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第一季“普陀好人” 评选开始啦,说不定你身边就有!

上海普陀 2021-06-08

@普陀人

 2020年第一季“普陀好人” 

评选开始啦!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广大普陀市民共克时艰、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落实防控举措,取得了抗击疫情阶段性的胜利。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不畏艰险、逆行向前的抗疫英雄,我们在此衷心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向他们致以感谢和敬意!


今年的第一季普陀好人评选,将重点聚焦这些抗疫防疫的英雄们,让我们共同参与,为他们投上宝贵的一票!




参与方式

请您从以下30位候选人(集体)事迹中

选出您心目中的第一季“普陀好人”

然后识别文末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

(请至少选择1位)


投票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5月12日24:00

每人每天可以投票一次(最多10票)





以下是30位候选人简介





👇🏻👇🏻👇🏻

(以下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01

陈 琴


陈琴,女,1961年8月生,中共党员,宜川路街道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宜三二委管辖区域是一个老旧小区,现有一共2293户、4个小区出入口、老年人比例40%、外来人口比例40%,这难免为此次新冠病毒防控防疫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居委会一共有9名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三开始全员到岗,全天早8点到晚9点不间歇的忙碌。居委会书记陈琴一直工作在一线,排摸“外地返沪”人员并告知居家隔离观察、带领居委干部在小区内巡逻、张贴居家隔离观察须知、完善“挂图”信息表、门岗执勤等工作,即使身体不适也苦苦坚持着。2月5日,她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属于急性盲肠炎需要开刀住院,牵挂着工作的她,在完成开刀手术后仅三天就办理了出院手续,虽然不能马上回到岗位上,她还是坚持在家办公室,居家遥控指挥,她希望早点养好身体回归工作岗位,跟小伙伴们一起战斗。


02

程晓榕


程晓榕,男,1979年8月生,中共党员,曹杨新村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作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他主动挑起了统筹协调指导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重担,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当曹杨出现了确诊病例,他积极对接区疾控中心,协助社区医院运送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至集中医学观察点。为了解决快递无处堆放的问题,他受命前往南翔提取快递货架,整整43个货架,他随车一一运送,并指导安装,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当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程晓榕又奔赴第一线,面对三名从新加坡入境人员不肯下车入住酒店的困境,程晓榕穿好全套防护服,独自上车进行面对面沟通,用十五分钟突破三位人员最后的心理防线,破解了十五小时的僵持。机场转运夜间接送、驻守集中隔离点,都有他的身影。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坚韧不拔,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在他自己眼里,困难时期总要有人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冲在一线。


03

程雅云


程雅云,女,1985年4月生,中共党员,石泉路派出所民警。在防疫工作初期,她自主研发了微信二维码口罩预约登记小程序,利用线上登记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居民现场排队易引发交叉感染风险。防疫期间,她每天坚持下社区走访,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常识,严格掌握社区内居家隔离人员动态,同时以此为契机完善了社区内实有人口登记工作,做到不差一户,不漏一人。针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程雅云逐人核查社区内外籍人员轨迹信息,并牵头成立了“泉心泉译”志愿者翻译团队,遇到外籍人士有翻译需求的,按照语种分块发送,为石泉地区外籍人士提供翻译帮助。


04

杜佳敏


杜佳敏,女,198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宜川路街道宜川三村第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她是一位80后的“小巷总理”,人称“板凳书记”。别看她年龄不大,资历却不浅,有着近18年的社区工作经验,2003年时任居委会干部的她还曾参加过SARS的防控工作。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消息一公布,杜书记马上带领居委干部们在居民区开展防控,并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在小区同步开展宣传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就在上海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后,小区5个无24小时看管的小门被暂时关闭。结合紧急防控形势,居委立即召开了四位一体联席会议,党总支、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达成一致意见,必须守住大门,控制疫情发展。为此,杜佳敏还迅速展开“三项”行动,第一项是利用一天时间进行全小区全覆盖排摸;第二项是针对小区车辆,特别是包月车,逐一电话联系是否有近期往返上海的情况;第三项是立即组织居委干部和物业24小时轮流坚守大门。此外,由于物资短缺,杜书记还从家中拿来了耳温计,方便测量体温,并且每天3次准时通过小区广播播报疫情防控信息,广而告之防疫情。


