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们对“光影互动”有怎样的期待?

灯光帮 2023-10-07

人们对“互动”有怎样的期待?电影里,人类与ET对上手指,从此与外星生物的对话新纪元开启了。“互动”代表着对话和沟通,是一切碰撞的起点。我们的沟通虽然习惯于语言,但任何互动又不仅限于语言。在艺术领域里,互动不仅仅是观众与作品、与艺术家的无声对话,也是独立个体间的碰撞方式:他们相对独立的个人场域被打破、被相互关联。也因此,观众不再是被动且游离在外的旁观者,主导权在他们手上,作品的完整表达也需要他们的主动加入而完成。
这样的互动方式也充分调动了更多观众的兴趣——他们重新回到充满好奇的孩童时代,带着探索的勇气和对未知的期冀,尝试与艺术进行互动,想象着作品会带来什么样的回应。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消除作品的边界
teamLab
 
说起互动装置,许多人大约立刻想起teamLab这支艺术团队。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作品与空间、作品之间甚至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界限,打造了大规模、沉浸式的互动艺术体验。但是如果谈起互动装置只想起teamLab,那可就out了。在这个科技互动的年代,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互动装置。
 

1

“你看不懂我”——异空间互动


当一个互动装置凭空而动,它是因什么在动呢?是什么与它一起实现了实时互动呢?很多艺术家借用了新兴技术,联通了现实世界与非肉眼直观可见的异空间,它可以是虚拟的游戏世界,也可以是隐形的物理能量维度。就像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一个,作品的交互方式充满神秘感,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好奇心。


共振

班磊


作品《共振》是一个打破现实与虚拟世界的魔法乐器。它的原理是通过手指和手臂的运动,运用手部捕捉摄像头,实现与游戏的交互,每一个不同的手势,都会触发以及改变游戏中不同的合成器,营造出人与虚拟世界的共振体验。

“共振”

班磊


作品巡演现场图

班磊在欧洲古堡的驻留表演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在日内瓦的驻留期间所改变的生活习惯,我感受到了更多的肢体活动能使人产生的更多能量,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因此,我运用了更丰富的肢体运动与虚拟世界对话,尝试探索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更近一步的平衡。”


艺术家在现场演出

艺术家在指导观众与作品互动演出
当艺术家面向观众现场表演时,这新奇的演奏方式吸引了非常多观众的兴趣。他们现场向艺术家学习,并尝试操作这件神奇的“乐器”,与作品互动。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

陈抱阳


2018年武汉K11个展《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联觉未来——科技艺术季”_致谢武汉K11

题目《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源于艺术家2016年的一个夏日梦境 , 那是一个蓝色的霓虹灯标牌在黑暗中闪烁。 而这句话经搜索后发现与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只有几字之差。作品 VR 内的虚拟环境,是基于对原著中一笔带过细节的畅想。关于真实与虚拟,机器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存在 的问题——机器人能否像人类那样感知世界?这与其它科幻命题一样,与其说是畅想未来,不如说是以科幻之名揭示当下的生活。



观众戴上VR眼镜与作品互动”_致谢杨画廊

观众戴上VR眼镜与作品互动_致谢杨画廊

无论对于没有戴上VR眼镜的局外观众来说,还是戴上了眼镜的局中人而言,这个作品都是非常神秘且引人深思的。玻璃单面镜构成的迷宫和VR世界里的开放空间,这两者的并置把两重空间之间的错位和空间裂痕放大。佩戴 VR 眼镜在迷宫中摸索前进的观众与迷宫本身构成一种景观。通过观看与被观察中,揭示数字技术 VR 技术中暗 喻的阶级与权力


2018年武汉K11个展《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联觉未来——科技艺术季”_致谢武汉K11


VR世界截图
艺术家在这个作品中期望一个”不可能的即兴“,这是对规则的推演,是对建立规则后寻求打破的可能性和尝试。这这个作品里,并不是所有呈现和互动都是可预见的,艺术家也期望着一个意外的、不期而遇的结果。


  

十方

林万山


 
作品互动脱离了人类实体的层面,而是通过脑部传感器生成的互动影像,读取现场观众的思维数值,将即时影像传输到装置中。关于作品的收场,要试着模仿僧人入定的状态,将注意力和冥想值达到某一个平衡状态,从而使影像发生静止与消失。
 
十方
林万山


作品现场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一景。人类的互动脱离了物理身体的局限,进入了一个非平面、无边缘的维度。


 舞蹈演员在作品中表演,用意识与作品互动



现场观众带上装备与作品互动

至于为什么使用脑波作为传递媒介,艺术家认为:“许多种互动媒介对于人的反应的体现,并不一定是人的主动行为,有可能是这个物理空间作用于人的被动反应。”从层次上来讲,无论是非线性思维或是脑波更多的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完成的。


观众通过特殊的传感装置将脑电波在装置中视觉化


作品展示于杭州市区最热闹的银泰in77,在这样喧杂的场景中,作品的出点要达到注意力与冥想的平衡。这样的设定便以从传统装置人与作品的较简单的物理接触上升至更接近客观事物,更真实的思维互动,更接近道。

2

“我感应到你了”——感应互动


在感应技术的支持下,这类作品捕捉周边环境中的观众,并及时在装置本体上以不同的方式传递出这些信号。就像是魔法降临了一样,它不需要观众与作品发生实际的接触,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与观众联结和交流,给观众带来仿佛在童话故事中才有的奇幻互动。
 

