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女侠”详解:为什么核酸筛查阴性还没解封?
最近,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收到很多咨询,都与上海正在进行的核酸筛查有关。
有的网友询问,为什么核酸筛查结果阴性,小区还没解封?
有的网友询问,为何已经进行了多次“48小时两轮核酸筛查”?
还有网友觉得,这是不是变相把小区或街道封了?
对于这些热点话题,在3月23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和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对此进行了讲解。
邬惊雷表示,经过上一轮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后,相当部分街镇和小区已符合要求解除封控。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继续按照切块式、网格化原则,划定部分街镇再开展一次核酸筛查,具体时间为23日0时至24日24时,按照“街镇-小区-楼栋”逐级开展后续的核酸筛查及管控工作。
人称“疾控女侠”的吴凡则就“街镇-小区-楼栋”的核酸筛查和管控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且列举了不同情况下,居民可能面对的情况。
Q1
为什么已经有阴性报告了,还不解封
由于筛查范围与筛查方式的原因,本次筛查存在一定的延时。所以,个人或者某个楼栋的居民都获得了阴性报告,并不一定能立刻解封,而是需要等相关筛查全部完成。
本次筛查为大面积、大规模,采用10:1或20:1的混检模式,即把10个人或20个人的采样标本放在同一个试管中。以20人的混检为例,如果检测发现有试管结果阳性,需要根据检测登记查找对应的20名被检测者,进行分头采样,再进行单人单管的复核。检测完成后,确定究竟是哪位被检测者的结果阳性,再围绕这位被检测者进行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准确的相关医学信息、个人信息等,进行上报审核。
这个过程与市民自己前往医院进行的点对点筛查(既单人单管检测)不太一样,流程和时间都较长,会影响整个社区乃至街道的筛查时间。
而普通市民可能感受不到之后的筛查流程,所以觉得采样完成很久了,自己的阴性报告也拿到了,为什么小区还没有解封。吴凡表示:“这其实是在等待进一步检测结果,后续做研判。大家要耐心一点。”
Q2
为什么一个48小时又接另一个48小时
吴凡表示,看到了部分网友提出的“为什么48小时两轮核酸检测结束后,又接一个48小时,然后又来一个24小时,不能直接说封闭管理5天吗”等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本次采用的“减少流动+核酸筛查”以网格化方式进行有关系。
1
网格化划定依据
这次确定的重点地区是根据之前流行病学疫情发展的情况、病例数量以及传播方式可能潜在的风险划定的,以街镇为单位进行划定。划完之后,这些街镇减少流动,开始核酸筛查。
2
筛查后不同结果对应不同后续管理方式
整个街镇核酸筛查结果都是阴性
结果:整个街镇都解封。从筛查结果看,有部分街镇核酸筛查结果全部是阴性的,但并不多。
街镇核酸筛查有阳性报告
大部分划进重点筛查区域的街镇都存在阳性报告,这时候由网格化发挥作用。此时所说的“网格”可能是一个居民小区、一个企事业单位,也可能是一些工厂。
以居民小区为例,在这个居民小区进一步筛查中,居民相对静止。通过再次筛查,能发现某几栋楼里有阳性报告,其他的楼都是阴性报告,那么网格单元又细化到楼栋。如果相关楼栋没有阳性报告,就解封;有阳性报告的楼栋就继续筛查。
这就是所称的“街镇-小区-楼栋”的筛查关系。如果打个比喻,也可以这样理解:非重点地区和重点地区的筛查相当于大家都在体检时拍了一张CT片,看清楚了哪个地方可能有点问题,是一个摸底。之后,医生采取靶向治疗的方式,而网格化即类似靶向治疗——摸完底之后。发现哪有问题,就在哪个地方进行下一步有针对性的筛查和管控。
吴凡表示,到3月22日为止,本市根据之前的筛查结果又进行了新一轮的研判,划定部分街镇再开展一次核酸筛查。有问题的地方缩小了,根据缩小的情况再制定“诊疗方案”,就非常有针对性。
由此对应的,也是部分小区需要根据网格化,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筛查,而不是直接给出临时管控数日的结论。
吴凡表示,48小时已满却仍没有解封的小区,很可能出现以下这种情况:正好在重点区域的重点街镇,小区可能还得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或者部分不在重点区域的小区可能存在部分楼栋有阳性报告,需要做一次核酸检测。
分享信息要注意适用范围,
避免引发误解
吴凡表示,目前网上有不少信息来自网友间分享的信息,反映不同小区间的筛查和管控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小区的情况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靶向治疗”。
她还举例说,市民前往医院就医时,医生给出的处方是因人而异,不适合与他人分享的。同样的,不同小区的筛查工作不一样。网友在传递筛查信息时,要搞清楚相关信息的适用范围,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导,否则容易引起大家纠结的心理。
邬惊雷也在发布会上特别提醒,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恶意造谣对社会造成恐慌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资料:上海网络辟谣
编辑:黄湄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