05

方超杰


方超杰,男,1991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团工委书记、曹杨二中教师。花桥道口志愿工作是本次抗“疫”的重要行动之一,他作为教育系统负责人,1月29日下午,一接到任务就联系组织青年教师报名参加,一天时间就完成第一批上岗志愿者名单、准备物料、踩点对接等工作,教育系统共计发动了240余位老师,31日凌晨0:00-6:00开始带队值班。面对一群充满激情却又没有丝毫“作战”经验的志愿者,他积极组织志愿者培训,一遍又一遍讲解防护要求。顾不上口干舌燥,逐个仔细检查志愿者的防护装备和穿戴情况,力求为每一位冲锋在前的“战士”做好安全保障。他本人也在6天内3次参与凌晨值班,2月2日凌晨3时许,接上级部门要求,成功拦截外逃车辆一部。道口志愿者结束后,他又先后4次参与了社区疫情登记、排摸等工作。


06

高 奇


高奇,男,1967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新路派出所民警。自1月24日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以来,高奇与从事医护工作的妻女共同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春节期间,他放弃休息主动前往辖区内16家宾旅馆排摸入住旅客,并第一时间将入住东新辖区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和特定人员的信息上报卫健部门,便于后期隔离工作开展。同时,他逐一走访辖区内网吧、KTV、棋牌室等治安娱乐场所,核查各场所是否营业,防止疫情传播。在值班日,高奇在售卖口罩的药店进行安保工作,间休时还前往各个超市、卖场、便利店,收集店内关系民生类商品的库存情况,摸清底数以便应对突发状况。


07

耿 俊


耿俊,男,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万里街道富平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党员群众、物业人员迎难而上,用他们的使命和担当,坚决守好社区防疫的第一道防线;用他们的无私和大爱,凝聚成为打赢防疫阻击战的强大正能量。耿俊都时刻铭记为民服务的“初心”,更明白此次防疫任务的使命和担当。仔细研判疫情、创新工作方法、制定更优方案,一次次找准了方法,破解了难题,不仅解决了小区常驻居民的方方面面,耿俊也成了外籍住户隔离期间的“贴心人”,申城正处于严防输入的重要时期,返沪的外籍居民和华侨就成了社区防疫的“关键少数”。耿俊亲自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并指导如何做好居家隔离,能够和外籍住户无障碍的交流,为居民区的外籍提供一对一服务,赢得了富平居民的频频点赞。


08

管李兴


管李兴,男,1966年12月生,中共党员,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园区里的同事们和客户们都亲切称呼他为“管老爷”。作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的管理人员,“管老爷”除了尽力调配采购防疫物品,还一家家送货上门,不厌其烦地向每位客户耐心介绍如何使用。在上门宣传中,他积极引导客户理解并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员工,管老爷几乎天天泡在园区里,每个节假日、防汛防台值班日等总是能在园区看到管老爷的身影,他的脚步走过了M50的每一个角落,客户们遇到难题也是第一时间找到我们的管老爷,房屋漏水啦、下水道堵啦、公共区域物品损坏啦大大小小的事,客户们都会跟管老爷来说一说,管老爷在接到问题后总是立刻协调物业等相关人员,帮助客户解决困难。同时管老爷也是园区的安全负责人,每月都会带领安全小组人员到园区各商户及公共区域巡查,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了园区安全有序的运行。


09

郭琪刚


郭琪刚,男,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副主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为做好区医疗机构医疗防护用品物资保障工作,郭琪刚同志作为此次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的成员,主要负责物资的领取和发放等工作。为做好区医疗机构医疗防护用品物资保障工作,他制定发放普陀区医疗机构每日医疗防护用品库存和消耗情况表,每日完成区各医疗机构和临时观察点医疗防护用品当日库存和消耗情况,及时掌握全区医疗防护用品情况。同时为确保医疗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发动各医疗机构采购部门积极与物资供应商进行联系,尽最大努力进行采购统一调配。他还积极与市卫健委后物资保障组对接联系,从正月初四开始每日自驾驱车往返50公里到嘉定的上海市抗击新型肺炎医疗物资保障基地领取调拨物资,然后再仔细分发给基层各单位,确保一线工作人员防护物资到位,确保疫情防控不耽误。连续80多天的奔波,假期、周末无休,近4000公里的车程,记录了他这段时间的辛苦与付出。


