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南谈泸县地震:预计救援很快结束,20万人的安置问题亟待关注

李庆 马兴帆 公益时报 2022-01-06

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造成部分房屋倒塌。上午8时后应急管理部启动地震应急三级响应,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省民政厅启动慈善力量应急响应预案,会同应急厅建立协调机制,提供地震救灾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慈善组织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16日16时,地震造成泸州等地12.1万人受灾,3人死亡,100人受伤;1400余间房屋倒塌,6400余间严重损坏,2.9万间一般损坏。


地震发生后,截至9月16日14:00时,泸县设置了五个救援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救援保障,分别为梁才学校安置点、泸县二中安置点、九曲河公园安置点、城东小学安置点以及城北小学安置点。安置民众共计10281人。


四川泸县“9·16”地震发生后,共青团泸州市委发布“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书”,公告强调:正在一线救援或周边备勤中的属地社会组织、志愿者进入泸州青年微信公众号“抗震救灾”栏填写《参与应对响应、备勤表》。属地外的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志愿者暂时不要盲目前往受灾区域,可通过泸州青年微信公众号“抗震救灾”栏进行异地线上备勤。




四川启动慈善力量应急响应预案


据《川观新闻》报道,四川民政厅启动了慈善力量应急响应预案,会同应急厅建立协调机制,提供地震救灾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慈善组织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截至目前,四川省慈善总会已联动四川原点公益慈善中心、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等救灾合作伙伴紧急赴泸县、叙永等地开展现场救援,省红十字基金会、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都市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等省级慈善组织已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完成公开募捐活动备案,启动社会救灾动员工作。


四川省慈善总会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及时开展灾情监测与需求评估,并加强与总会会员单位、应急响应伙伴单位的联系,将根据灾情开展相关慈善工作。省市县三级慈善会救灾专项募捐活动也正在策划中,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灾区灾民安置、灾后重建提供资金、物资以及志愿服务需求。


地震发生后,四川红十字基金会秘书处启动应急预案,与泸州市红十字会、四川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泸县在地救援队取得了联系和商讨救灾方案。上午已调配红基会人道救援备灾物资200套发往泸县红十字会。


社会组织积极响应



地震发生后,为准确了解泸县地震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捐款帮助到受灾群众,《公益时报》记者拨通了泸州市慈善总会的电话。


泸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阳云川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由于震后部分房屋受损,救灾核灾工作正在紧张开展中。被毁的家园等待重建,受灾的群众需要帮助。泸州市慈善总会按照机构的职能和职责,发布了地震捐款倡议书,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和物资,定向用于泸县灾区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募集的善款将由泸县指挥部进行统筹安排。”


据阳云川介绍,他们通过与泸县慈善会沟通了解到,灾区目前物资基本能够保障,政府相关的物资储备较充足,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现在如果有电话咨询,我们都是这么跟公众解释,如果特别有物资捐赠意愿的,我们必须确认泸县那边有需求且能够妥善处理之后再接收。如果泸县根本不缺物资,我们就不接收了,否则收了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目前主要还是后期重建工作需要资金的支持。”







泸县目前灾情情况如何,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如何协同政府部门做好救援工作?为此,《公益时报》专访了第一时间介入灾区、收集信息并评估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专访时间为9月16日下午14:30)


救援力量充足,省外队伍无需加入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公益时报》:请简单介绍下这次泸县地震的最新情况。


郝南: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泸县地震体现了国家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进步。我们原来做过评估,按照以前模型推算的结果,这次灾害的影响其实是小于预计情况的。这说明我们在建筑抗震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响应水平等方面都有提高。以我看到的情况,四川的救援力量是非常充足的,很快就可以达到饱和程度。而且这次各方响应的效率很高,救援阶段的效率也很高,所以造成的损失相对比较小。


在灾害影响方面,震中的几个村子已经造成了一定数量房屋的倒塌,大概有几十间。目前人员伤亡的情况是个位数。农村地区有些比较老的房屋是防不住的,但了解到的倒塌数量不多,没有出现像鲁甸地震那样整片倒塌的。另外,这次地震离人口密集的县城很近,那里有十多万人,但是整体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据我们了解有一些建筑方面的损失,但还没有特别严重的房屋倒塌,多是一些天花板、围墙方面的非承力构件损害,不是整体上的破坏。通讯、交通方面也是有保障的,电力应该也能很快修复。所以,前线应该很快就能把所有灾害情况摸排清楚,救援也会比较顺利地进行。


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受地震影响的人很多,需要转移安置。仅县城就有十几万人,有好几个镇有几万人,都需要临时避险,加起来可能有20多万人。但避险有一个问题,四川在接下来几天都是降雨天气,很多地方缺乏避雨场所,安置会比较有挑战。接下来,我也迫切想要知道政府的安置方案是什么,以及社会组织可以做什么。


《公益时报》:根据卓明的经验,你认为哪些类型的社会组织可以立即采取行动?哪些社会组织可以暂时缓一缓?


