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解放军提前进港谈判:不同寻常的五昼夜

2017-07-01 陈佐洱 22号公馆


中英两国举行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6月的香港,我所在的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喜气洋溢。除了交接仪式的细节还在与英方继续磋商,有关政权交接方方面面的重要谈判都已与英方达成了协议。


6月16日中午,我突然接到来自北京的外交部王英凡副部长打来的明线电话。我当时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王副部长指示我带领中英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专家小组,立即与英方开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的问题。他最后交代说,只要是在底线范围内的,授权我可以当场决定。“一定争取在一周时间内与英方达成协议。关键是——快!”



香港绝不能一分钟不设防



一般的理解,解放军驻港部队应于7月1日零时香港管治权回归中国时开进,可是洞察秋毫的中央领导人在1997年5月4日听取有关汇报时敏锐地发现上述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假如解放军驻港部队7月1日零时才进港,从北到南抵达全部营地尚需2-3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在驻港部队到位前,香港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防务真空。而此时,中英两国首脑将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进行香港政权交接,数千名应邀前来的各国政要和各界名流也都云集在香港岛的这一盛典上。


中央领导人指示,如此重要的历史时刻容不得一点纰漏,刚刚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绝不能一分钟不设防。



谈判关键词:“干脆”



当天傍晚,协助我谈判的专家几乎同时从各地抵港。此时,英方代表包雅伦也从高层领命。我俩通电话商定,翌日即17日上午就开谈。


正式会谈开始,包雅伦竟引用我这半路出家外交官平常用来评论他拐弯抹角冗长外交辞令的口头禅“干脆”。


为满足英方对“明确、详细、全面”资料的需求,我首先将先头部队提前入港问题分为人数、路线、进驻军营、时间和装备五个方面,开门见山进行了介绍。我打出的是高方案:先头部队人数为1070人;从陆路由深圳皇岗口岸和文锦渡口岸进入香港;进驻6个军营;将于6月30日18时开进,并配备驻防所需要的武器装备。


我发言之后,包雅伦要求小休,立刻和英方专家们进行评估。复会后,他先表了个友好的态,接着他说英方专家们对我的发言进行研究后认为:


一、解放军先头部队人数太多,有损英国管治香港的对外观感;二、反对装甲车进港,并希望中方进一步提供车辆、军舰和直升飞机的数量和型号;三、对于中方提及的“防务真空”有不同看法;四、反建议参加政权交接仪式的中国首脑和驻港先头部队都从水路进入香港,英方会在必要时提供保护。


一天的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为了加强沟通、推动工作,当晚,中方专家组邀请英方代表团共赴晚宴,地点选在了位于北角的一家包雅伦喜欢的杭州菜馆。


席间,我和包雅伦继续互相试探。他暗示,英方对先头部队是否配备装甲车问题看得非常重。我驳称中国驻军出于履行防务责任的需要,携带任何武器都是合理的。说完转念一想,既然包雅伦强调这问题,也可就此“做篇文章”。我反问他,假如我向北京请示先头部队不带装甲车,英方是否可以不再坚持先头部队从水路开进,而同意中方提出的从深圳皇岗和文锦渡口岸陆路进入香港呢?老包想了想,表示也可以回去请示。  


中方代表陈佐洱(左)与英方代表包雅伦



为保全体面纠缠不休



18日开会前,我获得了北京关于在装甲车提前开进问题上可以采取灵活态度的批复。会上,包雅伦也带来好消息,昨晚我们俩互作让步的设想均得到了上级同意。但英方以道路拥挤为由,拒绝先头部队进入位于九龙弥敦道附近的枪会山军营和港岛的威尔斯亲王大厦英军总部,以及最南端的赤柱军营。 英方坚持的真正原因是不愿意在管治期的最后几小时有中国军队出现在繁华市区,影响其告别香港、光荣撤退的形象。


