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发声 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1000万,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突破1000万,就业形势严峻。制图/彭聪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认知的不断提高,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组织也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日前,民政部、教育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摆在社会组织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发挥部门合力,激发内生动力,完善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助力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社会组织领域持续增加就业岗位的预期目标,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
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对此,通知也明确了几项重点任务,包括:
第一,推动社会组织开发就业岗位。重点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增强城乡社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政策落地与项目实施,引导社会组织开发与承接服务相适应的就业岗位。推动基金会等慈善组织下沉资源,积极引入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助力基层民生保障,带动开发相应岗位、创造新增就业。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社会服务机构拓展服务空间,加大高校毕业生聘用力度。
第二,推动社会组织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各地要广泛动员、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指导社会组织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见习岗位条件,增强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充分挖掘社区服务需求,开发灵活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内就业。推动社会组织参与零工市场就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开业指导、权益维护等公益性服务。
第三,推动社会组织稳定就业岗位。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用工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构建常态化稳岗帮扶机制。落实落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台的稳岗扩就业政策,疏通政策“卡点”、“堵点”,确保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享受相关政策红利。引导社会组织健全薪酬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实施人才评价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增强高校毕业生等就业人员发展后劲,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发展。
第四,推动社会组织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各地要支持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专长,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依托线上线下载体,重点挖掘本地、本领域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岗位信息,掌握用人单位类型、用人岗位数量和专业技能要求,收集发布行业就业信息,主动提供就业对接服务;加强部门工作对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工作,创新行业、产业、专业对接模式。
第五,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就业培训。各地要结合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特点,组织专题培训,提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推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训基地建设,拓宽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培养渠道。立足公益导向,鼓励行业协会商会面向会员单位开展专业培训,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面向城乡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深入高校、园区、企业、社区开展就业辅导服务。
通知对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提出了相应要求,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保障激励、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统计评估等。
通知提出,各地要将社会组织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纳入本地党委和政府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等统筹、规划、协调、指导范畴;各地要用足用好财政资金补助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促进就业成绩突出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符合就业扶持与保障条件的,按政策予以相应支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组织领域就业促进工作,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 END -
编辑/ 皮磊 责任编辑/ 李庆
·往期精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英德社工:织好“抗洪防护网”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