10

刘忠生


刘忠生,男,1972年4月生,中共党员,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春运来临又恰逢疫情爆发,为保障员工安全,他一方面多方采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一方面苦口婆心动员武汉籍员工留沪过春节。他协助公司以及长征镇其他三家互联网企业向湖北和上海地区捐款捐物,捐赠总额累计超过1400万元。他带领团队,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参与防疫工作:研发了普陀区“居民口罩登记预约系统”,解决了9个街镇50万次居民的口罩登记问题;带领游戏组与人民网合作开发《人民战“疫”总动员》防疫答题游戏,上线一周超过110万人次参与问答,完成900万次的防疫知识纠错。此外,他还组织17名公司志愿者多次参加高速道口检疫和防疫物资运输工作,并前往上海献血站捐献成份血,以支援血库储备。


11

陆海燕


陆海燕,女,1999年8月生,群众,现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甘泉外国语中学。她的母亲来自阿尔巴尼亚,父亲是中国人。在她9岁时,因父亲的工作关系,举家从阿尔巴尼亚迁回中国。在普陀区红十字会发布招募花桥道口志愿者启事后,身为红十字会会员的陆海燕便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选。在花桥道口做志愿期间,由于休息、上厕所、饮水都需要摘掉防护品,消耗大量时间,为了不造成道口堵车,陆海燕尽量不吃不喝,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结束道口服务后,她又主动争取获得了在“家门口”为居民服务的机会, 再一次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陆海燕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红十字会举办的应急救护技能比赛,2016年她和另两名队员分别荣获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比赛初中组团体冠军和个人单项第一名。 


12

罗长义


罗长义,男,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区中医医院质控科科长。2020年1月29日,接到上级紧急通知,需要安排高年资医师和护士驰援嘉定区G2花桥收费站,参与入沪人员防疫筛查。得知这一消息后,罗长义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他表示:“我从医三十多年,而且在抗击SARS疫情时就是医院专家组成员,这时候我不上谁上!”在对入沪人员排查的过程中,如果误将健康人判断成病人送往发热门诊,既要牵动120工作人员专车转运,又需要交通部门查扣相关车辆,这样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不说,还增加了健康人在发热门诊交叉感染的风险。但如果不小心放过一名发热患者,那也将带来很大的防控隐患。所以,罗长义在值勤期间,每次都特别仔细询问对方的详细情况,再用测温枪连续两次检测对方体温,如果均显示体温偏高,再用传统测腋温的方法进行复测,通过三次检测,确保判断精准。就这样,从1月30日到3月21日,整整52天,他默默坚守在“道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誓言,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3

浦婷怡


浦婷怡,女,198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甘泉路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副主任。此次疫情防控中,浦婷怡作为机关联络员,勇挑重担,当起了汪家井居民区的“代理书记。”她为居委会专门设计了一套内容详尽的每日疫情汇总表,给大家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严守小区门岗,合理分配门岗值守力量,并将门岗值守工作的分工及工作要求张贴到岗,以便大家对标对表,各司其职。针对小区内群租户情况不一的情况,她还提前想出解决方案,制作临时出入证,有效避免隔离人员外出。针对辖区内境外返沪人员数量激增的状况,她自创四个“提前”工作法(提前排摸境外返沪人员情况、提前对接境外回沪人员介入返沪行程跟踪、提前掌握境外返沪人员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提前制定居委会应对预案),有效防止境外疫情输入。


14

沈云杰


沈云杰,男,1970年5月生,群众,上海长征除害消毒有限公司副站长。沈云杰是名技术“专家”,一线作业经验丰富。拥有20年资深消杀经验的他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还曾赶赴四川参与了防疫消杀工作。此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1日起,他就带领消杀人员地毯式地对长征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小区垃圾箱房等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消杀作业,除夕那天也没有在家休息。1月27日开始,他又主动请缨参加某集中隔离观察点消毒的紧急任务,连续工作60余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15

王柏林


王柏林,男,1960年8月生,中共党员,桃浦镇紫荆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他不顾肺部旧疾疼痛,自小年夜至今始终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未曾休息一天。2月12号中午11时23分左右,紫荆苑小区发生一起火灾,在当前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突发的火情一时间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他第一时间组织各方力量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在短短十五分钟时间里疏散和救出40位居民,尽管火势迅猛却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小区居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让受灾的住户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由于是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大家都没法外出去商场超市采购,所以居民们送来的都是自己家中储备的物品,除了衣服之外,还有各类食品和生活用品,汇成一股疫情阻击战下的爱心暖流。


