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年双11武汉女孩为小狗买37套衣服,至今没拆封!明天又要下手.....据说竟与松鼠有关

武汉晚报 2019-05-16



红红火火的“双十一”即将来临,多少人摩拳擦掌着,往购物车里塞东西。


市民李女士,就是个购物狂,几乎每天都这样下单买东西,小到食品,大到衣服厨具。




趁着双十一,她又给了自己一个买买买的借口,购物车里放满了各种尿不湿、奶粉、宝宝衣服、洗衣液、纸巾、洗发水等等,差不多已经超过2万元了。最后几天,她还要继续刷继续买。


有些东西并不是家里没有,有了,但是想要更多,便宜的不能不抢,总会需要的。”李女士理直气壮。


她说,如果不囤货,她就会非常难受,没有安全感。


事实上,和李女士有同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这顶多算过度消费,有一定经济能力,消费稍微超出了预算。但如果完全不计后果地消费,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那就是病。




如果不囤货

她就会非常难受


尽管家里还有不少没拆封的快递,28岁的燕子还是在双11之前又把淘宝购物车塞满了。


因为和她的贵宾狗“相依为命”,她一口气买了37件狗衣服,“给自己节约些,只买了十几件”燕子很坦然:“一年四季很多东西要买呀,现在买肯定便宜些。而且我现在是按达到多少金额就减多少买的,到时候不合适就退呗,还是划算!”她倒是算盘打得精。因为她每天躺在床上不淘宝就睡不着,看到名人推荐的错过了就难受。


燕子是典型的“月光族”,每个月都要靠刷信用卡提前消费。这个月才过三分之一,为了血拼,已刷爆了两张信用卡。




在心理治疗师陈玲看来,和燕子有同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但这顶多算过度消费,有一定经济能力,消费稍微超出了预算。但如果完全不计后果地消费,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了,那就是病。


狂购大军中的一员。更有奇葩的是——


不给买玛莎拉蒂就动手的狠人。


小李,大学还没毕业,就嚷着让家里给买一辆玛莎拉蒂。




不给买玛莎拉蒂就动手

冲动消费要不得


华先生,30多岁,在杭州结了婚买了房,外表看着挺风光,可是身上还背着贷款,爱人和他一起省吃俭用,还计划着要个孩子,负担确实不小。


去年春节前,华先生在超市、网上购物,说是带点东西回老家。爱人觉得应该的,也没有在意。


因为出生在农村,一路走到大城市,华先生挺不容易,怎么说这次也要衣锦还乡。谁也没料到,手笔这么大,光买东西就花了5万多元。这也就算了,夸张的是,几乎全村的人都收到了礼物,不管认识不认识的。


“我不是反对他花钱孝敬家里,但是这也有点过分了。我们亏都亏死了,但是,又不好当面说,怕没面子。”爱人很是委屈,又要帮着还信用卡了。


就算经济富裕的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小李,大学还没毕业,就嚷着让家里给买一辆玛莎拉蒂。



“那天突然说了一句,就站在那里非要买,当下就要。”父亲老李也是一脸无奈。家里是做生意的,有家底,准备在小李毕业之后上了班,给他置办一辆好车。可是也没说眼下就要。


让父母意外的是,小李闹得凶,还跟家里人动起手来。自己跑去付了定金,预购了一辆限量款的玛莎拉蒂。家人只能硬着头皮把车子买了下来。


即使你的经历没有他们夸张

那么下面的这些生活习惯

你是否都“中枪”?




看到微信上的好文章

总是“先收藏后看”

但其实永远不会点开……


买书如山倒

读书却如抽丝……


硬盘里塞满了电影

但其实也没看过几部……


喜欢把外面

不值钱的东西往家里拿

像宝贝一样藏起来

老不愿意扔掉


如果你被不幸言中

那你很可能得了类似的“松鼠症”!


其实他们这种冲动消费,是内里情绪失控之后表现出的病态。家人不应该纵容,而是要重视起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陈玲说。


有这样一类人,强迫性囤积一切“某天可能会用上”的东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哪怕这些东西基本不怎么使用,甚至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他们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最后实际很少吃。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需要到精神科处理,它被形象地称作“松鼠症”。


陈玲解释,临床上有一类人购物上瘾,其实是对现实生活压力的变向宣泄。比如夫妻关系、工作矛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因为我们积攒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某些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但关键是要认识到让你留恋一个物品的非理性想法,并找到一个能帮助你丢弃该物品的想法。




怎样算有“松鼠症”?


