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武宣这个“00”后用树叶和牙膏壳吹出一道光!
上天遮住了他的双眼
使他从小失明,陷入黑夜
幸而,音乐成了照亮他的一束光
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从此,他乘着音符,努力“追光”
这个励志而又特别的追光者是谁?
▼
潘俊松用牙膏壳吹奏乐曲。
8月11日晚,G72泉南高速公路上,一辆由南宁驶往来宾的白色越野车在夜色中平稳穿行。车内气氛活跃,一名戴着墨镜的男孩手拿一片树叶,贴在嘴边轻声吹奏。当天,他以一曲木叶演奏征服广西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的观众,同时收获现场评委的最高评价——“无懈可击”!
潘俊松在比赛中。(来源 自治区残联)
他叫潘俊松,今年19岁,从小双目失明。透过眼中的黑白,音乐如一道光,照亮了他的世界,带他走出山村,走向全国。
一把口琴 吹响梦想序曲
潘俊松的音乐之路,始于文具店里的一把十孔口琴。
2002年,潘俊松出生于武宣县三里镇的一个农村家庭。7个月大时,一场大病导致他双目失明。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眼前就陷入无尽的黑暗。7岁那年,家人把他送到武宣县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特殊教育。
潘俊松的母校——武宣县特殊教育学校。
刚进学校的几年,潘俊松有些消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感觉自己是一条咸鱼,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潘俊松说。直到某一天,他无意中听到电视里的口琴演奏,沉闷的生活突然照进一缕阳光。
“第一次听到别人吹奏口琴,我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原来口琴还能这样玩。”潘俊松说,那一年他12岁,好奇心正甚,好胜心也强,连续几天缠着奶奶给他买口琴,“奶奶被我说烦了,最后在校门口的文具店给我买了一把口琴。”
这是一把十孔口琴,制作不算精巧,价格也不贵。刚开始,家人以为他只是三分钟热度,过不了多久就会丢到一边。没想到,这把口琴却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有时在电视上听大师演奏,有时也会在网上搜一些教学视频,跟着视频一句一句学。”潘俊松说着,把手机贴到耳边,滑动手指轻点手机屏幕。“百度《月光下的凤尾竹》”“播放视频”“搜索口琴演奏现场版”……随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盲打,手机里传出一句句系统提示女声。
潘俊松的部分“装备”。
百度搜索、微信聊天、抖音看视频……对于各类手机软件,潘俊松轻车熟路。生活虽然遮住了他的眼,但赋予了他比常人更敏锐的听力。
与音乐“谈心”的日子里,潘俊松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那把口琴对我来说,意味着梦想的开始。”
伯乐引路 打开广阔视界
在武宣县武宣镇下北街的一条小巷里,有一栋4层小楼,这里是潘俊松的“训练基地”,也是他的另一个“家”。
“之前假期不集中,训练比较分散。今年暑假,我租下这栋楼,让孩子们集中训练,更好地准备演出。”8月17日,武宣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李部一边招呼记者上楼一边说,他的得意门生潘俊松、黄鹏住在二楼,他和爱人、孩子住在三楼,大家一同吃住。
潘俊松与李部一家同吃同住。
2015年,李部与潘俊松因一段口琴声结缘。“当时是课间时间,同学们都在玩耍聊天,只有他一个人在角落默默吹口琴。”那一刻,李部认定这个孩子不一般,同样热爱音乐的他,当即招呼潘俊松到自己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李部一言不发,取出一支长笛开始吹奏《小城故事》。潘俊松一头雾水,不知道眼前这位陌生的老师在卖什么关子,踟躇着拿起自己的口琴,跟着老师的旋律合起来。
潘俊松与好搭档黄鹏在练习吹奏。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两人在音乐上的第一次交流。那一天,潘俊松遇到了音乐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也有了第二个“父亲”。潘俊松的班主任熊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个好苗子,对他给予更多关爱,还送给他一把新口琴。
然而,普通人的追梦之路尚不容易,更何况一个视力残疾的少年?前路未知,但李部不愿放弃,“残疾儿童更懂得生活的不易,给他们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他们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家里的阳台,是潘俊松练习木叶吹奏的好地方。