16

王道佳


王道佳,男,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自1月24日上海启动防疫一级响应以来,他放弃休息,白天他以站为家,带领值守人员全面升级安全管理措施,对救助区域实施最严格的封闭管理,落实体温监测、问询消毒、隔离观察、分餐管理等规范,确保机构内部的疫情防控安全。晚上他深入一线,联合公安、城管开展“三合一”巡查,深夜的桥洞、路边的绿化带里都留下他的身影,至今救助站共救助65人。由于连续作战,他病倒在战“疫”一线,为了排除感染可能,他以最快速度去医院检查,确认只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发烧后,他又立刻回岗工作,一刻都没有休息。2月15日,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救助对象袁某,因为“重点地区户籍”的标签,四处碰壁,投靠无门的情况下,得到了救助站的救助。信里提到,救助管理站有了这样一位“家长”,变得更像一个家,成为流浪乞讨人员的避风港湾,温暖着每一位受助对象。


17

王 亮


王亮,男,1987年2月生,群众,桃浦镇城管中队组长。王亮是桃浦镇一名普通的城管队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主动放弃休息,接续奋战在基层一线,连续半个多月没有休息,每天穿梭在责任路段的100余家商铺之间,全面排摸人员情况,逐一核对人员信息,制作商户排摸明细表,劝说返沪人员自行隔离,张贴通告、海报等,详细宣传“新冠肺炎”防疫要求。2月1日晚8点,王亮刚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正准备吃晚饭就接到要紧急运送防疫物资的通知,他驱车前往闵行区,连夜运回口罩10万只。此后的几天里,他又多次带领组员往返青浦、松江、闵行运送防疫物资。2月2日起,王亮主动请缨,下沉居民小区一线,每天朝八晚九,放弃休息,协助居委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居民登记预约口罩、测量体温、登记进出人员及车辆信息、挨家挨户上门核实情况、制作发放出入证件等。


18

王少伟


王少伟,男,1973年5月生,中共党员,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机动中队副中队长。1月27日,区城管执法局接到区防控中心关于开展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隔离转运保障任务,这不是一项普通的保障任务,而是与新冠病毒“零距离”接触。接到任务后,王少伟第一个在参与人员名单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隔离转运任务首日,有个别酒店住所协助转运的工作人员情绪紧张,一时不知所措。他主动和他们交流沟通,鼓励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正确面对。王少伟在现场展现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仿佛给了一颗“定心丸”,重点人员和居留处工作人员双方都定了心,转运交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截止到3月2日24时,36天累计工作502个小时,10个街道80余处酒店住所,转运隔离281人,其中确诊病例1例、高度疑似病例2例;这是王少伟带领着另8名队员共同创下的“战绩”。


19

王佳樱


王佳樱,女,2000年3月生,共青团员,现就读于同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名大二学生。疫情防控期间,当真如镇街道真北五居民区招募志愿者时,王佳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她用“长镜头”拍摄、采写、剪辑……以图文和视频方式记录每一个战“疫”瞬间。正在攻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她,还同居民区党组织一起制作了一档战疫广播“《五芒星》抗疫特别栏目——家园的平凡守护者”,真实呈现着00后眼中的抗疫温情。疫情期间,王佳樱与远在异国的好友合作创作一首歌曲,表达同心抗疫、战胜病魔的坚强信念。她始终相信,直击人心的写作,无法离开“真实”二字,就如同《人间世》这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聚焦的是医患双方面临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选择,展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王佳樱走进社区,那红色的臂章是00后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她拿起相机,记录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的点点滴滴;她以融媒体视角,表达着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深深敬意。


20

奚 岚


奚岚,女,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幼教党总支书记、早教中心主任。作为奋战在普陀托育战线的第一责任人,疫情期间,她利用网上视频监控和实地巡查等方式,100%严格落实各托育机构防控要求,筑牢全区托育管理疫情防控防火墙。她有召必应,社教联防守望同心家园。1月初,她不慎跌倒,致右侧第11肋骨骨折。但依旧强忍住病痛,连续2天每天6小时参与花桥道口服务。跟随局机关参加社区志愿防控,转战过宜川、长寿、长风等多个居委,服务近千人次。随后,又马不停蹄带领普陀幼教党团员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21

