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灾难中的芭蕾丨“疫苗”报道浮世绘

2016-03-31 胡萍 考新闻
2016年3月,“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的新闻引爆了各大媒体。几天之后,一篇名为《疫苗之殇》的文章又点燃了社交网络。一时之间,各类文章、各种声音铺天盖地而来,这一波“疫苗风暴”几乎冲击到了每一个人。舆论剧烈发酵又不断反转,冷静之后媒体也应该思考“疫苗风波”中暴露的报道问题。



事件发生后的舆论走向和报道特征
1
同类重大舆论事件对比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同类的重大舆论事件(事件本身的重要性+舆论关注度)中,本次非法疫苗事件影响力指数达到84。与3月22日发生的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案相比,事件发生之后一小时内,#非法疫苗#事件热度峰值是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时间的10倍左右。关注非法疫苗事件最多的是25~34岁人群,占44.99%(数据引自微博@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由此可见,非法疫苗事件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不容小觑。




2
风波骤起

据@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总结,原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非法疫苗事件最早来自3月18日7:42澎湃新闻的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一天后被删)。正是在这篇报道的基础上,大量媒体、大V、中V、普通用户跟进传播。



 8:22微博帐号@澎湃新闻发布的报道介绍中,加入了“这是在杀人”一句话,大量媒体和个人开始转发这条微博。




3
病毒式传播
和“李光耀被去世”、“上海逃饭女”等事件如出一辙的是,非法疫苗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刷遍微博、微信朋友圈、各大新闻客户端的原因,主要在于媒体的跟风式转发。

3月18日上午,《东方早报》、《财经网》、《新京报》、头条新闻、网易新闻、Vista看天下、《环球时报》、凤凰网、《南都周刊》、《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都对该事件做了强烈关注和重点报道。


后微信公众号开始蠢蠢欲动。《人民日报》在18日下午17:42推送题为《涉案5.7亿元疫苗未经冷链运输流入18省份,专家说“这是在杀人”》一文。
3月19日,公众号刺猬公社推文《小心!数亿元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人民日报》新闻早班车同时发送简讯。
3月20日,公众号界面发文《我知道这周发生了什么》;后中国青年报发文《山东问题疫苗流入这24省市?你该怎么办?》。
3月21日,微信公众号文章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刷爆朋友圈。

到了3月22日,一方面,情绪激动、文字煽动性很强的文章,像《疫苗之殇!震惊!》、《一针疫苗带来心灵阵痛的二十张纪实照片》、《疫苗之殇!震撼13亿中国人!》、《你沉默你就是帮凶》等微信文章阅读量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带着冷静分析和新闻中立态度的解释性报道,如《疫苗大案300嫌疑人名单曝光,有你的经销商吗?》、《关于问题疫苗的所有问题,丁香医生给你答案》、《江苏涉案名单已出!疫苗还能不能打?请看权威发布》等文章的阅读量和分享量也高居不下。



从新榜统计的TOP30非法疫苗文章阅读数来看,这些文章的阅读量都达到10万+;从报道态度来看,呼吁监管占10%;冷静分析占26%;新闻中立占30%;情绪激动占34%。而从媒体属性来看,企业机构占据50%,媒体机制占26%,自媒体占24%。


4
舆论的流变
据微博@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对原始数据中的舆论文本进行可视化,可以看到每日的疫苗事件舆论关键词在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到,19日的舆论关键词包括:18省、冷藏、儿童、杀人、死亡等。从关键词“杀人”、“死亡”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舆论受澎湃新闻原始新闻中的内容影响较大,专家的“无效免疫,或可死亡”言论让舆论备受左右。




20日的舆论关键词中出现了新内容,有关非法疫苗走私的监管问题受到网友关注。




21日,非法疫苗走私案涉及的各个省市相继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疫苗的副作用引发网民热议。


众声喧哗后的冷静反思

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如何把这些不合理或不专业克服掉而避免其成为毒瘤和顽疾,是当今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
1
报道立场模糊:情绪与理性的博弈
 
通过对整个疫苗事件从开始到现在发生情况的梳理,我们发现,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众多媒体虽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去报道了整个事件,却忽略了在报道重大社会类事件时,应把握的报道尺度和报道立场。澎湃新闻的最初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在标题中突出“或影响人命”一语。后澎湃在微博的撰写中又加入了“专家说,这是在杀人”。由于标题刻意地凸显了“杀人”二字,后来转发的媒体纷纷都沦为标题党,将“杀人”、“害人”等血腥字眼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严重不符合新闻真实性要求,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其一。




3月22日,《疫苗之殇》这篇财新记者郭现中2013年的旧稿,成为微信朋友圈热议的文章。个别微信公众号将这篇旧稿与此次的问题疫苗放在一起成文,网友因误读文章而变得情绪激动,诸如“求政府给个说法!求转发!不转发你也是帮凶”等言论在朋友圈疯转。




于是,和菜头的那篇《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又开始流转了起来。其观点总结而言就是:1.《疫苗之殇》这篇文章有瑕疵,是拼凑之作,原文是讲接种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把这个跟本次疫苗事件关联是强制建立因果,是一种操纵公众认知的行为。2.不要夸大非法疫苗案中的疫苗问题,出问题的是二类疫苗,不是一类疫苗;是非法疫苗,不是有毒疫苗;问题出在疫苗没有冷链保藏,造成疫苗可能失效。因此事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轻得多,不要造成恐慌。




