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面”还能精准服务!普陀这里提供了智慧养老的新方式→
基层智慧平台基于“居民画像”的大数据,而这其中,大数据的精准性、实时度直接关系到智慧平台的应用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走进人民心中,也直接影响了基层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幸福甘泉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数字应用以“动态数据”管理的模式,实现了数字精准服务社区,也入选了普陀区牛年开局首批公布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清单,其在生活数字化领域解决了基层社区养老、就医、助餐、出行安全等多维度的难点、痛点。
幸福甘泉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养老
2020年初,甘泉路街道在疫情期间,建立了覆盖辖区4.5万余户居民的一户一档信息化家庭档案,幸福甘泉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1.0版本由此建立,疫情之后,这一平台的数据范围扩大到了辖区全部常住人口,逐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街道-居委会-个体”三级社区常住人口数据库,目前共有居民信息数据115751条。
这么庞大的数据,如何做到“千人千面”还能精准服务?记者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了解到,除了针对每个居民描绘清晰的“个体画像”,还会根据社区居委会的特征分析,做人群的“分类画像”。“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个体画像和社区分类画像的精准度,除了对居民的人户关系、工作婚姻状态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外,我们还提供了3大类44种个性化标签,用以赋予特殊群体特定身份,这样在针对特定群体的开展服务活动时,就可以通过多条件筛选实现精准定位到个人。”甘泉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主任施明浩告诉记者。
除了多维度“标签化”做“精准画像”,甘泉的智慧平台还一改传统被动“等待”各类上级平台数据导入的模式,以移动端登录的形式,将数据库的“盘活”权交到了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手中。“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查、随用、随改信息,俨然是一个行动的‘活’数据库。” 施明浩说。
这样的“活”数据库,切实将数字“云上”服务真正送进了社区最后一公里。在甘泉路街道的长新居民区,一位居委干部发现一名摔倒老人,老人因紧张无法讲出家人的联系方式,只能报出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居委干部通过平台手机端随即根据已有信息查到了老人家属的联系方式,一边拨打120一边联系家属,大大缩短了基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时间。
移动端登录平台界面
据介绍,这一智慧平台目前正在布局升级2.0版本,将在逐步丰富库内老年群体基础数据和政策信息的基础上,持续构建社区“智慧安防保障网”,实现养老领域的“物物相连”,并将探索小程序的“菜单式”为老服务模式,让老弱人群将来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享受便捷多元社区公共服务。
记者:丁婉星
编辑:朱翼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