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成立 高校“公益研究院”数量已达5家

2016-07-27 张明敏 公益时报



7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康晓光任首任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李晓波对学院专项捐赠1000万元支持。该院将以慈善文化、公益领域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咨询、社会倡导和决策参与等方式,成为公益研究的领导者和公益创新的发动机。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长良等7位代表在成立仪式上致辞,来自政府部门、公益界、学校、企业和媒体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家良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后,中国高校公益研究院数量已达5家。”




高校“公益研究院”数量已达五家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家良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后,中国高校公益研究院已达5家。这5家分别为‘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


“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2011年由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暨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2000万元兴建。该研究院致力于公益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公益项目的创意与策划,公益研究与政策倡导等工作。这也是我国高校成立的首个慈善学院。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是2011年4月1日,经中山大学批准正式成立的一级非营利性研究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010年6月,由壹基金捐赠2000万元成立。同时,老牛基金会、万达集团、泛海公益基金会、燕宝基金会、深圳壹基金等国内有影响的基金会和企业共同建立的公益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2015年4月26日成立。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公益慈善研究的国家级智库,推动公益慈善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加快学科建设,构建公益慈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高校智库的引领作用和创新优势,增强咨政建言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2016年7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李晓波先生专项捐赠1000万元成立。作为公益研究教育基地和新型民间智库,将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当面产生重大影响。



人大校友李晓波(图左)

校友捐资1000万成立

30年前,李晓波被保送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接受本科教育。随后,李晓波见证和亲身经历了中国奇迹成长的30年。


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李晓波成为一名企业家,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有幸开始接触公益慈善领域,并介入到公益组织的发展中,幸运的见证和感受中国慈善事业和公益组织的萌芽、发展和蓬勃的成长。


为此,2004年李晓波决定捐资1000万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

李晓波表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成立后,希望成为整合海内外相关领域优势资源力量的平台,能够为未来中国慈善公益界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我本人来讲,‘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成立,实现了我多年的一个公益梦想,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用一种特殊的有意义的形式能够表达我和我的同窗们对母校长达30年的感激之情。”李晓波说。




十年磨一剑

2007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董克用找到康晓光,称要办一个“非营利研究所”,此时康晓光人事关系还不在中国人民大学,但随即同意筹办。两年艰苦努力后,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营利研究所”成立。


随后几年间,董克用与康晓光带领着“非营利研究所”团队,在公益慈善方面进行着大量研究工作,用学术界特有的方式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李晓波决定捐资1000万元,倡议成立“创新公益研究院”,这个提议在当时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全力推动,最终建设“创新公益研究院”的步伐被加快了。


康晓光说,“有人倡议后,人民大学校友会和基金会全力推动这件事,他们找到我,当时我觉得力度还不够,他们就找到上一级公共管理学院,这力度明显加强,研究院成立的速度也开始加大。”


2016年7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公益研究院”正式成立,康晓光任首任院长。




施行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制”

成立仪式上,“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表示,将通过理事会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双院长负责制。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光担任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担任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担任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副教授郭超担任国际院长。


据介绍,“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将采取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运行模式,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三者互相支撑和促进。


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以慈善文化、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扩展研究合作网络。


在学科建设上,完善并推广学科体系建设,系统开发国际和本土教材,整合研究和教学力量队伍,强化已有的非营利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


在社会服务方面,研究院将积极参与重大公益活动,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提供咨询,推动公益行业的文化、标准、规范建设,积极引导舆论,每年独立发布公益行业的年度观察报告。


感谢您对公益时报的关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回复「转载」取得授权。

作者:张明敏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艾滋病感染者信息被大面积泄露 公益组织如何应对

“一点公益”上线三月汇集百万人 公益界来了“野蛮人”!

校园公益项目自我“造血”能量几何?

“中国社会企业认证”2.0版本将于9月出炉

江苏风灾“社会组织服务联络中心”成立,官民协调机制是否应常态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