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G镜头航拍、高速+低空+抓拍,揭秘《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航拍特点难点

影视制作 影视制作 2023-04-05


转自 | 志翔航拍

订阅 | 010-86092062


又逢春节档票房大战,经过几日“疯狂混战”,猫眼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月8日16:17,《疯狂的外星人》票房累计10.56亿元,《飞驰人生》票房累计7.59亿元。作为春节档两大热门喜剧影片,《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可谓是口碑、票房齐开花。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幕后精良的制作,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下两部电影的幕后航拍故事及花絮。



 “《疯狂外星人》的航拍故事 ” 




2月5日大年初一,由宁浩导演,沈腾,黄渤主演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正式上映。志翔航拍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全力配合导演、摄影师完成航拍任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导演的个人魅力以及执导风格。

 


志翔航拍团队与宁导第一次见面是在长沙,彼时《疯狂的外星人》还未开机。此次去到长沙,陪同宁导、摄影和制片看景的过程中,志翔也根据导演的要求拍摄了相关素材,主要是在长沙的商业中心五一广场飞了个大场景



进入到2017年9月,志翔航拍正式第一次进组实拍,主要拍摄了海盗船在海面行驶、特定场景镜头以及CG合成镜头。高品质的原素材是做CG特效的基本需求,考虑到航拍包含部分夜景戏,摄影指导廖拟老师希望能用一款跟地面摄影机相匹配的,最好是同一款摄影机挂在无人机上,这样能给到后期最大制作空间的同时,节省了匹配时间,完善了后期流程,提高了制作效率。最终,确定使用ARRI MINI摄影机+MA镜头。




无人机选用了一套Z1设备以及剧组提供的一套悟2备用。志翔团队介绍,之前在与林超贤合作的《红海行动》中在海上航拍了一个月,主要拍摄海、船等用于后期特效制作的画面。但由于海盗船体积有限,又在本身不大的海盗船上挤了几十上百号人(演员、导演、摄影组、航拍组等),空间不足以致Z1无法起飞,所以当时就使用了剧组备用的悟2航拍。


补充介绍:Z1无人机经过两年的使用及更新,最大负载已经达到了40公斤。除了可以挂载ARRI MINI摄影机外,还可挂载RED系列摄影机,例如EPIC-W8K,或其他同重量的摄影机;镜头方面,除UP、MP、MA头外,还能挂载库克变宽等镜头。


志翔航拍团队在拍摄现场听导演讲解镜头


志翔航拍团队与宁浩导演及演员合影


后来再进组航拍是电影转场到长沙的时候。相比较先前看景拍摄的内容,这一次的拍摄内容明显多了很多,除了拍摄飞船主观背景等CG镜头,还有空镜以及俯瞰长沙城市夜景等。

 

城市夜景图


志翔航拍分别在长沙的湘府路大桥、岳麓山、五一广场三个地方取景,指定起幅点为岳麓山上、湘府路大桥河面、五一广场。

 

 五一广场主要航拍夜景,为了达到导演起幅在700高度的要求,航拍团队选择爬在一个200米的楼顶上再往上飞500米。

 

Z1夜航准备


在岳麓山上拍摄时,起幅接近400米高,落幅也在山上,大概110米高。


湘府路大桥的起幅是从河面起飞,正对准桥往桥洞方向飞行,拉高到400米的高度时飞机已在2公里以外。已经是超视距飞行,飞手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基本上借助了FPV视角飞行。

 

志翔航拍组与《疯狂外星人》导演宁浩及众演员合影


CG镜头航拍的难点在于,每次的飞行轨迹要保持高度重合,也就是要从多个角度反复拍摄多次。一个高700米范围2公里的航线必须重复飞行6个角度的画面才能给后期特效更好的制作空间。所谓的飞行轨迹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上升/下降速度、高度;起幅/落幅高度、速度等,重合精度越高,后期合成难度越小。在这样的拍摄中再次使用了FPV功能。

 

像拍摄空镜合成CG镜头,一般都是记录性较强,对技巧性的要求反而不高。而且它耗时反复,以《疯狂的外星人》为例,在拍完确定要的素材之后还会从更多角度来拍摄一些备用素材。


