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量“特效加持”!《鸭先知》每一帧都是老上海风情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4-05

转自 | Mtime 时光网、乾坤搞笑

订阅 | 010-86092062


今年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我和我的父辈》如期而至。仍然是献礼片的调性、单元拼盘的形式、众星云集的卡司,也延续了该系列聚焦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惯例。不同的是,这次影片选择了“父辈与传承”为切入点,力图从小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来讲中国故事。


从主旋律电影的角度来看,《我和我的父辈》中的四个短片受限于时长和扣题的要求,虽然都有比较遗憾的地方,但也各有动人之处,从中体现着创作者的巧思和用心,徐峥导演的《鸭先知》部分,就是很好的案例。

徐峥作为唯一一位参与了该系列三部作品的导演,这次带来的《鸭先知》仍然将镜头对准了上海弄堂,故事围绕着努力卖出库存酒的销售科科长赵平洋展开。


这个故事对应的真实历史是新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的播出。在笑点充足,合理扣题的基础上,徐峥这次还在作品的画面上致敬了韦斯·安德森,对称的构图、横向摄影和糖果滤镜般的色彩,这些都让人耳目一新。


脱离了结尾的升华和点题后,《鸭先知》仍然是一部成功的短片。片中的赵平洋自始至终没说出什么特别高屋建瓴的话,也没把“改变中国电视史”之类的宏大重任扛在身上。他一直想的都是如何卖掉滞销酒,如何让儿子在同学面前抬起头,如何让自己家日子过得舒坦一些。

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意义都是后来赋予的,当时身处其中的人的困境总是非常具体的。这也是该短片的过人之处。

作为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不仅在故事本身下功夫,将伟大的父爱体现在每一个小小的家庭中,同时还动用大量特效,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到位。

《鸭先知》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上海,为了能找到上海老弄堂的场景,电影在车墩影视基地拍摄,但从置景到美术都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于是幕后纪实中能够看到,美术组把弄堂两侧的房屋重新布置、粉刷。
除了对美术有极高要求外,徐峥对道具布置也极其认真,很多东西都要求对称,比如架子上的水杯要对称排列,墙上挂的锦旗也要仔细调整。

此外,很多场景很难精准再现那个年代的风貌,于是电影也用了大量绿幕做特效,比如公交车上父子二人兜售药酒的戏份,公交车其实是影棚里拍摄,四周都铺上了绿幕,后期再加景进去。

不仅如此,影片内容中也隐藏着许多彩蛋⬇️⬇️


电影中的隐藏彩蛋



大陆首支广告片

1979年1月28日,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当天也成为中国电视广告媒体的创办日。
徐峥以此真实事件为原型,策划了“参桂养荣酒”这支划时代广告的背后故事——《鸭先知》。

这支广告能找到的原始资料已经没有了,素材只剩下四张根据回忆画的分镜头图。

虽然人物是虚构,但片中的广告是根据这几张图高度还原的

广告女郎倪虹洁

《鸭先知》讲述的是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而这个故事里的女演员倪虹洁最早便是通过广告,来到人们的视野。

2001年,倪虹洁因为“婷美内衣”和“朵而胶囊”的广告,被很多观众深深记住,同年她开始尝试进军影视圈,4年后她参演国民喜剧《武林外传》。

“影帝”张艺谋再参演

《鸭先知》的“彩蛋演员”是张艺谋,这是他时隔24年再次出演电影。

张艺谋在片中的台词“我可拍过电影”,本来说得是很轻巧很自然的,因为人家确实拍了一辈子电影,这是实话实说。
但徐峥希望他能表现得“凡尔赛”一点,显得是在炫耀,张艺谋还特意调整了状态,多拍了很多条。

上海街头的时代感细节


1978年的上海到底有多时髦?看看《鸭先知》的时代感细节就知道了。
比如1:1还原的南京西路的广告牌,电影海报上的《祥林嫂》《一江春水向东流》《周信芳的舞台艺术》《追捕》。

蓝工装和铁饭盒,是国企干部的身份象征。知识分子的标配,则是鸵鸟牌墨水。

当时上海女人最流行的衣服是碎花裙和花坎肩,最时髦的发型是卷花头……

还有上海第一代出租车“小乌龟滴滴车”。

这种车罩了只淡绿色的铁皮壳,顶篷是厚帆布做的,因外形有点像只乌龟,所以老上海人都叫它“乌龟车”。
这些彩蛋,你都找到了吗?

END


【推荐阅读】

“好莱坞级”摄影机iPhone 13 Pro发布!

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再“出圈”,中华传统文化yyds!

硬核现实题材国剧新高度——联合导演王斯阳谈《扫黑风暴》幕后制作

9秒,北影节市场放映新纪录

《我志愿》系列短视频后期制作流程官方揭秘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