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工业:回眸与展望(上)

2016-01-25 中国经济报告

【工业经济增速的下滑,原因不仅在于外部需求萎缩等短期因素,更在于要素禀赋条件变化、工业化阶段变化、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等长期因素】

□原磊   金碚

当前工业经济形势

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增速下滑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较低水平。然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大幅放缓;东、中、西部增速差距缩小,但东北地区仍面临较大困难;企业整体赢利能力依然较差。


1.工业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工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经历的十二个“五年计划”,工业经济始终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相比较来看,“十二五”工业经济增速相比于“十一五”已经下了一个台阶,仅仅略微高于“二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一增速较低,但却是在工业经济总量非常巨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中高增速,来之不易。


当前工业经济增长仍处于下行区间。从月度数据来看,2015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持续维持较低水平,目前仍处于继续下行中。如果从分季度的平均值来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工业增加值月度平均增速均为6.27%,第三季度下降到5.93%,10月进一步下降到5.6%(见图2),这反映当前工业经济仍比较困难,且处于继续下行周期。


2.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当前工业增速较上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门来看,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见图3)。2015年1-10月,制造业增加值月度平均增速为6.8%,远远高于采矿业的2.25%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0.91%。制造业所创造的经济复杂性是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来源,制造业维持了较高增速,说明工业经济仍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9月和10月工业经济增速的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是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加快下行造成的结果,这期间制造业维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


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2015年前三季度增加值累计增速最快的十个行业分别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结构的优化。


2015年前三季度增加值累计增速最慢的十个行业分别为开采辅助活动,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矿业及相关产业,由于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矿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价格,还是产量均出现大幅萎缩。采矿业的萎缩,又进一步带来了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上游产业的下滑。二是部分出口型产业,受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服饰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面临着较大压力。


工业朝着更加清洁的方向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以前,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30%-40%,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入持续下滑轨道。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的同时,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下滑的速度更快。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工业增长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大降低,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


3.东、中、西部地区增速差异缩小,东北地区大幅下滑。2015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增速仍明显快于东部,但差距明显缩小(见图4)。东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速较低,主要是因为全球市场萎缩和中国比较优势变化导致工业品出口大幅锐减。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现较快增长,对于地区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工业经济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相比于2014年同期,2015年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速下滑了2-3个百分点。


从不同省份来看,2015年经济增长最快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西藏、重庆和贵州。这三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工业经济总量较低,工业化尚处于前期和中期,因此,增长空间较大。工业经济增速最慢的地区,除了北京、上海等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以外,主要是辽宁、山西、黑龙江。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在工业中占比较高,且国有工业占比高。

(作者单位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