志翔航拍组与《疯狂外星人》CG导演现场合影



 “《飞驰人生》幕后航拍故事  ” 


由沈腾、尹正主演,韩寒导演的第三部电影《飞驰人生》也参与了今年春节档的“混战”。志翔航拍同样参与了该片的航拍工作。其实在这之前,志翔已经与韩寒导演合作了《乘风破浪》,同吃同住渡过了近五个月时间。


《飞驰人生》剧照


那么,这一次的合作又带来了哪些惊喜呢?上硬菜之前,先给大家来道开胃菜——航拍花絮剪辑版!




拍摄片场除了炒鸡欢乐,为了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赛车的疯狂,其实现场拍摄和正片一样,绝对燃炸!!!高速、低空、抓拍......各种航拍,真的是有够刺激!话不多说,先看个视频切身感受下~



看过预告片或正片的观众都知道,《飞驰人生》整部戏中车的镜头比较多,相较于韩寒导演的上一部作品《乘风破浪》而言,《飞驰人生》的节奏、速度感、整个的刺激程度是完全不一样。


志翔航拍表示,总的来说,《飞驰人生》的拍摄难度是历年来团队所遇到的最难拍可也是拍的最爽的一次。 爽在于以前从没这样拍过的,难的是车子高速驾驶,无人机采用抓拍的方式捕捉画面。单看这句话是不是就觉得挺大胆,也挺离谱的?事实就是这样,请接着往下看👇


一. 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前期沟通,了解到了拍摄的大致需求。为达到预期效果,志翔在现有大负载无人机Z1与周边设备上进行一些改装与定制工作。

 

1. 速度:Z1实测速度是100多公里/小时。

 


2. 航拍机要大负载,所以选择Z1。在摄影机的选择上,既要高速升格拍摄,又要保证夜戏拍摄效果,在上海拍摄时考虑过用RED GEMINI拍摄,但由于有些条件不允许,最后还是选择了RED EPIC-W 8K装了低通滤镜来实现夜景航拍,当然最终画面也还是很不错的。

 


3. 1.4光圈的镜头。

 

4. 移动变焦镜头:把变焦镜头用在航拍上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志翔也是特为这部戏研发定制。

 

5. 其他辅助拍摄器材:如遥控跟拍车R5、穿越机等。跟拍车虽然在这部戏中没有作为主要拍摄机位,但因为它的体积小,速度快,在拍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6. 探照灯:模拟真直升机上的探照灯,经过长时间研究,换了多种品类,做了许多测试,基本达到探射灯效果。

 

7. 备用机:因为拍摄时间长、拍摄难度大、环境复杂、路程远、昼夜温差大、海拔高(3500-5000米)等条件影响,此次志翔共携带了四架飞机到达拍摄现场。在拍摄中,也遇到过螺丝钉损坏,飞机、云台出故障的情况,不过志翔团队都会及时做好设备检测维修工作。




二. 进组拍摄 


此次航拍特点主要有三点:高速、低空、抓拍。



01

亮点:高速


所谓“高速”,是指拍摄时,赛车手会以真正参加比赛时候的速度火力全开,无人机抓拍。 


赛车起步三秒后速度能达到100迈以上。导演力求真实记录赛车场景,而当观众在电影院看时,就感觉自己正亲身坐在赛场,亲眼观看这场比赛一样,能看见车身在全速驾驶下像条船浮在空中,地上石子飞扬,灰尘漫天飞舞,车后烟雾萦绕。

 


在车子高速行驶下航拍是非常考验技术的。因有时挂挡速度慢了零点几秒,或行驶中被石头撞了下都会影响到达节点的时间。无人机的最快速度相对固定,所以,何时起飞,何时加速,何地定点等这些都要基于很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出最准确的预判。



因此,拍摄前期经常要反复拍很多次,第一是速度真的太快,嗖的一下就不见了;第二是时间太短,飞手、云台手要在零点几秒内迅速做出精准的反应几乎没可能;第三随机性太强,飞手、车手之间无沟通,时间节点稍微差别,就拍不到最佳画面。

 

