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续航到底应该怎么测?
电动车的测评是有点无聊。
除了特斯拉偶尔飙飙加速,捷豹带着媒体越了个小野以外,大多数内容都在谈充电、续航和能耗。
关于汽车的原始的野性的美,比较平淡。
不要误会,我没有打算在今天的内容里展示电动车的野性。而是提前预警一下,今天的内容大概又很无聊,而且是基于严谨的无趣。
平时电动车主经常互相聊着,我这辆车续航多少多少。大家意见相同时,就感觉发现了世界的真相。不巧,当意见相左时,只能怀疑对方驾驶习惯是不是出了偏差。
当你真的要把不同车的性能进行比较时,不小心会发现聊回了这辆车出厂时的性能参数。因为这些参数,是出于同一套标准体系下的表现。相对来说,比个人测试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标准是用来建立共识的。只是,我们偶尔也怀疑标准的公信力。
那标准到底值不值得推崇呢?
这就是今天要聊的了。
标准是怎么来的?
最早的标准出自上世纪 70 年代。
如下图所示,美国有美国的标准,欧洲有欧洲的标准,日本有日本的标准,但是中国呢,还没有自己的标准。
为什么要建立这一套测试标准呢?
把 EPA 三个字母拆解一下,是美国环保署的英文全称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由环保署发起的测试,目的可想而知,最早是为了测试油耗和排放。
环保啊,一个聚集了关心人类未来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和毫无商业道德的企业作弊行为的议题。
大部分人不关心排放,只关心油耗。热爱燃油车的人们并没有像电动车主那样关心效率,虽然效率的差异将会真正影响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的发展转型。
而回到标准本身,在建立共识之前,要做的事情是,挖掘当地车主驾驶习惯的共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试标准。
标准与标准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设定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平均行驶速度,加速时间,行驶距离,温度还有空调的使用情况等等。一套完整的设定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工况。
工况是基于多场景的,有市区场景,有郊区场景,有高速场景等等。每一个工况包含若干个循环,而循环则是针对单一场景的从车辆启动到停止的完整过程。
我们说的综合工况就是每个循环的加权之和。
由于每个国家的交通情况不太相同,比如每个国家规定的最高速度标准不同,人口密度带来的拥堵情况也不同,最高驾驶速度和平均驾驶速度到底是多少,标准很难统一。
再回顾下刚才那张图。
从 1970 年代发展到现在,有几种主流工况,其中包括美国的 EPA,欧洲的 NEDC 和 WLTC(在 WLTP 标准下),日本的 JC08。中国在正式推出自己的工况前,一直沿用欧洲的 NEDC。
我们最熟悉的是 NEDC 续航,也就是工信部的工况法续航,其次是美国的 EPA 续航。在特斯拉的车辆设置里,典型里程就相当于 EPA 续航,额定里程相当于 NEDC 续航。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我们会发现,EPA 续航更接近于实际续航的成绩。
下面揭晓为什么。
工信部续航不够真实?
先来看两张看上去比较枯燥的图。
第一张,来自 NEDC。
NEDC 循环
左边从 0 到 780 秒是一个循环,叫市区循环(ECE-15),可以看到行驶最高速度没有超过 50 km/h,平均车速是 18.35 km/h。我们一般说市区工况的续航成绩时,指的就是这个循环。
同时,你也能从图中看到,每隔 195 秒,曲线的走向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在市区循环里,同样的驾驶情况重复了四遍。
从 780 秒到 1180 秒,是第二个循环,我们叫市郊循环,最高车速 120 km/h,平均车速 62 km/h。
有没有感觉出什么异常?
还没有的话来看一下 EPA 的图。
EPA 市区工况
EPA 的曲线是非均匀变化的,而 NEDC 的曲线是均匀变化的。
EPA 更接近于实际驾驶场景中速度的波动情况,而 NEDC 实在是太过于理想了,甚至没有考虑空调的使用情况。
所以,从 2015 年开始,欧洲开始研究新的测试标准,也就是 WLTP,在 WLTP 标准下的工况指的是 WLTC。
下图以 WLTC 的一个循环为例,可以看出,WLTC 的曲线也开始像 EPA 一样,不再以均匀的加减速情况出现,更接近于真实的驾驶情况。
WLTC Class 3
可惜的是,国内新能源车还没有考虑应用 WLTC。
在国六以后,油耗会继续沿用 NEDC,而排放标准将会引入 WLTC,以接近更真实的驾驶情况。
NEDC 和 WLTP 对比
EPA 到底是怎么测的呢?
EPA 最早只有两个工况,一个是市区工况,一个是市郊工况。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2008 年之后开始加入补充工况。
EPA 测试条件
可以看到,EPA 新增的高速工况开始考虑高速激烈驾驶的情况,而空调和低温则是对于市区工况的条件补充。
在标准实施后的四十多年,车辆性能在不断迭代更新,最早的工况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的驾驶行为了。而工况的续航结果之所以跟实际有偏差也是来源于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工况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原来对驾驶行为的数据研究方法也开始过时。
传统的工况其实是根据限定样本的研究和数据做分析,和真实情况存在偏差。而像从 2015 年开始的中国工况的研究项目,已经开始采集一些互联网平台的驾驶数据。
注:中国工况,目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 CLTC,一个是 CATC。根据业内人士的解释,准确的应该是前者。
到了未来的智能时代,厂家可以非常方便地得到每个车主的实际驾驶数据,从这样的大数据中提炼真正的驾驶行为共性来制定工况,应该会比现在精确得多。
然而在我们目前还在应用 NEDC 循环的前提下,请你记住,这个续航成绩会高于实际的续航成绩。
ps. 在上一次的 56 款纯电动车百公里续航排行榜中,更正两个小错误,一个是 Model S 85 写成了 X,还有一个是 EPA 的高速工况实际是刚才图中的第三种激烈驾驶的工况,原图中的高速工况应为市郊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