郝南: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地震的不确定性,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大的余震,或者类似级别的、比较强的余震,这些都不确定。而且这次地震是序列性地震,需要请地震专家尽快能给出一个方向性的结论。


从救援角度来讲,我预计救援阶段会很快结束,不会达到72小时这么长,24小时内就能结束,甚至更短。在搜救方面,很快我们对所有人员的情况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掌握,被困人员也会被及时救出。所以,我觉得省外的救援队伍是不用参与的,省内周边地方的队伍可以保持一定的关注,以防发生更强的余震,但是这个启动的可能性不大。总体而言,现场的救援力量已经相当饱和了,多了反而是负担。


目前,泸州市附近、距离几小时路程的队伍有很多已经进入现场,反应很快速。我们很高兴看到现场附近有这样几支非常专业、有能力有经验的队伍,并且已经在前期发挥作用。


当地的红十字队伍、山地队伍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救援队伍,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力还是专业队伍,这是社会应急力量队伍建设方面比较好的进步。


救灾阶段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政府如何安置受灾群众。在我看来,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建立帐篷集中安置点。由于该地位于洪灾高风险地区,城市预留了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的场所,这个预案和准备是可以采取的。据了解,政府已经召集了一百多辆大客车,随时可以把受灾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另外,还可以让大家投亲靠友,分散集中安置的压力。


具体还要看政府怎么分流,有多少集中安置的群众,以及群众什么时候能回家。这些集中安置的群众就是社会组织可以重点支持的对象。我们需要保持跟政府之间的沟通,由此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政社协同迅速,磨合多年开花结果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公益时报》:地震发生后,你观察到政府跟社会组织有哪些分工?


郝南:首先说一下我们协调机制的启动。四川省有一个经验更丰富、更成熟的社会力量协调网络,日常有很好的基础,彼此也有配合的经验,也建立起了一些日常合作。四川方面跟国家应急管理部之间有过协同合作,本身就有属地的优势,各方面的关系都有,就看如何组合。


四川在这次灾情里的表现几乎是一次优等生的行动汇报。我们看到在第一时间,四川本地社会力量的网络就动员起来,基本是地震发生后马上就投入救灾。在迅速打通各个渠道的基础上,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到团省委到团市委、团县委,快速形成了一个协调机制。同时,有经验的社会组织的代表也赶赴现场进行协同工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这是我观察到的。


四川省有能力去搭建起这样的网络,还可以协调省慈善总会、红基会等合作伙伴参与进来。这是社会力量跟政府部门协同建立起来的机制,也是多年来不断响应、不断磨合、不断迭代的结果,现在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这也是我多年来非常期待的。


支撑早期决策,卓明已转交接力棒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公益时报》:卓明启动了Ⅳ级响应,从灾情发生至今都做了什么?


郝南:我们有Ⅰ、Ⅱ、Ⅲ、Ⅳ四级响应级别,根据对灾情的预判我们启动了Ⅳ级响应。地震发生5至10分钟左右,我接到了最早看到地震信息的卓明伙伴的电话。按照流程,我做了一个初期的研判,包括地震影响范围、形势趋势等,最后决定启动Ⅳ级响应,召集志愿者上线开始工作。当时是凌晨五点钟,已经有十个志愿者表示可以参与响应。这是第一阶段的工作。


此次泸县地震,卓明起的是一个早期决策支持的作用。我们让关注灾情的救援队伍先稳定下来,不要盲动,后续逐步把信息提供给他们。对已经行动起来的队伍,请他们提供现场的情况,搜集各村受灾情况、交通是否通畅等信息。把这些重点区域都排查完了以后,我们才敢说这次地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然后再把信息传递给后方。


当协调中心成立以后呢,卓明就会把这些职能跟他们进行转交。比如前期我们建立的备勤队伍负责人微信群,后续我们就把群交给协调中心,让他们有一个现成的群去运用。今天大概是10点到11点,我们就把这个接力棒正式交给他们了。


《公益时报》:在此次地震中,卓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是否还会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郝南:第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按照流程和预案已经做完了。卓明会选择最需要做的事去做,同时也避免跟四川成熟的伙伴网络有功能上的重叠。


至于接下来是否会提高响应级别,还是要看需求。如果大家都做得很好,卓明可能就不需要提高响应级别了。


- END -

作者/ 李庆 马兴帆

责任编辑/ 李庆    微信编辑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获取版权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多家基金会河南水灾互联网筹款超千万,这些钱都花哪儿了?独家︱“不要烫伤我的童年”涉嫌“套捐”?我们采访了涉事机构和当事人


关注公益时报解读善意中国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