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造性破坏”铸就东北增长新动力

2017-01-19 郁培丽 中国经济报告

【融合新一轮工业革命前沿技术的民营企业,是荡涤计划经济深厚影响的“创造性破坏”进程的驱动力,也是历史赋予东北民营企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郁培丽

当前,中国以产业结构转型全面升级应对全球竞争新挑战,同时,深化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发展,努力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此重要战略转型历史时期,东北作为中国重要产业基地,其新一轮全面振兴意义重大。东北老工业基地因历史遗留因素以及自 身经济结构特点,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政府干预过多、创新活力不足、体制机制僵化、产业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 固,市场经济内在动力机制发育不成熟。因此,深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摆脱计划经济影响,促进东北经济社会在更深层次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路径转换,是一 个“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进程。依靠这一进程重铸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新动力,事关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大局。

消除计划经济给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新技术带给产业发展颠覆性破坏作用喻为“创造性破坏”,揭示了旧的产业发展技术范式被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所替代的进步过程,并指明这种创造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借助创新淘汰已有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创造新的生产体系,进而奠定下一个经济繁荣周期的内在驱动力。20世纪末,美国学者克里斯滕森提出“破坏性创新”概念。“破坏性创新”是指新进入者通过强化产品的“附属属性”吸引细分市场顾客,并不断改进产品技术性能,使得产品“关键属性”的性能也能满足主流客户需求,最终侵入主流市场并对在位者构成颠覆性威胁的一种竞争方式。如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数字技术电视机替代模拟技术电视机成为主流产品,在线零售不断侵蚀传统商业市场等,都是破坏性创新成功的范例。


无论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还是克里斯滕森的破坏性创新,都揭示了原有产业模式、技术范式、主导产品、商业模式等不断地被威胁、被替代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强调了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指出了新技术、新模式替代旧技术、旧模式是一个艰难的威胁、颠覆、破坏过程。这一破坏性创造过程因创新者的弱小、创新者的非主流、创新者的前景极具不确定而充满风险与艰难。东北老工业基地集中了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且这些产业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具有各种资源优势,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产业进入壁垒,创新者对在位企业难以构成威胁、颠覆与替代,导致产品转型、技术升级缺乏内在动力。

民营企业创新创业集中在东北地区非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的附属边缘业务领域,地区创新创业以及民营经济发展,对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作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不断得到输血支持背景下,民营企业成长空间更是受到挤压,难以快速成长,区域经济发展新老企业竞争机制难以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创新内在动力形成受阻。


东北地区拥有广袤的黑土地,丰富的森林、煤炭、石油资源以及完善的工业体系,其工业化进程全国领先,被尊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中国改革开放至“十二五”中期,中国总体上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珠三角、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因而快速崛起。东北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恰恰成为比较劣势产业,机电装备、化工、能源等产品受到进口产品的强烈冲击,东北企业逐渐丧失国内市场份额。同时,因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国内领先,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与东南沿海地区要素边际产出率显著提高相比,东北地区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边际产出效率呈明显递减趋势,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逐渐流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遭遇釜底抽薪。面对轻工业产品强劲的市场需求,东北地区大批国有企业也曾一度转型去生产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例如,黎明的民用铝合金材料、长白百花电视机、营口辽河牌电冰箱等,但终因国有企业重生产、轻营销,重产品、轻服务等传统计划经济惯例束缚,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僵化,应对市场不利,与东南沿海民营企业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从而逐渐淡出市场。


在国家出口导向战略实施背景下,谋求轻工业产品加工,注入市场经济活力的发展路径,在东北地区被强力阻断。大批国有企业倒闭、破产、改组、改制、合资、合作,陆续丧失了体制内身份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辞职下海创业者,催生了民营经济在东北大地萌芽与发展。但是,由于东北主导产业多为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加之国有企业比重大,对民营企业发展构成挤压,东北民营创新创业企业,大多从事产业进入门槛较低的餐饮、零售、简单加工等业务,民营企业成长与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相对割裂,民营企业主导的市场经济力量与强大的国有企业主导的计划经济力量相比仍十分薄弱。


2003年,国家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到2013年的11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到12.4%,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为10.5%。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的数量型增长,众多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吸附了大量资源,装备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陷入严重缺血状态,新投资、新创业、新投产的项目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创造性破坏”创新机制不但没有形成,反而出现了许多制造业企业逆向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状况。至此,东北制造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内在动力更显微弱。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东北民营企业萌生与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削减了计划经济的深厚影响,这是一个艰难的社会意义的“创造性破坏”创新进程。但是,东北区域内计划经济从体制机制、制度文化、行为惯例、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仍广泛存在。在民营企业、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影响构成“创造性破坏”作用的同时,计划经济的积弊也影响着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发展理念,民营企业行贿政府官员、行贿获得政治身份等违法行为,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阻碍了民营企业作为新生力量驱动区域内“创造性破坏”创新机制的生成,限制了东北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东北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长期健康成长,是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创造性破坏”创新进程的主导力量。依靠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快速发展,在资源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实力,对国有企业的市场地位形成创新威胁、创新破坏甚至创新颠覆,不仅是国有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驱动。民营企业作为新进入者对国有企业在位者的“创造性破坏”创新机制生成,是促进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唯一出路。


当前,东北地区众多民营企业经过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在市场、技术、产品、流程、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引进、应用等方面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表现出较强的创业积极性。民营企业与大学以及研发机构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显著增加;促进企业现有技术水平提升的产业研发活动日益活跃,开拓海外市场、寻求国际合作的民营企业日益增多,国际经营视野有所增强;以提升产品质量、创新产业业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为突破口的创新实践行动在民间涌动。这些民营创新创业企业是东北地区市场经济力量的代表,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力量,也是改变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创造性破坏”进程的内在驱动力。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营活动存在多种组织模式,可以是市场,也可以是企业;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国有企业。不同组织模式的效率取决于交易费用、经营成本、资产专用性、契约关系等方面的异质性,并因效率异质性而形成效率理想化的市场、基于科层制的一体化企业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各种混合形式的组织模式。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民营企业,相比于基于科层组织管理体系的国有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市场资源配置。一体化国有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奉行垂直科层制管理、等级森严、效率低下、与市场需求信息脱节严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国内外屡见不鲜的电力行业改革、邮政系统改革,往往是在民营化与国有化之间进行选择、更替。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并存,发挥各自在经营效率方面的优势或者是社会治理方面的优势。


然而,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附属于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垂直关系,民营企业新生组织模式置于由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组成的科层组织体系之下,其经营活动备受掣肘,成长缓慢,存活生命周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重重,决定了民营企业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性破坏”进程的作用仍十分有限。经济行为根植于社会关系,并非取决于市场和追求利润的动机。


因此,改善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市场经营地位,打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垂直附属关系,确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市场机制,发挥民营企业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造型破坏”创新作用,是东北振兴发展的全新内在驱动力。萌发、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潮的民营企业,融合新一轮工业革命前沿技术,是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荡涤该地区计划经济深厚影响的“创造性破坏”进程的驱动力,也是历史赋予东北民营企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作者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