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闹哪样:和颐酒店的底色

2016-04-13 杨小花 考新闻


和颐酒店事件从4月3日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这一周多的时间里,从微博话题发酵到如家作出回应、警方跟进调查,如今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来回顾这一事件的相关评论,教你如何抓取评论角度,并进行评论说理。

1女性出行该如何自我保护?代表:《突发情况下女性该如何自我保护?》——果壳网
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文章,严格来讲,大都不是新闻评论,而更像“科普文”。因为这些文章的目的是教给女性自我保护的知识。 正如果壳网那篇文章的标题,“光天化日下住酒店都能遇袭”,这件事触动人们神经的点是,被袭女生住的是一家中高档的酒店,且在有实时监控的情况下遭遇陌生人袭击。这破坏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于另外,被袭当事人又是一名女性,因此人们的关注点和讨论点很容易就聚焦在女生出门的自我保护上。以“和颐酒店”“女性”“自我保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共有3071篇微信文章(截止到4月12日22点)。 这些文章大多分析了被袭女生“弯弯”在整个过程中采取的值得肯定和借鉴的自我保护措施,如坐在地上、大声呼救等。
从评论的角度来说,这类文章阐述措施属于列举的论述方法,分析容易停留在浅层次,属于入门级的评论文章。

2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代表:《和颐酒店事件击中公众内心不安全感》——中华女性网

在人们热议“女生该如何自救”的时候,很多“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这些声音不是反对女生重视自我保护,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出发,呼吁关注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和颐酒店事件之所以能够一夜之间登上微博热搜、一天之内刷爆互联网,除了有大V帮助转发造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此事“击中了公众内心的不安全感”。当事人在一个安保还算良好、被认为不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袭,而事后酒店方面、警方动作迟缓,被害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抚慰,如此境遇,带给人们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从标题到结尾比较紧凑。标题“和颐酒店事件击中公众内心的不安全感”即是其论点。第2、3段分别从事件的两个敏感点来阐述,此事是如何“击中公众内心的不安全感”的。第一个敏感点是公众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作者分析了该事件引爆舆情的原因,即公众对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有强烈的共鸣。第二个敏感点,作者则聚焦在女性受侵害的无助上。“这本质上无疑是对女性权利的忽视和不尊重”,这句话也是微信、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的主张。当“女性出门防狼教程”刷爆朋友圈,有人则提出舆论的焦点“已跑偏”,于是“这年头女生不会武功就不能出门了吗”的言论随后被热转。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女性安全也确实是此次和颐酒店事件所反映出来的一个社会性问题。 文章最后一段则针对“如何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保护”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首先,要增加女性的安全感,则首先要彻查事件真相;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而言,应“改善公共空间的治安环境”;最后,作者还呼吁了“旁观者”“路人”等社会大众面对有人受害的情况应该及时伸出援手。 这篇评论比较“泛”,既讲到公共安全,也讲到了女性安全,最后提的建议虽然面面俱到但同时也有点“空”。
从整篇文章结构来看,论证的思路是“提出问题——阐释问题——提出建议”,结构清晰。但是要注意提出的建议最好是具体而有建设性,否则评论的价值性便不会很强。 

3穿了“亲密关系”外衣的暴力,为何得不到制止?

代表:《和颐酒店女生遇袭:援手为谁而伸?》——人民日报评论

从题目“援手为谁而伸”就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落脚点是和颐酒店事件中旁观者的行为和态度。文章第一段阐述新闻事实并向评论过渡。第二段便提出“不管是酒店工作人员,还是房客,看到有人在‘施暴’,难道不应该先上前制止吗?即便只是站出来,‘多管闲事’地问一句:这人和你什么关系?”而在这句话之后,作者没有继续在“制止施暴”这一点上进行论证,而是又转而讲酒店和警方事后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到第三段才又提出“亲密关系之间的暴力往往不被重视,路人在干预时会犹豫。”至此,才在“援手为谁而伸”这一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亲密关系之间的暴力”这一有价值的话题。但是紧接着第四段又对女性缺乏安全感、改善公共治安环境进行评述。最后一段才又回归到标题中的论点:“看到有女性被暴力侵犯,首先想到的却是‘老公打老婆,小情侣闹矛盾,还是少管闲事’,本质上就是对女性权利的忽视和不尊重。” 这是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的一篇“锐评”文章。这篇文章找到了很好的一个评论点,即“亲密关系之间的暴力问题”。因为和颐酒店事件中,有一个服务员就表示“以为是情侣之间闹矛盾”而没有上前制止。但是,此文在论述上太过繁、散,没有做到“观点明确、集中”,这是写评论应该所避免的。一篇优秀的评论,应该通篇都围绕中心论点而展开,组织论据,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论证。 微信公众号“知媒”在4月6日也发布了一篇文章——《酒店服务人员“以为情侣闹矛盾”拒绝施救,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暴力容忍度有多低?》。此文的标题首先就是一个不错的评论标题,且其显示的评论角度与人民日报评论那篇一样,比较有评论价值。这篇文章分别从“不干涉‘内政’是默许亲密关系的暴力”、“中国特色的‘替天行道’与‘家庭自治’”、“加强自救意识?治标不治本”、“欧美对亲密关系下的暴力‘零容忍’”等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论述。从小标题可以看出,此文的思路是“提出问题——追溯问题的社会根源——欧美相关制度设计的借鉴”。这也是比较典型的评论写作思路,尤其是在对社会性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评论时,往往会去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其他国家或者城市的相关经验来提出建议(例证)。


4路人到底冷漠不冷漠

代表:《我们何时不再冷漠与围观? 》——红网红辣椒评论

“冷漠,在一次次事件里被检验出来,增加着人们对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的不信任程度。” 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是这一话题的高潮。前段时间柳岩做伴娘被闹一事,人们也对旁观的男明星女明星不持好评。和颐酒店这件事中,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出,先后有酒店服务员、酒店住客从当事人身边经过,服务员只是劝了一句,而几个酒店住客在旁停留了一下便离开,最后是一个女住客在关键时刻拉住了被害者的手臂,才使得她不被拉到楼道中去。 明明是非常明显的暴力事件,为什么旁观的人们不能上去伸出援手?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觉得两人是情侣,不想掺和这种“家务事”;又或许是如今社会很多人所认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一理念。“别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这句话,我们大概都听了无数遍。就是这样的“社会教育”,导致了“围观”“冷漠”的社会现象。 这篇评论的中心论点是“与网络现象级的‘伸张正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怯懦。”将人们在网络上对和颐酒店事件的态度与现实中本能的怯懦进行比较,是个非常新鲜、独到并且有价值的评论角度。文章提出,人们在愤慨、呼吁之余,应该对自身进行必要的“拷问”: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能否挺身而出?“当遭遇是充当拯救苦难的英雄还是做背过身去的沉默者的抉择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怯懦与本能的趋利避害都会左右我们的选择,经年教育沉淀在认识表层的道德陷入失范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基于对人性中固有的“怯懦”的阐述,作者进而提出,“只有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我们才不会害怕,心底的道德感也才会焕发力量和光辉。”并且强调,这种保护机制还应该包括激励机制、补偿机制、福利机制及司法机制,进一步上升到对社会机制的改进提出建议,使得评论的意义得以凸显。 总之,这是一篇优秀的评论。论点独到、集中、明确,论证有力,使用了引用论证、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以及对比、反问等修辞。





考新闻投稿:kaopress@163.comQQ群: 482118732长按二维码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