作为对《疫苗之殇》和《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的反思,百度百家发文《疫苗之殇,更是新闻之殇!》指出:其实,作为一篇新闻,《疫苗之殇》是不完整的。虽不像和菜头所说的是拼凑之作,但只有现象的罗列,没有对原因的追问,也没有提出解决的应对之策。作为一个新闻人或负责任的媒体,应该不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于是,我继续沿着信息源去追寻。终于,在记者的新闻手记里找到答案,原来,当初他也曾经采访许多人,甚至是卫生部的专家们。只是,这一切,被合理地遮盖了。
其实无论是《疫苗之殇》也好,还是对其反驳的文章《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虽引发了群众关注和社会讨论,但同时所带的社会恐惧气氛和激动化情绪,实则是让媒体蒙羞的事情。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次事件报道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冷静客观的声音。如丁香医生3月22日在微博公众号发文《关于问题疫苗的所有问题,丁香医生给你答案》。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冷静思考、客观中立的态度为受众解读了有关于问题疫苗的种种观点,包括回应《疫苗之殇》这篇旧稿与山东疫苗案的不同;问题疫苗的问题、危害到底是什么;不接种疫苗是否可取等。
纵观整个疫苗问题的报道过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媒体始终站在客观冷静的立场上报道问题。而另外一些媒体,以自媒体和企业机构为主,在报道时俨然不顾社会影响而大肆放大问题,以个别刺激性的标题和图片混淆事实真相,给人们灌输错误思想。这样的行为不仅没能起到调查问题、监管涉事部门、引导民众的作用,反而成为引发社会不安的直接催化剂。
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都会有冷静调查的媒体;但也不乏唯点击率和阅读量为首的媒体。然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谣言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真相的传播速度。如果不在谣言传递后对其加以快速的揭发和剔除,真相可能需要用时良久才能到达我们的受众那里。

2
新媒体时代把关人职能模糊化
 

在百度贴吧有关非法疫苗的话题讨论中,有网友发表如下言论:去年4月28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今年2月2号已经全面报道事件。那为什么过了一个多月后的今天,这事为何又突然火爆呢?




除了该网友对事件的时间表示质疑外,百度百家3月24日在《舆情报告:关于疫苗的那点事》一文中也指出:据新华社报道,早在2015年4月28日,济南公安破获了一起非法疫苗案,价值近70万元,并将犯罪嫌疑人庞某卫及其女儿孙某抓获。但是这起案件并未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




梳理了网友的评论,笔者发现:评论中对于媒体的斥责和相关部门的问责占据主要部分。众多网友质疑,为何早在去年就发生的新闻,今天才引起了重大社会影响。这么多的问题疫苗,早在去年就流入市场,为何媒体不深入报道;不能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媒体又算什么良知媒体?


除了这一质疑之外,还有人对微信公众号大肆传播情绪化、误导性文章的行径表示斥责,诸如《疫苗之殇!震惊!》、《问题疫苗可影响人命》等文章。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网友的质疑声中难免掺杂了情绪化表达,但是这些声音的确提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时代,在微博、微信等综合性社交平台如此火爆的今天,媒体组织该如何摆正自身地位,更好地行使把关权?


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了“把关人”这一概念,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在互联网急剧发达的当下,把关人理论已面临强烈的时代冲击,网络信息的爆炸式聚集,何处是入口、何处是出口,已经没有一家媒体可以真正地去把握了。另外,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要如何钳制干扰性信息,同时对有效性信息放行,实在是一个难以把控的问题。
即使面临的问题再窘迫,也不能说明现在的媒体把关已经毫无意义了。把关人缺失将会让谣言,低俗化、误导性、刺激类等信息有了长期滋长的温床。因此,我们说把关必不可少,如何把关更是一个繁杂的问题。想要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纯净度,媒体理应做好辟谣行动。同时如何规避报道中的立场偏差、专业缺失、尺度过大等问题,也是媒体能否发挥好把关人功能的衡量指标。
3
报道深度缺位:如何尽快填补信息缺口
 疫苗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且受到舆论热议,主要就是因为它关于百姓生活,尤其是与儿童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此次非法疫苗事件爆发、进入社交媒体并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之内的三天时间内,未曾看见媒体对于事件进展、问题澄清、通报调查、科学答疑、医学专论的有效报道。
于是,权威媒体的失声、专家解疑的缺失,给民众留下了深深的不安和越积越厚的愤懑。俗话说,权威信息缺失的时候,正是谣言作案的最佳时刻。此后事件发展的走向也的确证明了这一说法。
到了3月22日,一些相关的专业性信息才开始慢慢浮出水面。这些信息,既包含了对误导性报道的纠正,也包含了对相关部门的问责。但对于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些疫苗的流向——用到了哪些社区医院、哪些孩子身上——却没有回答。
在公众关心的问题上没有回答,又要如何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深度调查如果到来的太晚,等过了那个时间,它的意义又还剩多少? 每一次的重大新闻事件几乎都能引起人们对媒体工作的思考。有人说,新闻理想就像内裤,需要有,但不必逢人就展示给别人看。但在笔者看来,当我们媒体人面临的是诸如重大的社会问题等热点事件时,还是有必要提醒自己,全身心投入调查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穿内裤。



本文由考新闻胡萍整理写作。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考新闻投稿:kaopress@163.comQQ群: 482118732长按二维码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