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愿意原谅精神病人,但不谅解国航

武汉晚报新媒体 武汉晚报 2020-01-30




近日

一名自称“国航监督员”的牛女士

大闹机舱引发风波


而国航的连番回应

却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风波

……


事 件 回 顾


7月13日,编剧李亚玲在微博称,她在7月12日乘坐国航航班时,一名自称“国航监督员”的女性乘客与同机旅客发生言语冲突。


在航班降落后,被该名“国航监督员”举报的几位乘客被带到机场公安局滞留7小时。


国航宣传部部长徐彦纯于7月14日晚表示,自称是监督员的牛某并不是所谓的监督员,只是普通员工。“因为患有精神疾病,已经很久都不工作了。”


“国航监督员”大闹机舱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国航15日给出的回应:“因私出行,并非国航监督员”


对于大家关注这名“国航监督员”的人是谁?国航宣传部的人回应:这名大闹机场的女子确实是国航的员工,姓牛,之前是空姐,因患有精神疾病,很久都不工作了。


这个回应,又引来网友们的质疑:为什么明知这名大闹机场的牛姓女子有精神疾病,还允许她上飞机?


记者梳理网友提供的信息发现,牛某某曾多次在飞机上因类似问题与其他乘客或航司服务人员等发生纠纷。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认为:

国航事件让公众义愤填膺的根本问题是乘客的根本权益未得到保障,而在公众需要国航给出解释的时候,当事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一句“她是精神病人”将自身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结果,“精神病人该不该承担社会法律责任”成了再一次的公众焦点,而“乘客的根本权益到底由谁来保障”反而再一次隐藏在一片口水战的热闹氛围之外。



国航“双标”旧事被扒出

精神病患者是否可坐飞机?


那么,精神病患者是否可坐飞机呢?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明确指出,“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个规定要精准落实并不容易。首先,乘客是否有相关健康问题,航空公司无从知晓,也无法鉴别。其次,航空公司难以评判乘客健康情况是否“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患有精神疾病的旅客,会危及航空安全、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航空公司是不能拒载的。


但事实上,国航在处理别的精神疾患纠纷时,头脑是很清楚的。有网友翻出了十多年前的事。



2008年,演员王姬七十多岁的母亲带着王姬先天性智障的儿子登上国航航班,因为有亢奋表现,比如要进驾驶舱等行为,就很快被赶下飞机。国航的说法,这孩子属于特殊旅客,购票时未向航空公司说明,且要有能够承担监护责任的人同行,王姬母亲年过七旬监护能力不足。



网友们当然不服,王姬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就拒载,那么这位牛姓“国航监督员”,为什么就可以乘坐国航航班呢?



精神问题专家:其实

“精神病人”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精神问题专家李闻天博士明确指出:“精神病人”和“临时工”为管理混乱的机构背锅的事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肇事者到底是不是“精神病人”,不是随便扣顶帽子就成既定事实!


在引发事件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时,要对其事发时的精神状况作出判断。应由司法部门委托具有精神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和专家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出具的鉴定结果方具有法律效力。


这起事件中,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有人宣称是“国航监督员”来代替机组人员行使“监管”职责的时候,全体机组人员的无力和无能。



李闻天认为,不负责任的话会起到了非常坏的社会影响。“精神病人”是一个相当弱势的群体,这个群体往往被社会边缘化,面对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本就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决心,而且因为公众对于“精神疾病”的恐惧,全民对于“精神疾病”“心理问题”一直都有相当强烈的病耻感,甚至到了谈“精神病”色变的程度。


在乘坐飞机或处于各种公众场所,我们无法知道跟我们萍水相逢的同行者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遇到各种应激事件时,去帮助当事人和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应该由航空公司或相应职能部门制定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培训机组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应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而不是为了保全自己将“精神病人”作为挡箭牌。


出现应急事件时,公众的应激反应也是正常的,但一定需要冷静、客观、理智地去对待,任何过激行为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使事态恶化。




当然,如果我们身边有已经确诊的精神病患者,也请你善待他们。精神病人是受疾病侵害的公民,对精神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应予以妥善的照顾。


当你遇到兴奋躁动的患者,对患者进行批评或指责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是无效的。交流时注意语气要平和,以安抚为主。不要对其施加压力,否则会更加激怒患者,甚至导致其产生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对幻觉妄想的病人既不能过分关心,又不能冷眼视之,要防止患者提出极端要求。


社会也应该有更多的声音,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并让公众能够更加接受“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让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更加便利地得到帮助,让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真正的提高。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毛茵


编辑 | 费吟梅  视觉 | 胡肖  校读 | 胡肖  值班主编 | 陈馨

推广合作 | 胡女士 159276862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