在生活中,正常和非正常的囤积行为很难界定,我们都会对自己的物品产生情感,会收藏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难道大家都有“松鼠症”?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们日常的收集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收藏


比如收藏邮票、旧钱币等有升值前景的东西,这种情况下,收藏者除了兴趣爱好,也有投资的动机。


第二类是珍藏


比如妈妈曾经用过的围巾,爸爸的烟斗,女朋友送给自己的第一件礼物,自己学生时代收获的奖状等,这些都是对珍藏者有意义的物品。


第三类是保留


比如纸盒、塑料袋、衣物等,收集者认为说不定将来某一天这些东西还会发挥使用价值。比如垫肩式样的衣服、喇叭裤,都曾在时尚界回归。


第四类叫盲目囤积


这种囤积可能有上面三类的成分,但是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盲目的状态,影响了自己甚至他人的正常生活。而且由于盲目囤积,还可能造成经济上的窘境。


造成物品堆积的最常见逻辑有:


“有一天我可能还需要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可能还有价值”

“如果我减肥(或胖了)这些衣服可能还能穿”


心理学家称,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因为我们积攒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某些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但关键是要认识到让你留恋一个物品的非理性想法,并找到一个能帮助你丢弃该物品的想法。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买买买?

心理医生陈玲分析——


这些储藏物品和疯狂购物的贪婪行为可能是对匮乏或被剥夺美好感觉的一种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表达的是他或者她的生活生命中的匮乏感,人际关系中良好的体验的匮乏和被剥夺,或者环境对他/她而言不再可靠,于是他/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一种平衡和替代。


这些看上去疯狂不计代价的以追求物质为目标的举动,实际上包含着某种替代性的满足,很多时候跟早年的关系匮乏和家庭环境的巨大变故有关,他希望用这样超乎寻常的方式,无意识驱动周围的人去管理他或者她,强迫环境让他或者她处于某种被关注的重要的位置。


这种基于匮乏的需要让他/她的迫切要求不断的从环境中去索取或者索要而补偿自己,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是破坏性的,让周围人不舒服的,无法满足的,起不到效果,甚至是会得到惩罚的。




购买的冲动是一种本能。


当我们看到50%折扣的标签,稀缺性冲动被启动了:我们现在不买,它将被别人买走,或者这个价格只有一次,再遇到这个机会至少需要再等一年了。


● 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看到朋友圈有人说:之前并没想过双十一要买什么,但是到了0点,还是不由自主地打开网页,抢完后瞬间感觉自己赚了好几个亿。一旦商品打折,不买好像就意味着损失,这种感觉会促使我们去买买买,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损失厌恶”指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是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会很不甘心,容易冒险。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同,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的快乐感。


● 购物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在食物、性以及购物等令人愉悦的事物的作用下,多巴胺的分泌会增多,从而启动大脑内部的奖赏回路,给人带来强烈的快感。


买东西让人重获控制的感觉


对一些人来说,如果他们感到悲伤,购物却能释放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快乐。因为这能在他们的生活中恢复一些控制。当然,这样的疗法成本太高。但是总的来说,做出买或不买的选择,会帮助人们更有控制感。


从众的原因之一是“行为参照”


当缺乏适当行为的知识或遇到不明情境时,人们会通过他人的行为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参考,而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最可靠的参照系统。所以当我们身边的人都在为双十一跃跃欲试时,我们自己也难免也受到影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陈玲教你“断舍离”:


赶跑松鼠症过“减法生活”


陈玲说,对这些超乎寻常的行为,可能是永远达不到满足的,注定会失败的,但是可以通过理解和关怀,比较可行的是有一个对这个人来说信赖的人,或者找到一个可靠的关系,或者是一段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虽然不能满足贪婪无止境的欲望,但是会看到希望,可以找到和建立这样的理解和爱的关系,而不是用已经失去意义的替代物品继续搜寻满足缺失的心灵。


断 = 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 = 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 = 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对于“松鼠症”患者来说,过减法生活,就是把那些收藏的东西列在清单上,然后根据价值或意义大小进行排列,然后从低到高,进行清理。


家庭或个人可以每月设立一个清理日,对日常物品(也包括电脑硬盘)进行清理。


对于库存物品,年轻人要一年一清;中年人可以三年一清,如果三年都没碰的东西,就要考虑它的价值了,送人、卖掉或扔掉,总之让它的价值循环起来。


划重点:不是生活必需的东西马上淘汰或送人!


双11就要来了

快和我一起大喊:

断!舍!离!






» 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一家4口因此全患癌
» 开颅手术中,患者被叫醒做了道数学题!这波操作太牛了

» 生下二孩第5天,少妇一声不吭跳了河 。目击者:她没有丝毫犹豫


来源:武汉晚报综合广州日报

部分采写:记者毛茵


编辑 | 张珺  版式、制图 | 胡肖  校读 | 胡肖

推广合作 | 荆先生 1592628730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