车手只管开出他比赛时最好的状态,能拍成什么样就全看飞手水平了。而只有在判断非常准确的情况下,无人机才可能有几秒钟跟车子几乎同速,也只有那几秒的画面可能有用。

 


所以,这部戏的素材量非常大,而有效镜头并不会特别多;《乘风破浪》没拍这么多,但可用率却大不少。

 

志翔拍过很多追车戏、车广告,一般都不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拍摄,导演大多采取减速、慢拍、快放的形式拍摄, 一是成本考虑,二是风险承担。像这次在巴音布鲁克,大多是崎岖山路,甚至悬崖,好几次半个车轮已经在悬崖外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还是快开快拍,你只会觉得这个导演怕是疯了吧!


 

02

亮点:低空


在高速的情况下还要求无人机飞的尽可能低的去航拍,这在以往的车戏航拍中是少见的。航拍指导李毅说,只要韩导在,无人机基本是以离地不超过3米的高度在全速跟拍。 韩导喜欢以这种激烈暴力的方式来营造出真正赛车现场上的紧张刺激。

 

除了一些用来交代大环境的镜头是使用常规高大全航拍手法之外,其他镜头几乎都是低空、超低空飞行。有些镜头你以为是跟拍车或摇臂完成,实际上却是航拍。所以这也是此次航拍技术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的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志翔也在思考怎样才能让航拍镜头看起来更不像航拍,并且尝试了很多创新型拍摄方式。最终,航拍也代替了一些本该由超高速滑轨、摇臂、跟拍车完成的镜头,有些镜头是贴着车前或者车后拍,而更难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车速仍是不受控制。高大全航拍很容易,低空航拍才考验技术和经验。

 

航拍指导李毅回忆,记得有一场戏,他正专心遥控飞机,监视器画面中突然一株狗尾巴草正弹起来。大家可以想象,其实就是飞机撞到了狗尾巴草,飞过去之后草弹了起来。 从这能看出当时无人机飞的有多低。 



类似这样的低空快速航拍的镜头还有很多。车子、无人机速度变快之后,同样时间内要拍摄的内容会变多,而留给飞手、云台手的反应时间却变短了,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大家基本是以一种“豁出去了”的状态在拍,车子能开多快开多快,无人机能飞多快飞多快,能飞多低就多低。好在志翔备用器材带的比较足,足够应付各种现场情况,也给飞机购买了保险来应对这种反常规拍摄方式。

 


03

亮点:抓拍


看到这个词,大家是不是有点不敢相信?电影怎么能是抓拍呢?不都是各方配合演出吗?但在《飞驰人生》新疆车戏航拍部分,画面确实全靠抓拍。志翔与车手之间仅限于“走”“开始”这样简短的沟通。拍了这么多年戏,这是第一次航拍与被拍摄主体之间没有任何沟通的,就连摄影师也没法去沟通。

 


《乘风破浪》还是在以一种比较艺术化的方式在拍摄,而《飞驰人生》的车戏则是力求真实。韩导强调,要让观众真实地感受赛车的刺激与激烈, 即使拍摄成本增加,难度增大,风险也极大地提高,而观众视角不见得能分出是特效还是实拍,但韩导认为就该这样去拍赛车戏,就该以真实的方式去记录这场赛事。

 


在现场,车子启动之后,基本就是“你开你的,我拍我的,如果不行,再来一遍”这种节奏。大家都是在抓节点,找规律。

 

无人机速度、车子速度是相对固定的。多来几遍后,时间节点就会渐渐清晰,志翔也找准路边的参照物,如栅栏、树木这类。对车子到达节点位置和时间提前做出预判,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通过经验预判来完成画面抓拍。当然,这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可能会为了某个镜头反复拍。抓拍真的很难,无人机朝车子对冲过去,云台要在零点几秒钟内180°转弯摇过去,这基本上是非常难完成的。

 


在以往拍摄中,车速是提前商定的,无人机也就正常拍,各方一致配合。 慢拍反摇是容易实现的,快拍反摇是难的,高速的情况下还要反摇镜头是难上加难。但以往的经验也给了志翔一些帮助,让团队知道设计怎样的飞行轨迹能让冲突更加明显,同时抓拍到最佳画面,观众也看得更激动。