谢 飞


谢飞,男,1976年7月生,群众,上海臻道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实施经理。“新冠”疫情肆虐,家住真如的谢飞是湖北黄冈人,他有个弟弟在武汉的医院上班。期间,坚守在一线的弟弟告知谢飞前线的医疗物资非常紧缺,希望哥哥在外面能想办法帮忙筹集一批紧急物资。谢飞几经联络,在长春筹集了一批紧缺物资,但当地快递已经停运了武汉方向,只能先寄到上海再想办法。就这样,谢飞一家匆匆吃完年夜饭后,连夜驱车返回上海。到达上海后,按照规定,从湖北回沪的人员要进行居家隔离14天。谢飞忧心紧缺的物资无法及时送达,只能向所在的清六居委会求助。居委会接到谢飞的求助信息,立马投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之中。最终,这箱医疗物资总共历时6天、经历6次转手、跨越3000公里,终于完成使命,送到了武汉战“疫”前线。


22

忻皓清


忻皓清,男,1975年8月生,中共党员,万里街道凯旋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万里街道凯旋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忻皓清,在居民眼中,他是讲责任有担当的好书记;在居委干部眼中,他是让人安全感“爆棚”的好领导;在女儿眼中,他是超帅的“好老爸”。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始终全心全意战斗在基层一线。“原则问题不能退让,有问题让居民来找我。”这是忻皓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疫情期间,他牵头“三位一体”建立了“疫情防控指挥微信群”、“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小区疫情防控党员微信群”,每天实时通报疫情情况、管理措施,逐一回应业主们关心的问题,第一时间办理出入证,在楼道醒目位置将消毒卫生、居家隔离人员健康监测情况一一公示,有效缓解了业主恐惧和焦虑情绪。



23

杨华峰


杨华峰,男,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西部企业集团房屋维修有限公司应急维修班负责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里,因部分返乡过年的维修工未能返岗,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杨华峰主动请缨,放弃个人休息,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连续16天顶班“作战”在应急维修防控的一线,保证24小时为广大居民提供维修服务。家住农林路101弄的居民张先生来电反映家中断电,通过电话得知,他的女儿是第一批到武汉金银潭医院支援的护士长,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居住的又是自管房,迫切需要应急中心上门勘查。接报后,杨华峰立即做好防护措施赶往现场,以多年的维修经验他迅速排查出了断电原因系暗线中的接地线发生故障所致,对屋内线路进行重新整理,使张先生家的用电恢复正常。


24

应玉珍


应玉珍,女,1960年7月生,中共党员,石泉路街道管二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在抗疫的关键时刻,应玉珍的父亲去世,但她强忍哀伤,毅然坚守工作岗位,带领居委会干部和党员骨干穿行在小区的2个进出口,为小区居民健康筑牢安全防线。应玉珍深知,在有着81个楼洞、2114户共4000多居民的管二居民区,必须紧紧筑牢小区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才能防止疫情的输入、蔓延。正是有众多像应书记这样的好书记、好居委干部和好居民,街道全体上下在街道党工委的号召之下,众志成城,保卫家园,日夜守护石泉家园13万百姓的安全和健康,守住82个小区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25

张梅芳


张梅芳,女,1985年12月生,群众,长风新村街道曹家巷居委会主任。张梅芳是曹家巷居委会的“85后”主任,从年初三开始,她就坚持到岗,守护着这个人口繁杂的社区,从入户宣传、排摸走访,到张贴防疫提醒和返沪人员登记法律告知书,再到处理居民区的各类突发事件,她带头在小区门岗值守,忙忙碌碌的防疫工作前线,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曹家巷居民区共有1106户,是售后公房和商品房混合型社区,其中出租户就占到了2/3,防控的压力不言而喻。疫情防控工作初期,辖区内银城大厦的居民来电反映,大楼内18楼有两户都是外地来沪人员,邻居间都忧心忡忡。张梅芳了解情况后,立刻带领着居委干部上门排查,一方面将有关情况向街道职能部门上报,第一时间落实相关整治事宜;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地上门,白天没有排查到的信息就晚上再继续入户排查,逐个登记外来人员的信息,记录好每个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然后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查询每一个人的活动轨迹,经过逐一核实,确认在此居住的外来人员春节期间均无离沪记录。排查清楚后,她第一时间向反映问题的居民反馈了排查情况,给居民吃下定心丸,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


