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于11月24日正式开播,这一季将带领观众来到谷物的世界,肆意享受碳水的快乐。《风味人间4·谷物星球》全片一共有6集,每集都会针对一个主角展开讲述,它们分别是麦、稻、黍粟、豆类、薯类和百谷。而且拍摄范围也依然不局限于国内,而是围绕一种食物主题,去拍摄全球不同地方的人们对它的处理与解读。就如解说词中所说的那样,谷物,带来温饱,让人有了稳定的栖居地,开启出多样的烹饪,成为文明的基本粒子。《谷物星球》从2019年9月立项到2022年11月上线,拍摄与制作的贯穿了无法远行的3年时间,制作团队通过种种方法,远程与海外拍摄团队沟通,最终收获了那些宝贵的镜头。另一边,除了实地探访,纪录片中还有很多镜头,拍摄起来费时费力,为此植物拍摄团队还分别在崇明岛和云南两地,连续三年种植谷物,只为呈现出它们从孕育到餐桌的完整过程。而这一切努力,最终也都成为了纪录片中或惊艳或感人的画面!美食、地域与人物情感的勾连是风味系列一以贯之的底色。“阿鲲悠扬的作曲、李立宏浑厚的解说,以及文采斐然的串词,都是《风味人间》的门面招牌”,然而正如监制朱乐贤所言,IP的延续要求“每一季都有所创新”。为了展示谷物在植物行为上的一些奇观,《风味人间4》专门参照了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看到一个摄影师拍摄谷子地的照片受到启发,我们把它进行了一个动态化的设计,会有一个谷物的截帧,用微观摄影的方式,360度把种子外观的高清图片拍摄下来,再在电脑里把它建模成一个立体的种子形态……它是实拍和后期的CG技术结合的一个制作”总导演陈磊在幕后花絮中谈到。
在介绍藕丝糖制作的片段里,导演采用了微距摄影和移动延时,来展现大麦种子在湿润环境下的新生。当微距镜头对准小小的麦粒时,我们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而移动延时又将麦芽冲出种皮,拼命向上生长的过程浓缩在短短几秒,简洁的镜头给予观众最直观的感受。与技术相适配的,是构思巧妙的摄影视角。“如何把一个东西拍的更好更极致,和以前拍摄的不一样,都需要绞尽脑汁想一些新的办法,带给大家更多的视觉体验”,总导演陈磊阐述道。在拍摄草原牧民娜仁拿筷子夹起馅料的时候,摄影机竟也跟着上升,直到上方巨大的白色口袋收紧,我们方才意识到摄影机代入了馅料的视角。就这样,小麦面粉制作的面皮柔韧劲道、包罗万象的特点被直观地展现出来,看似平平无奇的包饺子画面因此让人眼前一亮。别出心裁的镜头语言,既让我们深入谷物的源头,看到堪比《绿色星球》的种子萌芽全貌,也让我们超越平凡的日常,窥见饮食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真正获得了谷物世界的沉浸式体验。创新还体现在表达方向上。相比《风味人间》第一季《落地生根》那一集里关于谷物的内容,《风味人间4》将碳水话题扩充成一个系列,丰富度和完整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源于风味团队对于创作重心的倾斜,正如总导演陈磊所说“是谷物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美食纪录片的主角仍然是美食,可是美食之外,风味团队显然希望呈现更广阔的视野。本季借鉴了植物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给予谷物在变成食物前的植物状态以大量笔墨。交代它们的生存环境,展现它们历经蛰伏后破土而出的成长细节,似乎极力削弱人类的凝视感,而在最大限度表现谷物主体性。我们看到的只是它作为食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它作为常态化存在的日常——不同于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态度,《风味4》体现出对于谷物自然禀赋的极大尊重和对于人类与谷物共享同一个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第一幕,纪录片就带我们追根溯源,去到巴勒斯坦的田间。摄制组早在拍《风味人间》第一季时,就希望能在约旦河西岸找到今天人类食用小麦的鼻祖——野生二粒小麦。直到这一季,在以色列海法大学Assaf Distelfeld教授的帮助下,摄制组终于在戈兰高地拍摄到了野生二粒小麦。通过阿拉伯人天马行空的烹饪方式,翡麦又变化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夯实的翡麦配烤鸡和华丽的羊肉翡麦填烤鸡,将碳水的快乐魔力展现淋漓。镜头一转,小麦被勤劳的中国人磨成面粉,成为可塑性极强的原料。在澳门,面粉中加入鸡蛋、鸭蛋和碱水,大量蛋白质将它变为劲道的面团;在浙江富阳,面团在水中被反复揉搓,转化为富有弹性的面筋;在广州,富阳人弃之不用的淀粉水,经过干燥和沉淀,成为完全无筋的澄面……于是有了虾子捞面,有了油面筋,有了玲珑剔透的绿茵兔仔饺。行至第四年,“风味”IP的打造离不开食物背后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尽管与前几季相比,《风味人间4》减少了关于人与家庭的篇幅,但创作团队关于人与食物联结的关照,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总导演陈磊说,“讲故事的方式我们每次也希望能有小突破……希望能通过简单的故事让观众感到谷物身上的不平凡。”在介绍莜麦的章节里,人物与谷物就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莜麦给人类带去温饱和富足,也通过与人类互利共生,实现了更高数量更大范围的繁衍——碱卤难耕,无所厚藏的土地上,乐观坚韧的人们和刚烈顽强的莜麦就这样形成了默契。同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澳门的阿龙。从父亲手中接过家族营生的阿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制面。在机器日益取代人工的今天,阿龙的竹升面技艺是澳门硕果仅存的制面方式。热气腾腾的虾子捞面做好后,阿龙总要先给父亲递上一碗。父亲的肯定,是对阿龙最大的褒奖,也是对传承最直接的呈现。倘若没有人类的代代相接,以小麦为代表的一众谷物或许无法获得田野上的繁荣;倘若没有谷物新茬换旧茬,人类漫长的饮食历史又会暗淡多少?导演对于人物故事的精心选择,由此可见一斑。从第一季的面面俱到,到第二季的美食拼盘,再到第三季捕捉海鲜、第四季聚焦谷物,《风味人间》系列的选题似乎在走向垂直化,对食物的刻画也越来越极致。当我们认为美食纪录片的创新空间日趋狭窄的时候,《风味人间》总能在坚守“探索世界美食地图”的基础上,绽放出别样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