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转机,促胜机!普陀这里的企业复工探索出战“疫”新模式
每天一早,位于长寿路西康路上的办公楼——源达大厦门前就会排起一支井然有序的队伍。相距一米间隔的上班族们挨个拿起手机,在熟练完成扫描、测温、登记等“规定动作”后,便可进入大厦内开始工作。没有节前的拥挤忙乱,在抗疫警报下依然保持着秩序,保证了楼内几十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渐入正轨。不仅如此,员工“通关”速度的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入驻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更大信心和更大期待。
战“疫”企业回血迅速,他们都说要谢谢TA
“感谢方方面面,特别是长寿路街道为我们公司办理复工提供的各种便利。尽管我们还不能算作‘长寿人’,但在长寿,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家’的浓浓温暖。正是这份归属感坚定了我们扎根于此的信心,更是共同的抗疫经历让我们见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说这话的是来自高原的西藏极净圣域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分支负责人贾真。在他看来,是长寿路街道挽救了他那差点因为新冠疫情而被破灭的创业梦——在复工日到来后,经由大厦物业方介绍,一支来自街道办事处,由包括街道、地区投促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 “突击队”,主动向他提供了关于办理包括企业注册在内各类法定手续的全套指导。这颗“定心丸”的及时出现,不但迅速平复了他的不安,更是稳定了员工们对于企业未来的预期。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公司发展也渐趋明朗。
(开工后的企业自觉进行室内消毒)
(大厦物业向复工公司了解情况)
作为一贯对标欧洲标准的跨国公司,同样位于源达大厦内、见惯了“世面”的一家法国企业也同样为长寿路街道的表现所惊讶。本来对他们而言,春节不过是个普通的工作日,但不期而至的疫情,却不得不让在新年长假里必须维持经营的他们,必须面对包括口罩、消毒药水等应急商品,“有价无市”的紧缺局面。因此可以想见,当心急如焚的他们在意外收到来自街道筹措的海量应急物品时的心情——大约只有“雪中送炭”才能描述他们当时的感受。对此铭感于心的公司高层也在近日向街道袒露了心迹,不仅愿意继续深耕于斯,更承诺“将进一步承担企业对于长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责任,把我们的共同家园发展好,建设好。”
可以说,发生在上述两家企业身上的经历并非少量租户的个案,而是长寿地区众多企业受到的普惠待遇,正是这样的“操作”让区域经济迅速“回血”。截止2月19日,长寿辖区51个楼宇(园区)累计企业复工数量已达1988家,累计复工80543人次。
“突击队员”“指导员”……“员员”不断
就在复工企业数量、复工人次每日增加的同时,还有另一组数字见证了街道上下在执行上海市防疫指挥部关于“一严到底、不漏一人”抗疫要求时的不打折扣——与上述复工统计同期,街道范围内共计劝返人员638人。正是这样在“战”模式下的不变底色,促成了长寿经济恢复的不凡速度与“硬核”防疫的“两手抓、两手硬”。而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总要求转化为上述现实的,则是从街道主要负责人到广大基层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其中又尤以长寿路街道楼宇(园区)突击队、长寿防疫指导员的忙碌身影最为突出。
蒋婷玉是负责联系源达大厦的“突击队员”,自进入工作模式以来,她必须每天24小时在线,随时回应来自包括楼宇物业、入驻企业等在内的数以百计联系人,关于防疫问题的各类需求。这番在外人看来的千头万绪,她却能一个人“ 以一破万”,这其中诀窍就在于“当好‘居委主任’。”
(蒋婷玉向大厦物业做政策解读)
这位干练的女“队员”这样向记者解释自己的“居委主任”定位——“战‘疫’期间,既然面向个人、服务个人的是居委会主任,那么面向法人、服务法人的我们,也就是企业法人们的‘居委主任’,干的活也和居委会主任差不多,总的一句就是,要当好企业的‘家里人’,让企业对我们长寿有‘家’的感觉。”这是这份对于“家人”的感情,让她和队友们准确排摸到了企业对于防疫要求理解困难、防疫物资短缺等急待解决的难点、痛点,并在随后有效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企业也因此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大家长”。
