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击 | 全国首个“安心小屋”落地武汉:用“社工+心理”让战疫安心

张明敏 公益时报 2020-08-19


最近,张一凡和工友们心安了。


5月15日,武汉市开启离汉通道“满月”有余,张一凡的心情也逐步得到放松,数个月的战疫经历令他身心疲惫。疫情期间,这位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库的项目经理参与了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与工友们昼夜奋战,高强度的工作让身处“风暴眼”的他一刻也没有停歇。复工复产开启后,张一凡紧绷的神经逐渐缓解,但直到一个公益项目的出现,才让他和工友们得以彻底放松。


日前,中建三局一公司钢结构分公司的“五四青年文化节”活动在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库项目部举办,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派出的全国首批“安心小屋”心理服务团队来到此处,为战“疫”勇士提供“一站式”心理干预服务。




让战“疫”者安心


疫情期间,张一凡所在的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库参与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他和工友们在36小时内完成了医技楼一期1765吊钢结构的安装,在7天内了完成1500吨钢构件、8000平方米金属屋面及墙面安装——进展如此“神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像张一凡一样为战疫而奔波的群体不在少数,而其实,即使是疫情高发区的普通武汉居民,也都是这场战疫的“别样”群体。


在长期封控之下,部分新冠肺炎病亡者家属、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家庭、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家庭、一线社区工作者及医务人员家庭等积累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社会风险隐患。


根据重大灾害事件的相关规律,目前正是心理援助介入的黄金时期。同时,灾后心理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以上。在此期间,新冠逝者家庭的心理哀伤需要辅导,新冠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需要疏导,防疫一线救援者的应激障碍需要干预,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人际冲突需要及时疏导,社区功能需要恢复。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在民政部有关司局指导下,已于2月9日编写发布《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导引(第一版)》(目前已推出第二版)并开展系列行动。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动员各界力量,共筑安心家园,3月3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特发起“立足社区 抗击疫情:心社联动送安心”公益行动。


该公益行动立足社区开展工作,落地“安心小屋”,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社区、家庭和一线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重点群体,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以及严重精神障碍者的转介工作。




首个“安心小屋”落地武汉


为使行动进一步落地,3月19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社联动送安心”公益行动首批工作队赶赴武汉,进行系列走访调研,根据一线实际情况,定下心理援助策略:立足社区,服务全国,以“安心小屋”为载体,通过“社工+心理”,提供一站式系统化心理援助服务,有序推动武汉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援助工作。同时,同步关注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包括民众生活信心和社会关系的重建等,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化解疫情可能产生的戾气和社会矛盾,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4月20至21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社联动送安心”公益行动首批“安心小屋”落地武汉市江岸区和东西湖区。作为疫情之下心理援助的服务载体,“安心小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预警评估、AI自助、分级转介、个案咨询、危机干预、培训督导等八大服务系统,心理+社工,线上+线下,立足社区为各类重点群体和一般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心理服务。


在湖北省和武汉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4月20日,“安心小屋”落地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道金桥汇社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武汉市江岸区民政局、江岸区塔子湖街道等的相关领导和专家,金桥汇社区、逸飞社工服务中心、社区物业、设备捐赠方北京朗心致远科技等多方代表出席启动仪式。立足社区的社区工作者、社工、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将组成联合服务团队,分级分类开展心理服务。


4月21日,“安心小屋”落地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花城社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武汉市东西湖区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金银湖街道等部门相关领导和专家,花城社区、予童社工机构、设备捐赠方山东道图电子科技公司等各方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社工+心理”关注两类人群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秘书长宋万召表示,作为立足社区的心理服务载体,除了专业实用的心理减压、情绪宣泄、团体活动等设施设备,“安心小屋”还配备了AI心理自助智能服务系统,居民可通过小程序与“安心密友”机器人进行对话聊天,舒缓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同时,组建“社工+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志愿者”服务团队,扎根社区、服务社区。


在社区落地“安心小屋”,通过心理服务设备设施等硬件、智能心理服务系统等软件、社工+心理等服务,协同社区工作者、居民骨干等开展工作,共建社区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和常态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收集民众心理与心态变化,反馈社区管理人员,避免干群冲突,化解社区矛盾,为疫后心理重建期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项目面向两类人群开展服务,一类重点人群提供服务。通过“心社联动”平台,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武警官兵与军人及其家属,社区矫正等人群特点,定制不同的服务方案,在疫情紧急期和疫后心理重建期,开展不同形式的综合支持与心理援助工作。


另一类,面向一般社区居民开展服务。面向普通社区居民,做好居家心理陪护,通过社区公告栏、社区微信群、微博等方式宣传心理保健知识;在疫后心理重建期开展地面的心理咨询、沙龙以及团体辅导、文化活动等工作。


根据国内疫情之下的心理援助需要,首先服务疫情重点区域,逐步向全国扩展,以社区“安心小屋”为载体,建立灾后社区应急心理援助体系和常态化的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首先服务于疫情下的心理援助需要,在武汉和全国其他省市落地30个“安心小屋”,服务约10万户家庭,再逐步扩大规模。同时,搭建一站式线上心理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系列培训、督导、咨询等服务,并同步开展研究倡导,总结、提炼模式,通过国际、国内论坛,书籍出版,研究论文等,输出“心社联动”社会心理服务模式,营造美好社区,助力平安中国健康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的800余家社工机构和心理服务机构报名“心社联动送安心”公益行动。其中,有523家通过审核公示,纳入全国服务体系。



- END -

作者/ 张明敏

责任编辑/ 高文兴    排版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获取版权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为了妈妈”“播种计划”“江西公益行”“八石里洲上”……5·18深耕公益日,企业公民一直在路上


京沪鄂三地连线共话战“疫”中的社区专业力量



关注公益时报解读善意中国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