26

张 勇


张勇,男,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长风新村街道社工事务所社工。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从大年初一开始,长风一村居委全体干部就开始忙碌在各自岗位。57岁的老党员张勇同志当时身体出现不适,医生确诊为带状疱疹。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都先起早赶到医院做完理疗后,再准时回到岗位,和大家一起开始忙碌工作。长风一村是老小区,60%以上为老人。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必须及时让他们了解疫情的情况。张勇同志在疫情防控期间,常常通过上门讲解、自制宣传板报等方式,及时向消息较为闭塞的老人们介绍疫情防控政策、帮助做好自身防护。疫情防控阶段,小区暂时禁止送货人员进入,经常有老人购买了大米、油、面等沉重生活物资后,无法搬运到家中,张勇几乎每天都会忍着病痛,往返于小区门岗和老人家里,为他们搬运这些物资。


27

赵振云


赵振云,男,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他是区人社局一名老党员,年近60岁的他,将于今年10月份办理退休。作为一名老同志,他本可以在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节里好好休息,但赵振云早早便提出要参与春节值班,让其他同志先休息,“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 从年初六晚上,他就赴区人社局党支部对口帮扶祥和星宇社区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外来人口返沪情况,并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连续作战排查的10几天里,他配合居委会入户辖区1000多户排查返沪人员,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督促相关人员居家隔离观察;在驰援中远一小区防疫工作中,他主动帮助美国回来的留学生提行李将其送进家门,完成机场舱门到小区家口的无缝衔接,并嘱咐其要居家隔离14天,及时汇报身体状况。居委会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劝他先回家休息,他说:“等我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休息。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跟同志们一起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


28

直海英


直海英,女,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甘泉路街道子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直海英本打算在这个春节回河南老家陪90多岁的老父亲过年,没想到一场突然其来的疫情只能让她取消了原本的计划。她带领着居委会干部们奋战在一线,常常是忙到深夜凌晨,还顾不上吃一口饭。一次,她掌握到辖区内一集中隔离家庭,母亲在医院留观,父亲在外出差未归,家里只有两个未成年孩子。她立即穿上防护服连夜赶到医院发热门诊见到孩子母亲,进行了一番沟通安抚之后,表明态度,希望孩子能接受社区帮助。随后她和社区医生一起上门给姐弟俩量体温,并检查好水电燃气,为孩子关好门窗。为了夜间也能守护好两个孩子,还安排了志愿者在姐弟家门口彻夜守护,第二天一大早又给姐弟俩送来早餐。在这个特殊时期,两个孩子们收获了一群没有血缘的爸爸妈妈。


29

朱曼青


朱曼青,女,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环国际酒店房务总监。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朱曼青勇挑重担,从1月27日就成为了酒店第一个志愿者,也是截止目前在一线服务最长时间的志愿者。为了戴好防护帽更安全方便的工作,她在观察点就剪掉了心爱的长发。她还在健康观察长征点临时党支部担任了支部委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客房服务组组长,她积极关心组员队员的心理健康。自费帮队员安排面点,自掏腰包亲自下厨给队员熬鸡汤,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在遇到紧急任务的之后,多次带领团队火线支援其他的点位工作。她用自己勇敢细致的工作,驻守在离危险最近的集中观察点,将风险抑制在萌芽之中,用辛苦换来普陀百姓的安宁,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30

朱 谦


朱谦,男,1968年6月生,群众,石泉路街道中山新村居委会调解委员会。2月4日上午,他像往常一样在光新路177弄小区门口值守,检查登记进入小区人员和车辆,为居民办理小区出入证。8点30分居民李某从大门口进入小区,由于他没有随身携带出入证,朱谦等门口值守人员要求他出示出入证进行登记,但是他不予理会,电喇叭反复广播“进入小区必须登记和出示出入证”的通知,他也充耳不闻,硬要往小区里闯,并用手肘多次顶击劝阻他的朱谦,导致朱谦仰面摔倒,头部着地。 现场其他人见状,赶紧报了警,并将朱谦送往医院检查。石泉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出警,并将李某带回派出所做问询调查。经过医院脑部ct检查,伤势并无大碍,但医生叮嘱他一定要静卧养伤,进一步观察伤势情况。 对于突如其来的情况,朱谦没时间觉得委屈,他更怕因为休息耽误工作。下午便又回到了防疫工作的第一线,继续把守着中山居委的大门。


快扫描二维码

为他们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资料来源:文明普陀

编辑:吴兴婷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进入投票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