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普陀检察院让一百多个涉案未成年人再犯率为“零”!

上海普陀 2021-06-13



晓磊(化名)是一名外地来沪少年,由于家境贫困,晓磊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成了一名临时外卖员。有一次,一个订餐客户自己填错了地址和电话,导致晓磊没有及时将餐点送到,公司还给了晓磊罚款处分。一气之下,年少冲动的晓磊犯下了大错,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组对晓磊进行了观护帮教,联合社工通过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矫治了晓磊的行为。同时,安排晓磊及其监护人参加了亲职教育课程。晓磊及其监护人积极参与,检察官综合他和监护人在考察期间的表现,最终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晓磊在不起诉决定书上签下了名


晓磊的案件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普陀区检察院以涉案未成人监护人为对象,建立健全强制亲职教育制度,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功能,先后对100多组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开展了亲职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成果就是:无一人再次犯罪。




创建流程规范

制定《强制亲职教育规定》和工作细则,明确教育对象、启动方式、培训模块、跟踪回访等内容和程序。启动“四个一”亲职教育流程:签订一份观护帮教暨亲职教育协议书、发放一份亲职教育告知书、送达一份保护未成年人宣传手册、开展一次训前动员。



落实主体责任

强制监护人接受为期6个月至2年的亲职教育。明确监护人参与亲职教育培训属于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的必要环节,将监护人在培训中的表现等列入考察指标并作为涉罪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缓刑、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重要依据。



专业力量支持

成立亲职教育工作室,组建一支以未检部门检察官、专门学校教师、阳光普陀工作站社工为主的专业团队,并邀请有国外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授课。



定制教育方案

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量表评估和半开放式面谈,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丰富教育形式围绕“校园欺凌”“健康成长”等主题,采取“一对一”个案辅导、短期集中培训、团体辅导活动、“家长沙龙”等形式,介绍青春期知识、情绪管理等内容,促进密切亲子关系。



跟踪教育效果

由授课教师全面考察监护人听课、亲子互动表现,形成《亲职教育评估报告》,并落实“一案一报告”“一月一报表”,详细记录培训前后亲子关系变化。对参训家庭开展为期2年的跟踪回访,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在就学、就业上提供指导帮助,真正发挥预防再犯罪作用。


经验丰富的社工们给“问题少年”上情绪管理课




同时,普陀区检察院聚焦“前端预防”,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校园普法,会同区专门学校为学生及家长开设专题亲职教育课,共同合作开发法治教材,助力基层社区法治宣传等方式预防青少年犯罪。




记者:吴越凡
编辑:谢雨洁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这个社区商业邻里中心开业啦!

普陀这幢楼的居民即将成为“有梯”一族!

 普陀这里的居民就让家门口美出新高度……

 千万别错过普陀的这场视觉盛宴→

 昨天上海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