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人为什么把印度人叫“阿三”?

2017-01-26 22号公馆

深谙起外号精髓的中国人在“内部斗争”的同时自然也不会放过周边的国家。北边有战斗民族俄国毛子,东边有韩国棒子和日本鬼子,南边是越南猴子,西南边则是印度阿三。除去日本鬼子这种因为侵华战争而来的称号,通常情况下,给领国起的外号都是从接壤或临近的省份传到全国的,但是印度阿三的发源地却不是西南地区,而是上海。


相隔万里的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能够扯上关系,还是拜英国所赐。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的规定,上海成为开放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英国人要在上海定居,自然要考虑到土地的问题。1845年,时任苏松太兵备道、上海道台的宫慕久与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进行了会商,最终发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厂以南,黄浦江以西的地方租给了英国商人来建房子居住,成为英租界的开端。《章程》允许英国人雇佣少许中国更夫,来协助维持租界的治安。

由于中外人口仅有500余人,租界又实行“华洋分居”的政策,20个更夫就已经可以很好的进行巡逻工作了。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为了躲避战乱,近两万中国人涌入租界避难。涌入的“难民”中多数人没有生计,许多乞丐整日在街上游荡,留下遍地秽物,夜里还酗酒吵闹,严重威胁到了租界区的治安。

内忧外患的清廷根本无心关注这些事,着急的英美法三国领事便坐到了一起对此前签订的土地章程进行了修订。随后英租界成立了一个名为“工部局”的机构,用来管理租界的公共事务,下设正式的警察机构“巡捕房”,并从香港警队借调了31名警力来管理治安。
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进行了合并,一个巡捕房已经不能满足治安的需要,工部局便新设了警务处,决定扩充警力。由于西捕人少又贵,为了节约成本工部局决定雇佣一批本地人。招募本地人来做巡捕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既熟悉地形、文化又懂语言,有卧底查案的需要时也不像西捕那样容易暴露身份。

警务处毕竟是以租界外国人的安全为第一优先考量的,即便华人巡捕的工作能力与西捕不相上下,外国人还是无法消除对华捕的不信任感。加上一些华人巡捕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开设地下钱庄的事件败露,更加引发工部局的担忧。有了在其他海外殖民地(比如香港)派遣印度警察的经验在先,工部局开始考虑引入一批印度巡捕。虽然要付出的成本比招募华捕要贵一些,但和中国人相比,已经被殖民多年的印度人更值得信赖。

考虑到印度人来到上海后伙食可能会水土不服,英语不好又不会中文会影响巡捕工作,招募计划因此一直未能成行。但是1884年中法战争的爆发给这一被搁置许久的招募计划带来了转机。战争的爆发让租界内的许多外国人深感不安,便向工部局申请增派巡捕巡逻,只要工部局增派巡捕,自己愿意为安全出资。

工部局又开始想了,如果增派的都是西捕,费用上恐怕难以承担;如果增派华捕,本就因为中法战争感到不安全的外国人看到中国脸孔巡逻并不会增加自身的安全感。这时候被搁置的印度巡捕招募计划重新被提起,担心发生骚乱的董事会向香港发去电报,招募了一批锡克人加入上海租界警务处。

印度不仅人口众多,民族成分也十分复杂,锡克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信仰锡克教的人,不算一个种族。但是由于许多锡克教徒血缘相近,又共享宗教背景,英国等国已经认可锡克为独立的种族。在穆斯林莫卧儿帝国的宗教高压统治下,锡克人逐渐发展出崇尚武力,骁勇善战的传统来,这也是为何英国人多使用锡克人作为军事和警务力量的重要原因。

虽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人对印度各民族的信仰和生活习惯非常尊重,即便在招募士兵时也允许各民族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来到上海租界的锡克巡捕虽然穿着英式制服,但是头上却保留着体现民族特色的头巾。锡克人人高马大,缠着红头巾又蓄着大胡子,站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十分显眼,所以交通巡捕成了他们的优先职责。

在工部局内,西捕仍旧牢牢地占据着领导的位置,领着最高的薪水;华捕虽然人数众多,但普遍职位较低,薪水也最低;而更受英国人信任的印度巡捕虽然地位与华捕类似,但是薪资上却要高出不少。被认为忠实可靠、训练有素的锡克人在工作实践中十分威严,面对当时普遍被认为高人一等的“洋大人”也敢下狠手。

锡克巡捕敢对欧洲人下狠手,对待中国人的态度还要更差一些,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黄包车夫和小商贩,经常会被印度巡捕拳打脚踢。被欺凌的租界华人自然忿忿不平但是又无力反抗,只能在嘴上“战胜”他们。由于这些锡克巡捕肤色黝黑,又头缠红巾,租界的华人开始喊他们“红头苍蝇”,在许多报道和描述上也尽力丑化印度巡捕。

对于“红头苍蝇”是怎么变成“红头阿三”的众说纷纭。1922年出版的《沪谚》一书认为原因是印度巡捕头缠红布,面似黑炭,所以被人们成称为“红头黑碳”,后来被误读为“红头阿三”。但是考虑到黑炭在沪语中的读音,明显黑炭和阿三沾不上边。

另有一说认为英国人常称警察为“Sir”,上海人又有在人名单字前加“阿”字的习惯,“阿Sir”说着说着就变成了“阿三”。这种说法显然也站不住脚,上海租界区巡捕房里除了印捕还有西捕、华捕,后来还有日捕和俄捕,如果警察都叫“阿Sir”,不会只有印度人被称为“阿三”。而且“阿三”明显是对印度人的蔑称,相比之下“阿Sir”仍带有尊重的意味。

比较可信的说法还是从英文单词谐音而来。面对自己的英国上司印度巡捕们还是毕恭毕敬的,常以“I see”来回答上司的训话,被华人市民听了去就很像是上海话里的“阿三”,从此流传开来。也有人说“阿三”是因为印度巡捕说话常有“I say”一词而来,不过从英语的角度来说,人们不太会在口语中频繁出现“I say”这样的词汇,印度巡捕巡逻又不是明星开演唱会和观众互动,所以印捕回答英国上司“I see”更有说服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