我也一再表明:按照中英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中国将接管14个营地,先头部队只进入其中6个已经是一种让步,入驻这些营地合情合理。香港政权交接的盛大仪式将在毗邻威尔斯亲王大厦的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恰恰是驻港部队7月1日零时开始执行防务任务最应该保卫的重要场区,如果不在威尔斯亲王大厦驻扎下来,那先头部队提前进港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6月19日——第三天,双方继续在营地问题上争论。6月20日——第四天,下午会议开始后,中方专家、总参谋部驻军办副主任周振远大校首先“发炮”:请问,7月1日零时以后,搭乘英军官兵的军舰、飞机将如何离开中国的领海、领空?如果没有中方合作,贵国为“体面撤退”所作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可以想象的例子很多,例如刚上岗的中国香港特区边检部门可以不给予便利安排,而是非常认真、严格地对每一位英国官兵,包括他们携带的行李、武器都进行“排队例行检查”;又例如,搭载着贵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和“漆咸号”兵舰将不得不按中国军方的指示,把所有舰面的武器都套上炮衣、枪衣,才能驶离中国香港领海。设想一下,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那将会是怎样的场面……


周大校说的是大实话,因为一旦上述描述成为现实,不仅对于英方是可怕的,对于中方也将是沉重的,等于向全世界表明,多年来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国际争端的范例功亏一篑。


这时,包雅伦脸涨得通红,他沉吟了一会儿,始终没有作直接回应。


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一个下午。在走廊朦胧的灯光下不欢而散的时候,我和包雅伦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代表团的最后。“我们两个人再谈谈吧?”包雅伦轻声用英语试探地问道。我点点头。我俩又往回返,走进一间堆放杂物的小储藏室,俩人同坐在一张条凳上。包雅伦直截了当问我:中方还能作哪些松动?


由于每天都和北京保持频繁联络,我胸有成竹。为争取英方的合作,中方可以再作出两个重要让步:第一,可以放弃开进位于九龙闹市区的枪会山军营,但港岛的英军总部和港岛南的赤柱军营一定要进;第二,可以再调减先头部队的人数。最后,我用很诚恳、很严肃的语气说:“前提是英方也必须持灵活态度!”


我听见包雅伦吐了口气,拖长声调“嗯哼——”了一声。我相信,中方的两个松动能够为僵持中的谈判带来亮光。


不出所料,6月21日的会情骤变,双方迅速就军营问题达成一致,先头部队开进石岗、昂船洲、威尔斯亲王大厦英军总部和赤柱军营。



防务交接仪式是临时起意



在先头部队人数问题上,经过几番磋商,中方提出509名官兵在4个开进营区的分布方案。包雅伦听取我介绍有关方案后,指出进驻威尔斯亲王大厦的中国军人太多。驻港部队参谋长陈知庶大校立即解释,威尔斯亲王大厦不仅是驻港英军的三军总部,也是香港回归后驻港部队的指挥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中国军方惯例,对于重要场区的防务安排是要设双岗的,所以需要额外的人员。


这时,总参谋部杨建华大校提出了一个聪明的建议:7月1日零时在附近的会展中心将举行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仪式,那时,也可以同步在威尔斯亲王大厦举行一个中英两国驻军的防务交接仪式,有迎有送,都有尊严。


此话一出,英方代表团成员短暂交头接耳了一阵,包雅伦不再进行反驳,让助手接过中方的“布防方案”稿纸,说立刻将此上报伦敦。


因为这个建议,世界才能在7月1日的威尔斯亲王大厦看到了解放军接管军营的一幕——1997年6月30日23时53分,中英防务交接仪式正式开始。一位身材魁梧的解放军中校与一位英方中校各率本国卫队,相向立定,互行持枪礼。


英方先敬礼报告:“威尔斯亲王军营现在准备完毕,请你接收,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好运,顺利上岗。长官,请允许我让威尔斯亲王军营卫队下岗。”


中方声若洪钟大声回复:“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


23时56分,中方两名士兵肩扛步枪,迈着正步走向营房大门,立正上岗。


防务交接仪式达成意向后,双方再接再厉,在装备和进港时间问题上也很快达成了共识。至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防务与治安专家小组就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的问题均达成了一致。包雅伦表示,所有的内容还需要得到伦敦大臣们的批准,预期6月23日上午可以向中方作正式的确认。


6月23日上午过去了,直到下午4时左右,也就是伦敦时间上午8时左右,英代处正式通知我们,英国政府高层接受了21日专家小组会议形成的全部共识。当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将提前进入香港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自接受谈判任务到发布成功消息,正好经过七天。


     (摘自《纵横》2017年第6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