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守沪 | 普陀这群志愿者逐一疏通“堵点”,托起老旧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上海普陀 2022-05-02



在长风三村近30天的“抗疫岁月”里,焦躁不安的情绪被不断抚平。用党员志愿者李磊的话来说,“4月初时小区里安静得很,但最近的日子却回荡着各种钢琴声、歌唱声……”这些稀松平常的人间烟火声,是让人安心的旋律。


居民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和抱怨,到如今看到志愿者就竖起大拇指。一群志愿者们披星戴月为大家守住了保供生命线和疫情防控线,疏通了小区疫情防控中一个又一个“堵点”,托起了居民们满满的安全感。他们作为居委、物业的重要补充力量,唤醒着社区内群防群治的宝贵资源。


守好保供生命线 他们解民之“痛”


长风三村是个典型的老小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400位,这其中涌现出现的用药需求,成了封控初期最大的民生问题。于是一些党员包干到楼组、服务到“家门口”,每个楼栋都有一位党员跟楼组长对接,他们里应外合、相得益彰。20多天来,这支小分队帮配近700份药,解决了不少居民的最大痛点。为方便配药送货,李磊和李一丹夫妻俩把“私家车”用成了“公家车”,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居民买急需药。小区的周叔叔患有高血压,必须服用指定牌子的药,“当时我们问了很多地方,社区医院、宏康医院当时都缺货,好不容易在饿了么搜到了,但平台没开几分钟就关了。”于是他们从普陀驱车到长宁买回了药。


李磊和李一丹夫妻二人


俩夫妻在满足居民用药需求的同时,还做起了物资保供“最后一百米”的“运输员”。有一次因房号问题配送出现了差错,居民有些着急,当时已是晚上近11点,一天都在连轴转的李磊二话不说骑着电动车去寻快递,中途却不小心摔倒弄伤脸部,在医院缝了9针,谁知在家休息一周后他就重回了岗位。


李磊的“抗疫日志”


这支“运输员”队伍当中,还有一位叫王自令的小伙子,他话不多,吃起饭来非常快。每天八九点物资到小区了,他就开始忙活,一般到晚上9点后,他才回到“家”,而这个“家”,是他平时用来拉货的面包车。


3月底还在外跑车的王自令回到家中后,才发现自己所住楼栋已经封控了,浦西全面闭环管理后,他也没有生意可接,便就地做起了志愿者。这一做,他顺势把“家”就安在了车里。“我把后排的座位拆了,之前在外跑车时来不及回家也会住在车上,被褥都有备着。”王自令说起来轻描淡写,“我们小区的居民都很热心,有些老人还给我送生活用品。”事实上,前段日子他所在楼栋已经解封,但他仿佛在车里住上了瘾,依旧“不挪窝”。“我看小区里运送物资、买药、消杀需要人手,还是想帮帮大家,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要是住回去万一又封了怎么办,我还是住车里吧,挺安心!”对于王自令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他唯一的心愿就是疫情早日结束,他可以回到老家看看自己的孩子。


筑牢疫情防控线 他们稳了民心


民生保供有了托底之后,这群志愿者们又开始着手解决消杀问题。尤其是做核酸期间,居民们忧心忡忡,总担忧有交叉感染的风险。这时,消杀小组开始“上线”,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小区各个角落,在每次核酸检测之前以及检测过程中,他们与病毒“贴身交锋”,牢牢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隔离墙”。


15号左右,小区的消杀设备“鸟枪换炮”,大家用上了炮筒式的常量喷雾器,五个年轻小伙拿着工具从小区北门一路消杀到南门,沿路甚至引来居民的窗台围观,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戏称他们为“三村五虎”。这些消杀志愿者们明白,当他们背着消杀器出现的时候,居民们的心也就定了。


作为这“五虎”之一,汪帅坦言,“配药、运物资的活儿我都没少干,但消杀确实是最累的。搬物资大家一起接力,还能喘口气。消杀的话,就是在一直负重,一直透支体力。”他们每天背着40斤重的消毒水,在小区的重点区域进行消杀,老小区没有电梯,他们便一步步爬上爬下,一走就是十来栋楼,“走到六楼的时候,头已经有点发晕了”。


“三村五虎”消杀队


不仅要挑战体能极限,还得与天气抗衡。前两天他们便遭遇了一场暴雨的“洗礼”,那日起初还是晴空万里,他们根据经验判断,气溶胶停留在空气的时间会较久,于是赶紧跑去消杀,没料到中途天一下子暗了下来,雨衣都没来得及穿,他们便淋成了落汤鸡。有几天持续高温达30多度,他们消杀完脱下大白后里面的衣服已是汗涔涔,有的甚至在消杀作业时出现了中暑,但每日的例行消杀依旧是雷打不动。“我们消杀工作做好了,大家是看在眼里的,居民对我们的认可,就是小区防疫工作的最大推动力。”党员志愿者队长王睿说道。


空间虽有阻隔 温情恣意流通


前有榜样,后有效仿。党员志愿者的出现带动出一大批热心居民。每个人既是受助者,也是施助人。不少居民纷纷出来,他们还组成了一支30多人的“骑士队”,专门解决配送物资的最后一百米难题,大大缓解了配送人力不足的问题。“就像今天搬运物资的,有不少还是老人,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却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每份力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站出来。”任丹贵在长风三村居住近40年,这些邻里情让任丹贵为之动容,他分享了这样两个故事。


有一户居民是两位老人,老爷爷膝盖不好,行走依靠轮椅,现如今封控在家中没法出门活动,对于关节也有一定影响。任丹贵便想着法子为他们找补钙的东西,“我在小区看到有人拎了两箱牛奶,我就上前询问能否卖一箱。他听说我的用意后,马上递给我,一分钱也没要。”后面在志愿服务过程他又了解到另一户老人,其中一位瘫痪在床需要尿不湿,而当时封控时间超过预期,他们已没有多余的数量。而后任丹贵在志愿者群内发起求助,不久便得到一位居民的爱心支援。而这位居民,就是那户收到牛奶的人家,一场爱心闭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上演。


志愿者正在整理药品


“当你在付出的时候,同时你也在接受别人为你的服务。大家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太多了,不胜枚举。”一个个爱心接力者的出现,像驱走阴霾的光,混沌中照亮了前方。疫情暴发以来,大家的活动空间虽然受到了限制,但邻里之间的温情暖意却在小区里恣意流通着。


长风三村的故事说到这儿,还有一位“军师”尚未出场,在小区迎来新曙光的多个节点,都离不开杨江的“关键一笔”。民生保供方面,在区、街道对特殊群体托底保障的基础上,他联络江苏东台,募集了40吨物资,通过街道的协助发放至长风三村、二村等四个居委会约六千户居民。而配药组的成立也离不开他的资源供给,消杀工作的开展更得益于他募集的十二台消杀器。


江苏东台捐赠的物资


他们的出现破解了不少困境,但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仅仅依靠几十个人无法一应俱全。守卫我们的家园,早日回归如常,需要大家多几分理解与将心比心,需要更多志愿的力量,需要每个“你我他”,积极投身社区抗疫活动,共同守卫家园!


记者:张成妍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4月2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49例

 4月29日普陀区新增55例本土确诊病例

 保障方舱医院平稳运行,“三剑客”有秘诀

 封控居家买烟愁?戒烟会是你的“疫”外收获

 疫情期间,职场人该如何更好自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