况(路面使用率)设置税费标准,来优化路面交通拥堵。


汽车进入新平台时期




随着汽车燃料的变化,使用的零部件减少,车辆的空间布置将发生改变,车子的外形设计可以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车身轻量化设计也比以往更加引起重视。另外,车联网服务的升级,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引入,都预示着汽车将进入新的平台时期。


这里的平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产品的新平台,一个是服务的新平台。


宝马 i 品牌的 “LifeDrive” 结构能帮你简单理解新电动车的平台。Life 和 Drive 是两个不同的模块,Drive 模块承载了电池电机结构,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也承担车辆配重比的重要功能。Life 模块则可以更加个性化,有更丰富自由的空间,同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下,Life 模块还需要解决摄像头、雷达和传感器的布置方案。



厂家介入共享出行领域的影响在于,共享出行统计的数据能给车辆设计带来重要参考。车辆的工具属性、身份属性和兴趣属性会慢慢剥离,车辆使用方面的相关数据,比如出行距离、行李空间、出行人数、行驶速度和行驶里程等,会不断沉淀,厂家在产品规划时可以更好地贴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目前,产品开发流程是由整车厂商主导,由供应商协同配合,产品生产下线后,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售后、金融和二手车服务。汽车产品销售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需要合作伙伴的加入,只是合作伙伴的名义和合作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一点在短期内很难有太大的突破。


车辆智能化,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开始




一个容易让人理解的智能场景是,你开车前往一个商场,即将到达前,车辆为你推荐商场的餐厅信息并自动为你排号,当你到达时,车辆选择好停车场并自动停车熄火。当你用餐结束时,在手机上召唤汽车,车辆自动驶出,空调温度和座椅位置根据你的个人偏好已调节完毕。


这里面涉及到多种功能,地图导航,语音技术,生活(餐饮)信息的数据化,封闭停车场内的自动驾驶等。车辆的智能化,是需要不同信息的数据化和各种软件服务的提升才能够实现的。


但是,有一个疑问,我们是否需要车辆变得更加智能,或者说,车辆的智能是否真的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呢?这会不会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功能?




在 Google 无人驾驶的宣传片里,邀请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来体验 Google 无人驾驶车辆。每个乘坐 Google 无人驾驶车辆的老人最后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完宣传片可以明白,无人驾驶车辆可以为更多不便于开车的老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需求。这是在赛车场上自由感受车辆加速性能的年轻人们所想不到的。


一个来自 Uber 的数据显示,Uber 的单位成本是每英里 2.8 美元,其中 80% 成本来自司机。如果实现自动驾驶最高等级 L4 之后,成本可以降至 0.53 美元。也就是说自动驾驶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使一批司机失业。另外,自动驾驶使共享出行更加便利、成本更低,并且提高载客率。


新加坡、卢森堡、阿姆斯特丹近期主动提议,以 2-4 年为目标,推行完全自动驾驶应需出行服务。由 MIT 分离出的初创企业 NuTonomy 计划在新加坡的工业园 one-north 试点完全自动驾驶的出租车服务。而令广告从业者们感到兴奋的是,无需司机的自动驾驶时代,释放出更多的车内时间,媒体内容和广告有了新的想象空间。


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事故之后,行业对自动驾驶的推行变得更加谨慎,这是一件好事。我能想象到的更远的未来应该是,每个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每个人的出行权力能够得到尊重,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享受出行的乐趣。


汽车未来的变革虽然还没那么快到来,但已经来临了。



和我们一起探讨



斯特劳贝尔讲述特斯拉如何重构本世纪电网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汽车行业?

影响特斯拉的五个关键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