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秘书长众筹百万奖金 改善公益生态环境
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介绍公益领军人才项目
历经十余年,今年3月,中国首部《慈善法》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通过,为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这部法律也留下很多遗憾,尤其是关于“公募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年度总支出的10%”的条款更是引发社会热议。
受制于政策及舆论,目前公益从业者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吸引精英人士,导致行业人才匮乏。不少行业支撑型组织正在设法以第三方的身份为职业公益人筹集“奖金”,他们能撕开一条口子吗?1月26日,由《公益时报》社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中国公益领军人才”项目,计划为基金会秘书长众筹百万奖金。
改变公益生态环境,从薪酬入手最有效
《2014中国公益慈善行业高端人才就业市场及薪资指南》显示,2013年全国公益支出千万级别的基金会的秘书长平均年薪约为30万,企业CSR总监年薪则接近100万元。而高付出、低收入是公益组织的CEO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基金会秘书长们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政治、舆论和道德环境的挑战,还要具备管理、筹资和执行等能力。资深公益人李劲认为,秘书长的能力要求和劳动付出不亚于企业高管或者职业经理人。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的行政管理经费不超10%;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也要求基金会人员工资不得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两倍方能免税。刚刚通过的《慈善法》中也规定,公募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年度总支出的10%。这是基金会不能触碰的红线,其直接影响是,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低。
如果不解决待遇的问题,就没办法留住人才;如果不解决人才的问题,公益就很难发展。“中国公益领军人才”项目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项目将制定一系列标准,并据此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选出100名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授予他们“公益领军人才”奖,奖金为100万元。百万奖金之于基金会秘书长们的年薪,还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该项目一方面是感谢公益人才对行业的贡献——优秀从业者的付出对一个基金会的发展乃至整个行业的创新起到很大作用,其价值远高于他们的薪酬;另一方面希望引发更多关注,最终从观念和制度上让公众认可公益人才。而目前公众对公益行业的理解还存在一个较大误区,即公益不应计较回报,或公益是免费的。
当然,百万奖金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
按照设计,首先,秘书长服务的基金会必须要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其次,秘书长所在的基金会没法给出足够高的薪酬;第三,秘书长从事的工作要有影响力,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此外,这100万元奖金只能用于秘书长个人,而不得用于机构或其他公益用途。如果获奖者的确不需要这笔资金,他只能返捐给项目,用于奖励更有需要的秘书长,以保证慈善家捐赠的初衷不改变。
以公益众筹模式汇聚资源
《慈善法》出台后公益慈善更加民间化了。在这一大背景下,什么样的公益活动更具有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活动发起人的个人魅力及行业影响力;二是“出身”,也就是在什么样的平台去做。
编制过十二年“中国慈善榜”,举办过十一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项目发起方自身已具有传播功能,且汇集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家资源。如果把爱心企业家、公益组织、一线执行者都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进行公益活动,能够更有代表性地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公益领军人才”项目选择以公益众筹模式开展,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中国众筹第一人”杨勇为项目总架构师,拟定先期精选30位由首善、慈善家、非常成功的爱心企业家构成发起成员,然后经由推荐制度延展至200家,所有正式进入项目的成员皆为理事,有同样的话语权,按照共同认可的规则去行使权力。这一通过资本纽带链接建立的平台,最终会将公益领域里所有领袖精英人物囊括在内,引领行业发展,提出并将解决很多前沿性问题。而通过筛选进入到这个平台的,也可以称为优秀的公益组织及领军人物。
在“推动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这个共同的诉求下,更多有绝对影响力与感召力的公益组织,有代表性的、有规模的、有资金量的基金会也会加入。
现在,他们计划制造更大的影响力,在原有的百名企业家和百名秘书长的基础上,再找50名行业领袖(公益大咖、学者专家、大型基金会理事长等),组成一个250人的豪华阵容,并在未来几年持续扩容。刘京希望打造一个能够推动行业发展壮大的资源平台,他说:“公益行业做大了,话语权才能水涨船高。”
边际收益无穷
项目发起者希望这个平台不只是一个“花钱”的平台,而是希望通过众筹资金纽带联系在一起的成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做事,希望其成为提供“边际收益”能力支持的平台,让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更多的公益项目。比如,金融行业有三驾马车:银行、证券和保险。在中国,银行的比重最大,保险业跟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而保险业有一个险种叫“互助合作保险”,是同时具有商业属性与公益性,介乎于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之间的险种。互助合作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能占到4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目前完善风险保障比较合适的一种模式。但在中国,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2015年初《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正式出台,互助保险才开始显现出发展前景。
这个险种有几大特点:一是发起股东众多,要求五百家企业发起;二是每个发起人都是股东,也是员工,还是购买者,也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中国公益领军人才”项目现在所搭建的本身就是公益平台,所做的事情可以与中国的公益事业紧密挂钩,且十大公募基金会都隶属于部委,这个平台的实力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如若发起“互助合作保险”,平台上的成员会是最有资格的。而且这个平台吸纳的企业家都互相熟悉,价值观趋同,都有公益心、有相当的实力,不像传统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成员彼此不了解,因此道德风险也相对较低。所以,这个平台未来能做的事情很多,以公益为宗旨,还能延展出更多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里的企业家都具备千万级的捐赠能力,刘京设想未来将鼓励他们出资成立基金会,并使之成为企业家参与公益慈善的“标配”。届时,企业家有资源,新成立的基金会有人才需求,秘书长有专业能力,彼此能促成更多的合作。
未来的蓝图很宏大,而“中国公益领军人才”项目才刚刚起步,能够走多远,尚待观察。但至少在当下,主事者还是很有信心的。
作者:皮磊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
人物 | 韩红:人生是希望“唱死在舞台”、“死在公益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