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今起,最“凶险”的34天来了!要格外小心……

武汉晚报 2020-01-29



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

终于走到尽头


昨天是三伏最后一天

今天正式出伏

周五就是“处暑”

理论上今年最热的日子

该接近尾声了


是不是出了伏就不热了呢?

不一定!不存在!不可能!




武汉市气象台再次拉响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两天

高温霸主不会轻易下线




受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持续影响

预计本周我省仍维持晴热高温天气





武汉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1日白天:晴天到多云,局部有短时阵雨,26℃~38℃,偏东风2到3级。


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晴天到多云,局部有短时阵雨,26℃~37℃,偏东风2到3级。


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晴天到多云,27℃~38℃,偏东风2到3级。







 中央气象台官方认证 

 “火炉四子”横空出世 


前几天

武汉和重庆长沙南昌

刚被中央气象台官方认证为

火炉四子




消息一出

大批武汉网友申请退团

……



拜托这“四位”

好好学习下人家新疆

说下雪就下雪

民警报路况的时候声音都在抖

……



出伏值得期待

但眼下高温天气持续


下面这几点

大家还是要记住了!


☟ ☟ ☟


一、在户外工作时,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


二、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


三、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


四、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感冒。


五、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六、注意出现头晕、恶心等,应怀疑是中暑症状,立即采取措施。




 为什么出伏了还这么热? 

 “秋老虎”出来咬人了 


8月8日立秋之后,武汉依然高温不断。当时,有人说这是“秋老虎”在发威,其实,这里面有两个误区。


第一,立秋不等于入秋,按照气象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降到22℃以下,才算入秋。


第二,“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到35℃以上的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就是“秋老虎”在发威了。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


当然,“秋老虎”来时,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出伏后的34天温差最大 

 对“心血管”来说格外凶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日子,所谓的“苦夏”就在此时。三伏天结束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增大,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哪怕白天还是有暑热,早晚已经能感觉到凉意了。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从8月21日(出伏)开始到9月23日(秋分),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


昼夜温差较大,“一冷一热”人体血管受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对“心血管”病人格外凶险。



 下面4招可以帮助保护血管 


- 1 -

少 量 多 次 喝 足 水


秋天湿度降低,皮肤、嘴唇和咽喉表皮细胞更易丢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补水方法。


血液粘稠度也与喝水量有关。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比喝2~3杯水,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


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睡前喝半杯水,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轻体力劳动者女性每天饮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


这是最少量,每天喝2000~3000毫升都可以。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



- 2 -

及 时 增 衣,防 寒 保 暖


出伏后应关注冷暖变化,做好增减衣服的措施。


如果气温已经明显下降,仍穿着过于单薄,就极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


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 3 -

适 度 运 动 解 秋 乏


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


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还能把血液中的“坏”物质代谢掉。


散步、慢跑、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 4 -

每 天 一 把 坚 果,保 护 血 管


入秋后,建议大家每天吃一把坚果(10~20克)。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对8.6万名女性进行的调查发现,每天吃20克坚果的人比每周吃5克以下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要低35%。


榛子、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有助于调节血脂,美国心脏学会已经将其列为“护心食物”。


另外,南瓜子、山核桃中的锌也有助于预防皮肤干燥。





 出伏后,4大饮食要点防秋燥 



出伏后,秋燥的困扰随之而来。


嘴唇容易脱皮、咽喉干、免疫力降低,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发烧。这时调整饮食也能帮你防秋燥。





橙色蔬果缓干燥


胡萝卜、彩椒、芒果等橙黄色蔬果还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嘴唇和咽喉上皮细胞完整性,从而缓解秋燥。


另外,蔬果含有的番茄红素、花青素、维生素C均有利于皮肤健康。


燕麦、小米、高粱、薏米、红豆等粗粮的谷皮和糊粉层富含有利于皮肤健康的B族维生素。


因此,建议多吃杂粮饭或粥、杂粮豆浆或磨成全谷粉。




白色食物养肺防病


立秋后,呼吸道容易出现不适,引起咳嗽多痰等问题。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防秋燥。


常见的藕、白萝卜、冬瓜可以入汤;新鲜莲子可以直接吃,或拌凉菜;干莲子可以入粥;秋梨做汤更润肺;铁棍山药可以入粥,普通山药直接做菜。


还可以多吃一些银耳、荸荠、百合、山药。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




少吃生冷瓜果


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损伤消化功能。


应适当食用具有滋养补益食物,如西红柿,甜酸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热炒、凉拌皆宜;黄瓜不仅清热解暑,还可降血脂。




多喝粥汤防秋燥


秋天汤汤水水不能被忽略。前一天晚上把原料淘洗好放入电饭煲,加水,定好时间,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到热乎乎的粥了。


用高压锅45分钟就能做一锅汤,平时海带、山药、藕、冬瓜加排骨炖汤或鱼汤都能滋补身体。



 重 要 提 示 »»» 


最后提醒大家,秋天忌情绪波动大,学会减轻压力、放松情绪。尽可能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并坚持午睡,做到劳逸结合,切忌过劳。






来源:武汉晚报综合生命时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

部分采写:见习记者范佳昕 通讯员杨雪晴 李雨谦


编辑 | 刘学勤  视觉 | 胡肖  校读 | 胡肖  值班主编 | 陈馨

推广合作 | 胡女士 159276862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