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通过调色提升纪录影片的电影感?《武汉日夜》调色师张明珠采访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4-05


作者 | 本刊编辑部
杂志订阅 | 010-86092062
首部战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为2020年初,武汉疫情期间拍摄的真实场景和人物,由来自多家新闻媒体的30多个摄影师拍摄的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精剪而来。展现了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后,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等人物众生相,借助真实视角探寻普通人的不平凡和伟大。《武汉日夜》经由导演曹金玲带领主创团队,耗时十个月,精心梳理出一部95分钟时长的纪录电影。张明珠老师作为调色师为《武汉日夜》电影感的呈现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力量。


影像技术问题的解决


虽然过往曾在台湾有过好几部纪录片的调色经验,《武汉日夜》是张明珠在大陆,第一次调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同时也是挑战性最大的一次调色经验。因为原始新闻素材的问题各式各样,有交错图像(interlace)、色带(Banding)、抖动、自动曝光导致光圈数度瞬间变化、过度曝光、白平衡、噪点、播放卡顿、医护人员防护衣上的荧光色条等等的技术问题,再者大多数画面都没有景深的,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就成了最首要的工作。

考察到纪录电影在调色策略上,大部分是选择现实主义的路线,在跟导演正式工作之前,必须看过剪辑小样,对整部片在故事线、涉及光影与色彩的技术层面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然后对全片做色彩平衡,并针对重要场景,进行不同色彩方案的预调色工作。由于原始素材有看起来灰灰的log,也有反差很大的linear,张明珠在第一个做色彩平衡的调色层,都先做好统一匹配(利用contrast、RGB以及lift/gamma/gain,让亮暗的信号保持在15%~80%之间,以提供后面的调色层更宽广的调整空间)。



如何将画面从电视新闻感

转变为电影美学质感


打好平衡的基础之后,在风格调色层的主要工作是:如何把电视新闻画面感强烈的图像转变成具有电影美学的画面质感以呼应其优异的剪辑与音乐。具体实现在影调策略上又分为重症病房主线、志愿者团队辅线及武汉城市空间的调色上

在重症病房的主线,张明珠在还原现场条件的基础并把握现实主义大原则之下,在
中间层次以及亮部各自铺了一点点的冷蓝色,然后在暗部把暖色补偿一些回来。这给医院里,奔赴救援、死生一线的场景,增添了些许紧张与压抑的情感氛围,同时也能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图1)。当然,并非所有医院相关的镜头,都是冷冽的,方舱医院里,患者日常生活(图2)比如做操、相互加油打气等则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场景,会给予相应的写实色彩;


图1

图2
此外,这里的场景,原始素材的条件有少数物体带有高彩度、缺少景深、肤色偏暗的问题,也必须透过一级、二级调色工具来解决。一些需要冷中带暖的情节,比如左双贵为妻料理、赴医院送餐(图3)、王枫姣为女儿远距庆生(图4)…,也隐微地增添一些暖色。在重症病房主线,导演也有给予一些明确的指示,比如:官爱玲能够自主呼吸,医生为她拔除ECMO的片段,可以相对稍暖一些。小企鹅出生的片段,不需要颜色的暗示。


图3
图4
导演对于
如何运用调色调动观众情绪有着清晰的思路,这让整个调色过程更有效率。辅线方面,协助接送疫情下的临盆妇女到医院的志愿者团队,不管是夜间出任务或者是后来有一对志愿者的闪恋闪婚,在原本拍摄的光线条件下,本来就具有暖色的温润情感。只需要在其他相关场景,同时又没有那么暖的条件的镜头,做好色彩匹配的工作。


图5
至于武汉这个城市空间,从一开始最危难紧急、街道空荡荡,寂静到仿佛时间凝结般的压抑(图5),一直到片尾慢慢恢复生机与生活秩序时的温暖照进现实,都需要更细致的色彩设计,灵活运用各种调色工具,
将原本没有景深的画面,重新构筑出视觉焦点,秘而不宣地辅助引导着观众的情感(图6~9)。


图6

图7

图8

图9

武汉城市空间的调色中片头几个纪录封城后的江边远景,原本是为了增加戏剧感,调的非常沉重。经过导演往回调后,相对片尾的部分也提升了更多阳光感,修正之后再重新检视空景部分的情绪,就更加符合导演对于色彩烘托叙事的要求:“关闭离汉通道后的武汉,色调清冷沉郁,而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光影越来越多地照进这个城市,也照进了人们的心里。颜色的冷暖,妥帖地烘托着人物情感和影片主题:日夜、生死、来去……

回到前面所提到素材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提升画面电影感,减少数字感,除了对一些过曝的高光与没有细节的暗部做更细节的处理,对于大部分的画面也
使用了达芬奇OpenFX里的”FilmGrain”,增加一点胶片颗粒的质感,当然在一些原本照度不足产生相当多噪点的画面,也需要适度运用“降噪”的工具,来与其他颗粒质感的画面做质感上的匹配。