LAMX

Han Lee


 
《LamX》是艺术家Han Lee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由爱迪生灯泡、监控版和投影组成。《LamX》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人与作品互动所产生的绚丽的光是共通的核心要点。
 
LamX
Han Lee, 2018
作品艺次元版本,于2017年上海博览会展出


观众与作品互动


这个装置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没有负担地加入到当代艺术的互动范围里,能让他们在其中找到乐趣。每个作品前观众的变动都会带来作品光的变化——他会随着一举一动,灯泡闪烁,同时投影的光环也会像涟漪一样出现散开。
 
观众与作品互动

观众作品细节图


很多观众都对《LamX》有深刻的印象,它是一个温暖的,也是一个让人愉悦的作品。尽管作品本身是由冷冰冰的机械零部件组装而成,但是它的呈现却不是冰冷无情的。它没有距离感,反之,他是一个及其有亲和力的作品。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在它面前愉快的玩耍,去体验作品传达出来的感动。




金鳞墨池

李昊哲

 


《金鳞墨池》是艺术家李昊哲2018年创作的一个水墨画风格的交互装置。他运用投影技术把空间变成了一个锦鲤鱼塘,观众行走其中,仿佛动用轻功在水面上走动。
 
金鳞墨池
李昊哲,2018
作品视觉元素
作品展览现场


金鱼群体游动,在身后留下一个逐渐变淡的水墨笔痕。而随着观众在中间漫步,鱼群会被他们惊扰而散开,不被观众的脚印踩住,然后在空白无人的地方重新聚合。
 
观众与作品在展览现场互动


整个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元素都是实时变动的,观众所有不可预测的动线,都会给鱼塘带来不一样的变化。这样的墨池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FACE TO FACE·面对面

61creative X LIUYI


 
作品《FACE TO FACE · 面对面》以万花筒图像参数设计规律为灵感而创作。当观众赏花时摄像头捕捉观众的脸,形成互动实时变化的万花筒影像,与行人产生“面对面”的互动,即与“花”产生对话。观众在一个通过不断重复交几何体框架的“金属花朵”之中, 与另一个万花筒世界展开交流。


Face to Face·面对面
61creative X LIUYI
作品近景图


一直变化的万花筒图像,就像是作品向观众发出的反馈。为了实现这样的互动,艺术家在“花芯”部分植入了万花筒程序并暗藏了摄像头。
 
观众与作品在展览现场互动
观众与作品在展览现场互动
 
当观众走进时,观众的形象就被花朵“吸”进去了,花芯就形成了一个实时并且不断变化的图像。不同的人、不同的动作以及不同距离都会产生不同的动画效果。




 

3

“远观还不够,近玩很重要”——五感互动


当观众来到作品跟前,作品吸引着他们动用视觉触觉还有听觉,去与作品亲自发生物理性接触。这类装置不再是大家印象中“不可触碰”的作品。单纯的观看只能解锁他们魅力的一半,奇迹就在观众与作品发生物理接触的瞬间来到观者面前。


水果墙

何为



艺术家在这个作品中,让观众吃上了展览的作品。借由我们最常见最生活的一件事情,结合当今科技手段和流行元素,他用和食物相关的艺术作品探讨现代人的社会关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考。


水果墙
何为

观众拿下水果,另一面LED墙上灯光会相应发生变化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在一面墙上,各色水果按照渐变的颜色被排布于墙体,另一面墙则是与水果墙感应的LED灯。当观众从墙上摘下水果,LED墙上的灯光就会相应改变,留下痕迹。

 

作品感应变化


观众在《水果墙》面前会如何选择?拿一个自己爱吃的?选一个喜欢的颜色?还是为了让LED显示出某个图案而摘取水果?......《水果墙》不仅好看好吃,同时也利用互动研究考察人们的行为。


调情酒杯

何为


简单的”吃“反映出更加复杂的观众心理活动。在作品的交互模式设计中,“游戏”是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它平衡着作品中的空间、艺术和饮食行为。关于“吃”这个行为,艺术家还有更多的尝试。作品《调情酒杯》是传感器和电机带动的美丽羽毛装置。

观众在饮食中与作品互动


当两个持有酒杯的人互相靠近,羽毛会左右摇摆,并随着距离的接近,摇摆频率也越来越快。让人感受到心跳加速的感觉,迫不及待地开始一段交流。艺术家也借此探讨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克拉尼涟漪

栾佳齐


 

栾佳齐的这组装置把关注点落在音波上。她运用纳米粉末的物理振动去寻找宇宙的终极形式,作品始终带有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与有趣的想象。

 

克拉尼涟漪

栾佳齐

 

52Hz+克拉尼涟漪,2017年上海艺博会展览现场


作品《克拉尼涟漪》由金属纳米水、 声音振动装置组成。观众被邀请在麦克风前说话,声波传输到装置上,液态金属纳米水将在不同频率下产生变幻莫测的水波。


《克拉尼涟漪》声音互动装置



©版权声明:该文章素材来源于ShinyArt善怡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由灯光帮编辑发布,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以上不是代表灯光帮观点,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推广、招聘、投稿分享、加入灯光帮微信群、项目对接,有任何疑问合作请您联系:nsurprise


往期精品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