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出口拉动GDP新探(上)

2016-11-28 于春海 中国经济报告

【对于中国出口增长而言,新市场开拓战略只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边际贡献,并不能弥补因为发达市场上替代过程趋于完成所造成的动力衰减。因此,中国制成品出口乃至货物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于春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物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2015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货物出口下降了3%。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的趋势性下滑并不是危机以后才出现的。从过去十几年的增长轨迹看,2002年-2005年,是中国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货物出口年均增长30%。此后一路下滑,2005年-2008年,年均增长23%;2009年-2011年,年均增长12%;2012年-2015年,年均增长5%。作为中国前四大制成品出口类别,化学制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出口增长速度也都呈现类似的变化轨迹。

新市场开拓难以扭转中国出口增速下降趋势

 

比2002-2005年和2012-2015年这两个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了23个百分点。其中,国际市场规模扩张的拉动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市场份额提高的拉动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在欧美发达市场所占份额的增长速度只有1%左右,在亚洲发达市场所占份额的增长速度是-1%左右。在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制成品进口中,中国所占份额虽然能够实现相对较快的增长,但是相比于过去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考虑到中国在相关市场制成品进口中的占比已非常高,占比在20%以下的只有转轨经济体、大洋洲发展中经济体和欧洲发达经济体。因此,市场份额提高幅度和增长率的下降应该是一种趋势性变化。


开拓亚洲、欧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之下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在欧洲转轨经济体和非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制成品进口中,目前中国所占份额依然能够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相对于过去已经明显下降。而且,由于转轨经济体和非洲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均不超过5%,市场份额增长对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是中国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市场,占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比重超过40%。2012年-2015年,中国在其制成品进口中所占份额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对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的年均拉动率达到1.5个百分点。相比于2002年-2005年,这两个指标均下降了一半左右。


从现有数据看,目前,新市场开拓战略只能带来边际意义的贡献,并不能扭转市场份额增量及其拉动率下降的趋势,更不能弥补发达市场份额增量及其拉动率的下降。而且,还必须注意到美国主导的TPP可能带来的冲击,至少在亚洲市场上,TPP将会对中国形成较为直接的冲击。TPP成员国市场是中国最主要的制成品出口市场,占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在40%左右。2012年-2015年,中国在TPP成员国的制成品进口中所占份额的年均增长率是1%,相比于2002年-2015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同期,市场份额提高对中国出口的拉动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目前,TPP协议已经达成,一旦各成员国完成国内法律程序并付诸实施,将会对中国带来更大的实质性冲击,也将对中国的新市场开拓战略构成挑战。


根据现有的研究和预测,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主要的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在未来几年中的增长形势都较为悲观。在此背景下,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愈发倚重国际市场上的替代效应。但是,中国在亚洲和欧美发达市场上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的机会将越来越小,由此而来的出口增长动力急剧萎缩。对于中国出口增长而言,针对转轨经济、新兴与发展中经济的新市场开拓战略只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边际贡献,并不能弥补因为发达市场上替代过程趋于完成所造成的动力衰减。因此,中国制成品出口乃至货物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事实上,在中国的出口目标市场中,对新市场的开拓能否弥补对传统市场出口增长动力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地区或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与生产网络之间的关系。依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中国与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平行的双边贸易关系,而是依据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序贯联系。


在中国与北美、欧盟以及BRIIAT(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其他重要国家组)的双边贸易关系中,两种统计口径下都处于顺差状态,但是增加值统计口径下的顺差规模小于总贸易统计口径下的顺差规模。这意味着通过中国的出口进入这些市场的增加值并不是完全来自中国,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国家。在中国与东亚的双边贸易关系中,贸易收支在两种统计口径下都处于逆差状态,但是增加值统计口径下的逆差规模小于总贸易统计口径下的逆差规模。这意味着在中国与东亚的贸易关系中,东亚创造的增加值在进入中国后,并没有全部被中国国内吸收,而有一部分通过中国的出口最终被第三方市场吸收。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中,总贸易统计口径下的贸易收支经历了从顺差向逆差的转变,但是增加值贸易统计口径下的贸易收支基本都处于顺差状态。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创造的增加值在进入中国后,并没有全部被中国国内吸收,而有一部分通过中国的出口最终被第三方市场吸收。


通过上述的对比分析,可以将中国与不同地区的双边贸易关系界定为如下的序贯联系:其他地区和东亚→中国→欧美和BRIIAT。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中,不同地区之间替代性不是很高。至少在短期中,在全球生产价值链没有出现大调整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相互替代性是很低的。因此,特定地区的需求或供给冲击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上位置的变化与出口的内涵提升

 

首先,是总出口中的增加值出口指标及其变化。2006年以后,增加值出口占国内总增加值的比重明显降低,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生产增值活动对国外最终需求的依赖程度下降。与此同时,总出口中的增加值出口占比在2006年以后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单位出口对国内生产增值活动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在中国增加值出口的构成中,通过中间产品出口实现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开始向上游的中间产品生产环节移动,越来越多地生产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对最终产品加工和组装环节的依赖性开始下降。

其次,是总出口中的增加值回流指标及其变化。从动态变化趋势来看,自2000年以来,无论是以国内总增加值,还是以总出口为基数,中国增加值回流的比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增加值回流的动态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不断向全球生产价值链两头移动的趋势,一方面,提供上游的生产投入;另一方面,提供最终需求市场。


最后,是总出口中的外国增加值。从中国总出口的增加值来源看,2005年-2011年,来自国外的增加值占比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中国生产过程从生产投入到最终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对国外的双重依赖性显著降低。这与上述增加值回流指标的变化趋势形成了相互印证。


结合总出口中的增加值出口指标、增加值回流指标和外国增加值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虽然还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在生产投入和最终市场两个方面对国外具有很高的依赖性,但是在近年来的动态变化中已经显示出较为积极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中国开始不断向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上游环节移动,提供中间产品的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为全球生产价值链提供最终需求市场,特别是消费需求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正是这种变化推动了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在2005年以后的上升,也为未来提高出口增长对国内增值活动的拉动作用指出了一个基本方向。


在出口总量扩张速度呈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下,需要考虑出口的内涵提升,即提高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以此提升出口增长对国内增值活动的拉动作用。2005年以后,在中国出口增速趋势性下降的同时,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开始上升。这意味着单位出口增量能够拉动更多的国内GDP增量。总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高于制成品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但是,两者的动态变化轨迹是一致的。制成品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提升。总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之所以高于制成品,原因是制成品以外的出口,特别是服务出口中包含更高比重的国内增加值成分。由此,为了提高出口增长对中国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变化问题;二是服务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及其变化问题。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