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折叠手机交付量至少为100万部,三星的信心来自哪里?

李星 旭日显示与触摸 2022-03-25


二十万手机人订阅的深度解析号:手机产业原创第一

预测趋势走向,解读内幕,值得关注~

明年上半年投放市场。首批交付的数量至少为100万部,如果市场反应良好,我们将会生产更多。”



高东真表示向开发者首次展示这款期待已久的手机,意味着三星的可折叠手机技术已经达到可以量产的水平。因为考虑到屏幕、电池和尺寸等因素,三星试图通过这款可折叠手机获得最佳用户体验,并在市场上确认领先地位,所以才把可折叠手机的上市日期拖延到现在。


事实上,如果仅从屏幕技术上来看,三星除了很早就展示了可折叠的OLED显示屏外,还展示过能够承受拉伸变形的3D弧面OLED显示屏,这也证实了三星在OLED显示屏上的技术储备,已经十分超前。

 

在李星与业界讨论可折叠手机的过程中,发现行业所遇到的困难,除了用户的接受程度外,最大的几个技术障碍主要来自于屏幕、电池和尺寸三个方面。因为初期面世的可折叠手机,肯定是类似笔记本电脑一样,只是转轴处固定的小面积区域进行弯曲,以实现手机能开合两种状态的手机。

 

实际上,要实现转轴处固定的小面积区域进行弯曲对于显示屏来说,不管是材料还是技术,或者加工处理工艺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智能手机从其诞生以来,在显示技术上基本上都是以平板显示技术为主,要实现可随意弯曲,对平板显示器来说,从技术或原理层面就是一个互相矛盾的话题。

 

平板显示技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显示器的笨重和分辨率低的两个技术瓶颈。而要让显示器呈现更清晰、更高画质的画面,一个坚固而平整的显示器更容易实现。但可折叠显示器,要在摊开后保持画面平整,就得有一定的厚度支撑;要保持更清晰、更高画质的画面显示,就得保证显示器的表面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破坏显示器表面的平整性。

 

从三星展示的样机信息来看,三星实际上采取了一种很折中的方式来处理这款可折叠手机:除了拥有一块7吋左右的可折叠显示屏外,三星还为其配备了一块正常使用操作的外屏。外屏尺寸为4.58英寸,内屏摊开后则为7.3英寸, 为了更好的进行系统适配,两块屏幕的分辨率都是420 DPI。 

 


有业内人士对李星表示,三星通过双屏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可以只使用外屏,就能完成智能手机的全部操作,应对现有智能手机所要面对的全部应用场景。

 

这也意味着只有用户觉得合适的情况下,才会打开内屏,如在需要处理文件、观看视频、或者是在一些游戏场景和需要与人分享信息的时候,而一般在这些时候,打开后的可折叠手机,基本上不会是移动场景下使用。也就是说,可折叠手机摊开使用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处于环境比较安定,用户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的状态,可折叠手机受到了用户的充分防护。

 


如果柔性显示屏不必承受外界的挤压或碰撞冲击,很少接触到锐利坚固的外物,那么就可以使用相对柔软的显示屏防护盖板材料,从而降低可折叠显示屏的生产加工难度。而从目前行业所能提供的可折叠柔性显示屏防护盖板材料来看,要能满足实用的可折叠弯曲部分曲率半径要求,其表面硬度指标基本上在小于铅笔硬度3H。

 

实际上,如果结合三星、LG早期在可小幅度弯曲手机上的经验,在柔性显示屏防护盖板材料上再增加自修复涂层的话,对于内折式的可折叠显示屏来说,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客户的使用要求。

 

行业现有的自修复涂层工艺,基本上可以做到表面硬度大于铅笔硬度2H,能在2分钟内修复宽度与深度在0.02毫米内的划痕,2K以下分辨率的显示屏,都不会因为日常操作引起的划痕,影响其显示效果。

 

有业内人士对李星指出,内折式柔性显示屏的主要困难,还是在于显示屏的各层材料设计上。与外折式柔性显示屏不同,外折式柔性显示屏的驱动线路层和发光层在弯曲折叠时,基本上可以设计成不用承受外力,让表层的保护盖板和其它辅助元件设计成可以承受拉力的材料与结构即可。

 

而内折式的柔性显示屏,如果表层的保护盖板和其它辅助元件的设计不当的话,显示屏的驱动线路层和发光层在弯曲折叠时,很容易受到拉伸力造成功能性失效,这跟外折式柔性显示屏空易受外物碰撞和挤压,让显示屏的驱动线路层和发光层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功能性失效一样严重。

 

某种程度上来说,内折式柔性显示屏对器件的厚度要求严为严格一些,这也表示显示屏表面的防护层厚度有限,防护强度同样有限,更难应付外物碰撞和挤压。

 

所幸的是,内折式可折叠手机可以采取类似三星一样的设计,为手机配备两块显示屏,即便是内折柔性显示屏意外损坏失效,仍然还有外屏能够正常使用,基本上不会让客户错过绝大多数的交互信息。

 

至于电池方面,可折叠手机摊开使用大屏时,电量的消耗肯定会大很多,特别是现在能实现可折叠柔性显示的显示屏,行业里量产的只有OLED显示屏一种,OLED显示屏属于自发光显示屏,因此只要打开使用,基本上就处于高能耗自发光状态,因此为可折叠手机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也是行业头疼的问题之一。

 

容量更大的电池,就意味着电池的体积更大,而可折叠手机在传统的手机尺寸下,还要舍去可折叠部分的空间,因此与传统手机相比,实际上留给手机内部元器件的空间要小得多。在一个更小的空间里,想要实现支持更大显示屏的大容量电池,基本上不太现实。

 

如果在可折叠手机的两个固定部分都塞进电池,通过类似苹果的双电池电源管理方案来给可折叠手机供电,虽然可以提升手机的电池容量,但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难题,可折叠手机的厚度尺寸,将使得手机的使用体验变得很差,因为手机在折叠后会显得十分的笨重。

 

实际上,即便没有电池容量的问题,可折叠手机在尺寸设计上依然有着很大的挑战。首先在折叠状态不,可折叠手机不能比现在大家使用的普通手机大很多,不然就失去了可折叠手机在轻便上的意义,可折叠手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就是要在现有手机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显示面积,从而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

 

然而正是由于手机采用了可折叠设计,手机折叠后的厚度控制,就成了业界最为头疼的难题之一。即便是可折叠手机一面采用传统手机模式设计,另一面仅保留显示屏,其厚度也要比现有的手机厚,何况现在的可折叠手机在折叠部分,还得留有一定的空间,能容纳显示屏的最小弯曲半径,而为了让可折叠手机的折叠部分使用寿命得到保证,目前行业里这个最小弯曲半径数字,与手机整机所希望的厚度相比,还是大了很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相要得到一部摊开后厚度一致的完美可折叠手机还比较困难,除非用户能忍受厚度超出1厘米以上的手机,重回当年“大哥大”的砖头手机时代。

 

既然如此,那么三星要生产内折式双屏可折叠手机,除了成本较高以外,这部手机其它的短板是大家可以预见的,也就是说,总有一部分人为了更大的显示屏,并不在乎手机电池容量小一些,手机厚度厚一些。比如一些可以在使用时给手机充着电,出门不常使用时手机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商务人群。

 

而100万部手机,放到一个年销量接近15亿部的市场里,根本就泛不起一丁点水花,市场对这类手机的存在基本无感。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