另外,大多数的镜头
没有景深,也都需要透过Powerwindow与Blur、Sharp的工具,针对前景或者背景,做局部模糊的处理,创造景深与视觉焦点(图10~11)。


图10

图11
电梯里
白平衡的问题,透过一级校色先去除整体过度的橙色,做好黑白平衡,再进行后续的风格处理(图12)。


图12
少数一些该要安静却带有抖动的画面,也做了”稳定”的处理,一些
色带(Banding)的问题画面,也透过OpenFX的Deband工具获得解决。至于interlace交错图像带来的锯齿线条,则使用DirectionalBlur来改善。少数需要进行很细致的锐化处理,也用上了SharpenEdges这个工具。因为变速或者帧速率因素,导致的播放卡顿,也可以从达芬奇的Inspector设置里的RetimeandScaling,进行光流的处理,来获得播放的顺畅,不过,要注意并非每个卡顿画面都适合做光流,有些会产生图像混叠与变形的结果,此时就得试试其他两种模式,看是否能在没有变形的情况下,解决卡顿的问题,如果另外两种模式也无法改善,那就得权衡一下,看是播放不顺畅对视觉的干扰大,还是画面局部变形的视觉干扰大,以此来做取舍。



再现真实与创意并行


“调纪录片相较于剧情片最大的不同,对自己这个哭点比较低的人来说,更容易被当下的情绪牵引,因为’真实’力量最容易撼动人心。”张明珠提到她个人私下非常喜欢看纪录片,由于自身的社会学背景,对于各种文化、族群、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等议题充满着学习与了解的欲望。

这些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或多或少影响着她在调色时的思路。例如“陪伴在石长江爷爷病榻旁,一台淡粉色的循环播放器,传来孙子对于爷爷思念与鼓励的纯真童语,个人非常触动,私心为它再多增添一些色彩,同时也更让人聚焦在这仿佛具有疗愈魔法的小盒子。”李超在愈后出院,于旅馆检疫的过程中,得知父母与奶奶因为新冠去世,剪辑上穿插了李父大体捐赠,以作为研究之用,这一个片段,当初调的时候,一方面因为原始画面噪点相当严重,索性做黑白的处理;一方面觉得大体捐赠的大爱,仿佛让这已逝去的生命有了另一种升华的光,所以在黑白的基础下,把尸袋原本的橙色还原回来,这在达芬奇里,很容易透过layermixer去实现


图13
后来,导演来看全片的时候,很是赞同这样的处理方式,觉得父亲去世的画面之于李超,变成是一种想像的画面,颇具表现主义的巧思(图13)。“这是李超想象中悲情的凝聚,亦是主创人员共同寄予的哀思,亦和之前场景苏洁直面父亲离开的纯客观纪录画面(图14),做了差别化处理。影片在力保纪录电影现实主义风格之外,明珠老师也审慎地进行几处表现主义设计。”导演曹金玲对这些处理表达了肯定。


图14
出品方电影频道第一次来看片的时候,也特别称许此处令人惊艳的色彩设计。关于纪录电影调色与一般剧情片的差异,张明珠认为两者在调色的基本功(黑白平衡)都是一样的,但在创建风格的时候,纪录电影为了贴近真实,偏客观记录的调色手法,就必须对于暗部与亮部偏色、反差、色浓度以及曲线的运用有所节制

比方说不过度地偏色创作,对于画面的修饰也会尽量不着痕迹。较多走写实主义的路线。相对的,剧情片能发挥创意的空间较大,尤其是男女主角的肤色、肤质、眼袋、皱纹,甚至瑕疵(凹洞、青春痘…),纪录电影的调色,除非客户特别要求,通常不会在这部分花时间调整。不过纪录电影里面,若有画面本身就是跳脱写实主义,带有表现主义的场景安排,甚或是全片都是表现主义,或者必须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也因此要呼应导演意图,进行相对应的调色创作。



后记:导演与调色师的火花


导演 曹金玲:“经过明珠老师细致调色后,影像的技术问题全部得以解决,影片画面终于具有了电影质感。’调色亦是二度创作’,在我们这部电影中尤为凸显。很感谢明珠老师的创作,让我们的影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调色师 张明珠:“经历这次合作,我更加确认曹导在光影色调辅助叙事这部分的审美天份以及极度灵敏的色感,她有一双调色师的眼睛!”


 

END


【推荐阅读】

3期预告|《刺杀小说家》幕后制作专访特辑;纪录片《武汉日夜》电影感画面的“调色秘籍”

 一场异世界的奇幻冒险——电影《刺杀小说家》特效制作访问

专业摄影机镜头下的敦煌是怎样的?带你揭秘《096》幕后

时隔18年,华语片再次冲进奥斯卡!《少年的你》获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

重映票房破16亿!《阿凡达》的爆火靠的竟然是这些幕后技术?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