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坏消息传来
(歌手李玟轻生去世)
网友震惊、痛惜、遗憾
有关“抑郁”的话题持续高热
她那么爱笑,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抑郁病区李红丽副主任医师指出
快乐的人也会抑郁,隐蔽的抑郁更可怕
但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
抑郁症患者并不是都无路可走
光亮就在周围
发现一线光亮,就能有明媚的明天
李玟一度以8颗牙齿的灿烂笑容为标志,却意外地选择了自杀身亡。“快乐的人也会抑郁,隐蔽的抑郁更可怕!”李红丽说,有一种抑郁叫“微笑抑郁症”,是指外表很阳光、内心很抑郁的人,他们通常只向人们展示出阳光积极的一面,而烦躁、苦闷的心情长期压抑于心。在别人眼里,他(她)是温暖别人的小太阳,懂事、坚强又乐观。但只有自己知道,有时被抑郁焦虑折磨得疲惫不堪,甚至想轻生。郁郁寡欢是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而另一些人由于工作的需要,或碍于面子、礼节,大多数时间都面带微笑,掩盖了内心的低落情绪。“抑郁症有两个发病高峰,一多半患者都是女性。”李红丽介绍,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研究首次报告了我国的抑郁症患者中,女性约占65%,67%的抑郁症患者超过35岁。抑郁症发病有两个高峰年龄段:20岁左右和40岁左右。在生理上,这是从青年晚期到更年前期的变化;在心理上,需要面对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等情况,更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
02
抑郁情绪离抑郁症有多远
早期识别很关键
“烦死了,又要加班!”“今天真倒霉,一路堵车把我都堵吐了!”生活中,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抑郁的情绪也常常会如影相随,但不是只要心情不好就是患上抑郁症。抑郁不是情绪波动,不是心境的短期低落,它是一种令人衰弱的疾病。抑郁是大脑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化学反应的缺陷,而不是性格缺陷。抑郁情绪离抑郁症有多远?注意“3+2”!“3”——主要症状①情绪低落:心情持续悲伤、难过,总高兴不起来,持续两周以上。
②兴趣减退:原来感兴趣的事情,在抑郁期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提起劲头。
③精力缺乏、动力不足:即使患者一天什么事都不干,一直处在休息状态仍感乏力。
“2”——至少两条附加症状①如睡眠不好,面临像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等全过程睡眠问题。②自我评价降低,长期消极想法,或伴随思维反应减慢、言语表达迟缓、运动行为呆滞等,甚至出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
有专家表示,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气肿一样,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病,是会反复发作的,维持治疗很重要。患者也要学会长期地和它相处。目前,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来得快、缓解得快,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
03
抑郁症治疗率低
2021年的《柳叶刀》上曾发表过一篇在中国31个省157个疾病监测点进行的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那项调查,中国人群中的抑郁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失业者高于就业者;分居、丧偶或离婚者高于已婚或同居者;多数患者存在社会功能障碍,只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治疗。
李红丽认为,抑郁的治疗率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缺乏早期识别,二是由于病耻感,拒绝就诊,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影响。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得了抑郁症,劝他(她)“别矫情,想开点就好了”是最伤人的话。你能采取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抑郁症将他与世界隔离,陪在他身边,传递出“你对我很重要”“如果我能帮助你,请告诉我”“我们会想办法让你好起来的”此类信息很重要。无论是发送一张卡片、一条信息,还是做一桌可口的饭菜,或是留一条语音信息,都能让他/她感受到被爱,这些信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他们指引方向。请不要这样说↓
“你太敏感了”
“为什么一点小事情都能扰乱你”
“别矫情,想开点就好了”
你可以这样说↓
“如果我能帮助你,请告诉我”
“我们会想办法让你好起来的”
“我怎样做会让你感觉好点?”
不要臆断或批评他们,不要用激将法,不要小看他们的痛苦。“你太敏感了”“为什么一点小事情都能扰乱你”这类言语会使抑郁症患者感到羞愧。他们会觉得被忽视了感受,或是你敷衍地对待他们。真正有用的是问话是:“我怎样做会让你感觉好点?”这样的问法让对方看到了向你寻求帮助的契机。李红丽说:“当一个人寻求他人帮助时更希望被指引并且不受到冒犯。”耐心是对关心的人最有力的支持。李红丽同时强调,对抑郁症患者,家属要关注的一点是对危险物品的管控。如果发现其有消极的想法,对家里常备的药物一定要放好,防止其在冲动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一些自杀自伤的行为。
摆脱病耻感,科学识“抑”防“郁”!
1.多亲近大自然:预防抑郁情绪
2.多晒太阳:治疗季节性抑郁症
3.多运动: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
4.试试绘画: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5.多听音乐:调节改善抑郁情绪
6.写日记或者找人吐槽:发泄情绪、自我疗愈
让我们一起关注抑郁症这个疾病
对谈嘉宾: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中心执行主任张淑芳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心理热线心理治疗师林志红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记者:毛茵 通讯员:陈识 图片来源:千库网 编辑:费吟梅关注抑郁症,关爱抑郁患者
关注长江健康传媒
“聊愈丨37度心理”
武汉市“心心语”心理援助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27-85844666或12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