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秀 | 朱雨南:从北师港浸大到清华大学,做跨界研究
近年来,每年有约七成的北师港浸大毕业生选择到境外读硕士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继续读博,一般也会选择境外高校,毕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英文学术研究的基础和习惯。然而,近年来也有一些校友选择回国内读博,通过努力成长为中英双语皆擅长的研究者,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上周,我们讲述了两位校友的境内法硕升学之路(推荐阅读:U秀 | 跨专业考研 UICer的境内升学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15届现当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朱雨南的清华大学博士之路。
朱雨南和父母在匹兹堡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
2015届北师港浸大现当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朱雨南于2019年8月底开启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生生活。迎接她的首先是一整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学习。在这一年里,她要打好基础,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8年3月,朱雨南从友人处获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招生信息,考虑到家庭原因以及想在国内发展,她决定试一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采取“资料审核+笔试+面试”的方式录取博士生。在前期申请材料准备上,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是必备条件。朱雨南在国内学术期刊《海外英语》发表了她的研究《由IPA综合绩效评量法论美国教师专业素养》,帮助她顺利过了资料关。
在面试环节,优秀的英语水平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让她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雨南坦言,这得益于曾在北师港浸大经历了上百次的“pre(口头报告)”。
朱雨南(左一)在开学时和同学参加清华校园定向越野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招生与国内其他大学的不大一样,几乎提前了一整年。在这一年里,朱雨南除了准备申博,还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旁听了许多课程,进一步健全知识体系。
和教育结缘
人生每个阶段的转变都需要一定的机遇,朱雨南的机遇始于北师港浸大。8年前,毕业于广州广雅中学的朱雨南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招生模式进入北师港浸大就读。那时,享受着丰富多彩、阳光快乐的大学生活的朱雨南并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走上教育学的研究之路。
她和教育“结缘”始于一次支教活动。大一暑假,她参加了全人教育柬埔寨暑期义工支教项目,她和伙伴们为柬埔寨儿童设计了丰富的课程。漏雨的教室、赤脚的孩子、欢乐的互动成了朱雨南难以磨灭的温馨回忆,也激发了她对于教育的热情。
2015年,朱雨南在北师港浸大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致辞
毕业时,她获得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研究生录取。最终她选择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外语教育专业读研,并于2017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在读硕期间,朱雨南第一接触到了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式,教育学研究的百花齐放和丰富严谨,让朱雨南犹如发现了新大陆,更是兴趣大增。她探索了诸多思路,最终出色完成了毕业论文。
学习和研究不设限
如今,朱雨南每天奔走在上课的路上,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第一年,她至少要修10门课。但由于她有留学经历,英语免修。课余时间,她协助研究院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从会议资料的编辑设计到国外学者的接待,她是导师的得力助手。
朱雨南的导师是Hamish Coates教授,他是高等教育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学期一开始,在Coates教授的要求下,朱雨南就做了一个详细的四年学习计划,她心中已有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
“教育学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质,研究方向随着交叉学科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短期内,我会跟随导师的步伐,集中研究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长期的话,想腾出手尝试融合多学科(暂定经济学、心理学和语言学),跨学科合作做交叉研究,挖掘新的研究视角,做不设限的研究。”对于朱雨南来说,未来有着无限可能,就像八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一样。
【推荐阅读】
文字 | 陈晓虹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高昕瑜 余媛滢
来源 | 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