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中心”获批,西安将有哪些科技大动作?

William 悦西安 2023-05-08

随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官宣,西安创建“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靴子终于落地。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处在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在西安之前,仅有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获批建设双中心,足可见其含金量。


当然,这也代表了国家层面对西安科研科创实力的认可。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更高维度的战略布局当中,这座城市显然被寄予厚望。


丝路科学城:全国首个“双中心”承载区


“双中心”获批的消息公布后,在欣喜振奋之余,最受关注的问题当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平台的物理实体承载空间,最终将落子西安的哪片区域。


答案最终揭晓:丝路科学城。


双中心是国家寄予一座城市科技创新实力的最高荣誉与肯定,众多雄心勃勃的新一线城市,无不表态竞逐。


成渝、武汉目前只拿下科技创新中心,合肥则仅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此外,南京、济南、杭州、青岛等也纷纷提出,在“十四五”期间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类别
项目
核心承载区
综合性科学中心
北京怀柔综合性科学中心
怀柔科学城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
光明科学城
上海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
张江科学城
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
滨湖科学城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
丝路科学城
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国际科创中心
海淀中关村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
浦东新区
成渝地区科创中心
两江新区、天府新区
武汉科创中心
东湖科学城
西安科创中心丝路科学城

纵观在西安之前获批的全国“双中心”,均有其核心承载区,即科研科创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如怀柔科学城之于北京、张江科学城之于上海,光明科学城之于大湾区。


但是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其科学中心与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并非一地,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


上海·张江科学城


因此,丝路科学城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双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这就是说,丝路科学城不仅是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核心,同样是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


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由“一核两翼”构成。


其中,“一核”位于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两翼”分别位于中国西部创新港长安大学城

西安科学园启动区整体鸟瞰图


早在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协议》;当年11月,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暨西安科学城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为西安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科学院选址沣河西岸,高新区国际社区西南部 ,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定位为西北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陕西创新驱动的引领者与西安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坐标。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设施集群和制度体系,一批重大科学装置和科技项目落户。


中科院西安科学园


整体项目建成后,中科院西安分院、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光机所以及陕西省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将整体搬迁落户,打造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西部科技创新港 摄影 © 悦西安

另外,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长安大学城作为“两翼”,同样也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西翼的西部科技创新港,集合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工大翱翔小镇、西部云谷等高等院校与新型科研机构,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翼的长安大学城,则是我国西部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区域。



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一核一圈一带”空间布局。


一核即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
一圈即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生态
一带即面向“一带一路”的丝路科技创新合作带。


这也就是说,西安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并不仅仅止于西安市内部,而是要以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为引领,形成并培育以西安都市圈为中心、带动关中平原城市内部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科技创新合作。


西安高新区 图 © 西安发布


丝路科学城作为“双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其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具有前沿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衍生地和“一带一路”顶尖人才首选地。

聚焦四大圈层,建设“双中心”


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西安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标志着西安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西安将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具体到“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建设路径,发端于西安的“硬科技”为特色,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第一圈层:科学圈层


以丝路科学城(西安科学园)为核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投用,加快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启动建设。除此之外,也要争取布局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争创国家实验室,并围绕优势领域申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谋划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核心区,实现重大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成果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学城园区


第二圈层:科创圈层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谋划建设西部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一站式”概念验证服务体系。

秦岭 摄影 © 悦西安


组建秦岭小试基地,对接科研与市场,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二次研发等服务。搭建产业共性中试平台,开展中试熟化、样品试制、工艺改进等中试验证服务。


为了促进科学成果的本地转化,综合性科学中心将打造科技企业创业孵化集聚空间,加速构建科技孵化育成全链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价值。

第三圈层:产业圈层


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创新,最终要赋能于产业,落脚于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圈层围绕信息、生命、空间、能量、物质等5大领域,开展颠覆性技术研究,培育“5+N”未来产业体系,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推动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协同化、多元化发展。


华为西安研究所 摄影 © 悦西安


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西安将大力开展未来核心技术攻关、未来领军企业培育、未来产业载体建设、未来产业场景示范,勇当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

第四圈层:服务圈层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服务。西安科学城将以建设吸引集聚百万人才、三生融合的高品质未来理想城为目标,谋划建设科学家社区、院士岭、海归小镇等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和服务载体。


西安高新区 摄影 © 悦西安


以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为主承载打造科技金融中心,搭建高新技术检测基地、知识产权服务基地、科技智库大厦等科技服务业承载载体,提升高品质硬环境和高效率软服务,促进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加速集聚。



对于西安而言,在新年伊始获批“双中心”,无疑是一注强心剂。这不仅代表国家层面对西安的战略认可,也赋予了西安新的历史任务: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彰显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


点击阅读原文

见证西安发展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西安地铁三期收官进行时,这三条线路稳步推进中服务人口2000万,事关未来西安重磅规划出炉陕西支持省属高校冲击“双一流”,谁能脱颖而出?先进制造强市版图:百城贡献超六成,西安名次跃升8位比亚迪扶风建厂,关中产业格局巨变T5站前地下环隧封顶,西安机场打造首个智慧跑道系统刚刚,西安出台楼市新政,官方解读来了!西安太平遗址重大突破!证实为夏时期大型中心聚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