 


看回放的时候就知道,导演的坚持是对的,既然是赛车,就该以赛车的状态去拍,高速行驶下车身几乎是悬停在空中,车子一经过,飞沙走石,烟雾拉出老远,这是后期无法给到的真实震撼。抓拍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同时也是最大的亮点,车戏部分更像一个体育片。 

 

(志翔航拍指导李毅与摄影指导白玉侠)

 



三. 电影的真实与美感 


有人可能会问了,如果只是记录,那拍出来的东西还有美感可言吗?当然有!《乘风破浪》中就既有赛车,又有美的一面。但有些纪录,例如很残酷的、刺激的东西,不能说他就不美,暴力美学一样是美。

 


在新疆后半部分的拍摄,抛开原来所有的拍摄手法,志翔还在思考是否有其他更有创意或刺激或离谱的拍摄方式,试图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在后期志翔基本是以实验性状态在拍,正片中可能会有一定呈现,不一定很唯美,但一定够真实,够震撼。比如在山路上拍赛车,车道窄,车子高速驾驶相当危险,好几次车子极有可能掉下悬崖。

 

 



真实正是本片车戏部分的拍摄基调所在它不像《速度与激情》,在绿布前拍摄,后期通过快进加速表现刺激的观感。《飞驰人生》赛车片段像一部WRC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纪录片,可又不仅是记录,除了有多次拍摄机会之外,还有更艺术化的表现方式,电影拍摄手法,增加了电影元素,让观众觉得这不是一部纪录片,但却以纪录片的形式在拍电影。

 

归根结底,它还是一部电影。

 


拍摄转场到上海城市之后就显得正常多了。虽然都是夜景,但相对来说简单不少,跟以往的拍摄手法差不多,演员,跟车,或者在上海宜家那场戏,都是使用无人机Z1挂载RED 8K摄影机航拍。



RED因其高分辨率,高像素,暗部细节表现好,画质细腻,给予后期较大的色彩空间等一系列优势也得到了摄影师、导演的广泛认可。此次使用的RED EPIC-W 8K摄影机航拍,能以高达30 FPS的方式捕捉8K全画幅动态画面,提供超级35镜头的拍摄范围。转场到上海之后,航拍更多的夜戏,RED摄影机的暗部表现也给予拍摄和后期很大的便利。




四. 关于导演:韩寒 


韩导为何突然想这样拍电影呢?


航拍指导李毅表示,其实当初在拍摄《乘风破浪》时,韩导就很有想法要航拍实拍,但因为当时去的比较急,没有充分的时间做改装定制工作,便使用当时有的设备在拍。所以即便当时想,航拍这块也是实现不了的。 而这次是因为给予了航拍较长的时间做准备,所以能够根据导演的要求做定制。

 

李毅还表示,韩导是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他想真实地去展现赛车现场及周边所有场景,而航拍团队只能知道他可能大概需要这种感觉,所以会列出多种方案让他选择。下面举例说明👇

 


剧本有场戏说:前面有堆草垛子,第一台车撞到草垛子,一甩头开走了;第二台车撞到了草垛子,退回去,继续往前开;第三台车是车尾灯贴着草垛子开走了。那该如何表现这三辆车的车速,同时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呢?

 

实际拍摄中,这三场戏都用了航拍,而且是同一架飞机。具体是这样进行的贴着用车身使用中景拍摄第一台车,表示开的没那么顺畅;大全景拍摄第二辆车,撞过头倒回去再开走需要很长时间;第三台车直接采用跟拍的方式,车子一入画,无人机立即跟上去贴着车顶,随车子一块儿甩出去,过程很顺畅。现场从监控画面中也能看到,无人机几乎是贴着草垛子直接甩过去的,而车子一直在画面里。

 


用三种速度、景别来体现内容,同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说,第一台车子经过森林,第二台车经过森林,同时好几辆车都经过森林。那要怎样来表现其中的区别,以及让观众一看就知道哪辆是主演的车呢?