和蒋婷玉一样赢得来自企业尊重的,还有根据区卫健委要求迅速组建的防疫指导员们。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来自长寿社区卫生中心的康晨芸,每天都会和其他队员一起来到源达大厦,检查物业落实防疫公共卫生情况。作为基层医疗单位负责公共卫生的专业人员,他从未将自己定位为只做纸面工作的“表”哥“表”姐;反之,他每天都会花上更多时间,手把手辅导众多物业操作人员操作从消毒到除菌、从浓度配比到发热处理等许多最细小的工作。
(康晨芸向物业员工解释消毒液配比操作)
他笑言,现在的自己是必须“一个人当作三个人用”——既要当好指导员,还要当好测温员,更要当好全科医生。面对复工日开始后的防疫新局面,他同样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必须进一步深化,这是“要把每一名进出楼宇的人员,都纳入我们的关注;每一家入驻企业,都需要我们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严到底’的防疫工作继续落到实处的同时,迎来企业复产的更加顺利。”
于是,他开始更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的公共卫生知识,推广到更多企业和普通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以自己的新身份,推动防疫工作的新格局,进而提升包括入驻企业在内的公共卫生意识和抗疫工作水平。在他指导下,包括圣域公司在内的源达大厦租户都将通风、卫生、除菌等成为了企业每天的“必修课”。
(防疫指导员向企业了解员工情况)
(防疫指导员对物业饮水器消毒作指导)
战“疫”战果继续扩大,“转危为机”促进发展
据了解,在面积仅为4.02平方公里的长寿内,有着50多幢楼宇(园区);入驻其中的企业数以百计,涉及员工数以万计。面对如此数量众多的企业和人员,仅是做好疫情防控就绝非易事,更何况还要同时处理健康、发展这对复杂关系。因此,对于这两者关系的处理水平,便成为了考验基层干部队伍执行效能的“试金石”。对此,长寿路街道就拿出了堪称样本意义的长寿经验。
其实,早在重点地区疫情大规模爆发前的1月26日,长寿路街道便明确由社区发展办牵头,负责辖区51个商务楼宇(园区)的防疫管控工作,并在随后根据“谁用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了二级承诺三级防控的管控方案,并率先拿出了《外省市返沪人员登记表》等系列套表,形成了示范效应。尤其是其中强调的“企业对员负责、企业对物业负责”操作规程,更是已在全区推开。
起步早之所以能带来“先手先机”的优势,完全得益于街道在考虑防疫与发展两者关系时的更高站位、更强洞察力和执行力。例如,根据楼宇(园区)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梳理上述关于登记工作的做法成效后,便根据其中发现的表式不统一、信息不清晰、查询不方便等各种不足,街道又再度从快要优地向外借智,历经四天时间研发的“人员登记小程序”迅速上线,并在全街道成建制推开。这样的快速发现、快速反应、快速解决的解决模式,既提升了管控能效,又历练了全街道“参战人员”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出于对于这款凝结着全街道上下智慧与汗水的轻应用的信任,就在前不久,某市属大型国企集团公司对该程序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与街道商洽后,将系统移植到了该公司内部进行广泛推广。“长寿经验”带来的溢出效应,不仅是对出于“长寿产品”的信任,更是对长寿全体干部队伍科学管控疫情效能的信任。正是这样的信任,不仅让产品走出了长寿,更是让长寿的模式逐渐向全市辐射。
与管控模式带来的溢出效应类似,对于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甚至成为长寿未来发展“转危为机”的重大机遇。
位于长寿路上的189弄购物广场的“盒马鲜生”,在疫情期间,成为了同期全国单店销售冠军。在商家销售额大幅增长的背后,就有街道开出“特殊通行证”的额外加成。
当时,各个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带来的相互割裂状况,给包括“盒马”在内的众多生活服务类企业造成了极大不便,也深度影响了辖区居民在战“疫”模式下的生活体验。对此,街道勇于跨前一步,积极酝酿并尝试了“特殊通行证”——以供第三方递送人员畅行于辖区内的各个小区。此举不仅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更成为涵养街道后续发展动力的新起点。用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永尊的话说,“今后,我们不仅要继续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更要将防控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机制、好做法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优势。积极抓住有利局面,将危机转化为未来发展的 ‘转机、胜机’。”
记者:李华
编辑:杨军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