2017年7月,中国少年梦想秀南宁初赛启幕,表现出色的选手将有机会到横店影视城参加复赛和决赛。为了让潘俊松顺利参赛,李部多方争取县工商联资金,带着妻子和年仅3岁的孩子,一路护送潘俊松到南宁。“当时我们是搭汽车去的。对俊松来说,这次机会难得,不能错过。”李部回忆说。
2019年,潘俊松从武宣特教学校毕业。为让他接受更专业的训练,李部将他带到来宾,向广西木叶演奏艺术研究会会长、来宾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小宜拜师学艺。这趟求学之旅,打开了潘俊松学习木叶演奏的大门。
潘俊松与师父蒋小宜表演木叶合奏。
“第一次听到蒋老师吹奏树叶,觉得很新奇。”潘俊松说,由于眼睛看不见,他无法直观地看老师演示,只能先听理论,然后自己摸索。第一天,他尝试了几十遍都没能吹响叶子。回家后,不甘心的他每天随身揣着几片树叶,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尝试吹奏。几天后,他终于吹响了第一声。
渐渐地,吹奏成了潘俊松生活的一部分,树叶、水瓶甚至牙膏壳……各种日常物件在他手里成了独一无二的“乐器”。“在用完的牙膏壳里加入适量水,然后按压空气,可以吹奏出不同的声音。”潘俊松说,树叶厚度、牙膏水量的差别都会影响音调,这也正是音乐“好玩”的地方。
从单音到简短的旋律,再到难度较大的歌曲,家门前的树叶一片片减少,潘俊松的演奏水平也一天天提高。
勇敢逐梦 “粉丝”全力应援
无法分辨世界的日与夜,梦想是否遥不可及?
“刚认识李部老师的时候,他问我,等以后父亲老了,我怎么办?”潘俊松说,他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于是悄悄在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5支口琴同时吹奏。潘俊松说,他的目标是同时吹奏10支口琴。
折翼少年藏在心里的梦,残联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就是个‘专职司机’,特地送潘俊松去参赛。”8月11日晚,将潘俊松从南宁送回武宣后,武宣县残联办公室主任韦俏警自我调侃道。当天,自治区残联庆祝建党100周年暨广西参加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汇报演出在南宁举行。他带着县里的嘱托和期望,接送潘俊松往返武宣和南宁。潘俊松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表演拿下通往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的入场券。
作为潘俊松的铁杆“粉丝”,来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覃秋红自然不会缺席这次比赛。“评委老师看了俊松的木叶演奏,都惊叹‘太神了’!”谈及潘俊松的表现,覃秋红无比骄傲。
随手摘下村口的一片树叶,就成了独一无二的乐器。
几年前,这个热爱吹口琴的盲人少年引起了覃秋红的注意,此后只要时间允许,每一次重要比赛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她的争取下,市残联为潘俊松采购了4支口琴,每支价值上千元。“很多孩子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们有梦想也有潜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他们为梦想发光。”覃秋红说,见证潘俊松离梦想越来越近,作为“粉丝”的她与有荣焉。
除了残联的全力支持,潘俊松最大的“应援团”来自家人。“潘俊松跟我学习的第一天,他的父亲拿来一大袋刚采摘的香蕉,让我一定收下。”蒋小宜说,每次学习结束,潘俊松的父亲潘献芳都会带来一些自家种养的“土货”,但他都婉拒了。这名农村汉子对儿子最朴实而真诚的支持,也正如他所说——“儿子的梦想我全力支持,只要我有一口稀饭吃,就绝不会让孩子挨饿。”
潘俊松在比赛中表演树叶吹奏。(来宾市音乐家协会供图)
2016年潘俊松第一次站上舞台,在武宣县艺术活动周器乐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参加来宾市第三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器乐组一等奖;2019年获广西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口琴独奏一等奖;2021年,在北京《草根明星》全国公益才艺展演总决赛中获得“最具实力选手奖”……从武宣、来宾到南宁、北京,追梦的路上,这些铁杆“粉丝”始终陪伴在潘俊松左右,为他铲平路上的荆棘,见证他的每一步成长。
神奇的牙膏盒吹奏。
在爱的浇灌下,总有梦想会开花。面对视力的缺陷、条件的艰苦以及生存的压力,潘俊松选择逆流而上,做黑暗里的“追光者”。“我希望把木叶演奏、牙膏盒演奏和口琴演奏吹向世界,告诉大家,有梦想就要去追!”谈及未来,潘俊松的脸上闪着光。
来源:来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祯祯 文/图/视频
编 委 | 韦慧兰
主 任 | 陆 娜
编 辑 | 覃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