 

拉力赛只有一辆车在赛场开,只能用一个场景去体现,所以只能在拍摄手法上体现差异。 比如主演的车我们会贴的很近,速度感更强,而拍配角的车时景别就会松些。

 

 


五. 关于摄影指导:白玉侠 


白玉侠是《乘风破浪》B组的摄影指导,这也是志翔与他第二次合作。志翔团队表示, 白老师专业过硬,文质彬彬,说话温柔,脾气超好。在新疆,每天都是他带志翔团队出去航拍,他也超喜欢航拍,经常在现场想自己控云台,玩的不亦乐乎。 

 

在拍摄上,他也站在摄影美学角度给过我们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指导怎么飞既能在快速抓拍到画面的同时,构图更有电影美感和质感。




六. 关于航拍:志翔和Z1 


《飞驰人生》是志翔携带Z1航拍机跟组时间最长的一次电影航拍,由于Z1的大负载、高速度、满足高海拔拍摄等明显特点对这次的拍摄完成起了较大的作用。 当然,Z1不只有这三个特点,还有高安全性。动力富余,即便在丢失2个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安全飞行。 此外,上下云台挂载的设计也给电影航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志翔表示,并不会止步于Z1的研发,未来还将研发更多更适用于电影航拍的多样化航拍产品,为航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飞驰人生》拍摄现场花絮  ” 


看了这么多干货,最后一起跟随志翔到《飞驰人生》的拍摄现场感受下到底有欢乐


首先就是导演啊,感觉他就是一座快乐发电机,每次见他都是笑呵呵的,每天脚踩平衡车,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受了他的影响,好多小朋友都跟着一起玩,连摄影指导白老师也不例外!



有时还来玩把无人机,非要自己控云台过过瘾。


 (志翔最贵航拍组合,有要请的吗?)


这还不行,还把自己挂在飞机上玩儿,这是打算测试Z1的负载吗?(PS:韩导,悄悄告诉你哦,这Z1最大负载就40公斤,真的不要太为难我的Z1好嘛



受导演的影响,大家在现场都很欢乐,气氛很和谐,和谐到航拍小伙在听到摄影师说暂时不用航拍,便决定上山采蘑菇给导演加餐去了



结果天不遂人愿,蘑菇一个没采到,还被雨淋个透心凉,惨兮兮


这时,一只土拨鼠从面前窜过,大家觉得吃顿野味也蛮好,于是撒开脚丫子开追。 恩,脑洞清奇,两条腿的怎么可能跑的赢四条腿,土拨鼠吱的一声,不......见......了......



然后,司机大哥说路边好多陨石啊,恩,这也可以,反正蘑菇采不到,野味也泡汤了,那就捡点陨石吧,搞不好我就是被老天拿陨石砸到的那个“幸运儿” ~



他们捡陨石,我就专心练自己的八块腹肌吧!



大家就拍照自嗨~


(志翔F4?)


哎,累了累了,休息下......



其实这样好玩的事儿挺多~比如还有次,摄影师拎着小飞机坐上真直升机飞到对面山上去,飞出后发现内存卡没带,山这边的航拍小伙就遥控另一架无人机吊着卡送过去。还好咱这有飞机,迅速就把这事给解决了,但如果是把卡落在北京就尴尬啦



转场到上海之后一切就都正常起来了,但在新疆那四十多天,断断续续的微弱信号对于手机党来说,真的过于残暴。


影视民工,笑中含泪


(没有信号也不能耽误我耍酷)


(别拦我,我要立地成佛)


(导演还罚跪,可怕可怕,惹不起惹不起)


不过风景是真美啊!!!

披着一层草绿色地毯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优雅迷人的天鹅湖


深邃狭长的大峡谷


曲折的盘山公路


最后祝愿大家

2019年都能拥有开挂般的飞驰人生!


END

【推荐阅读】

贾樟柯用 iPhone XS 拍摄短片《一个桶》,六分钟学会三大拍摄技术


【短片欣赏】2019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作品《动物行为》幕后分享


第91届奥斯卡完整提名名单出炉!盘点九部热门影片幕后的摄影机和镜头


“华语真人CG电影摄影第一人”亲授《伟大的愿望》的拍摄“黑魔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