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守沪 | 服务超8000小时!普陀这里党员、志愿者共抗疫情
闻令而动、向险而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太多的人逆流而上、竭尽全力。宜川路街道大洋新村临时党总支的150余位党员、志愿者携手同行,累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投身于抗疫各条战线。
党员志愿者盘活社区保障
大洋新村居民区共有1155户,近2700余位居民。居委会要在这场“大考”中顶住重重压力,仅凭居委、物业,势单力薄。因此,为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宜川路街道大洋居民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大洋新村居民区志愿者临时党支部,一个个“红色因子”涌入,为基层的有序运作注入生机。
支部以小区为单位,在大洋、嘉华苑和中华新路三个小区各设立了一个副组长,牵头落实小区的各项防控任务。封控防疫期间,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动组建了一支防疫志愿者队伍,成立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集结了150余位党员和志愿者。
“责任承包”让楼栋管理更有序
清晨7点,嘉华苑3号楼党员志愿者吴琦和她的小伙伴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们穿上“大白”,按照楼层分工,以无接触的方式将试剂盒分发到大楼的160余户居民家门口。
大洋新村由3个独立小区组成,共有25幢多层和3幢高层。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居民区党总支设立了以楼栋为单位的基本工作构架,由每栋楼的志愿者和楼组长“承包”负责,组织本楼栋居民有序参与防疫检测,保障邻里基本生活所需。
小区党员志愿者牵头,联系到了崇明的保供单位,提供了新鲜的肉蛋蔬菜。在满足居民“菜篮子”需求的同时,重点关注楼栋里的独居老人等需要特别注意的群体,由党员志愿者对口负责,通过“帮带赠”方式形成“一名党员服务一栋楼”的良好局面,让独居老人的物资需求也能得到保证。
为保障服务安全,志愿者每天“上岗”前都必须完成抗原自测,同时对于封控楼里的志愿者,其服务范围则要求仅限于本小区本楼栋,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志愿者为居民扫码
“三级网络”让居民“宅家”更淡定
当天上午九点,大洋新村的楼栋群里格外热闹,各位楼组长正忙于统计自己楼栋各家各户的“菜篮子”需求,而对于楼组里尚未“入群”的高龄老人,楼组长们则要再点对点致电,关心了解需求。
青年志愿者组成楼组志愿配送小队
除全面落实政府“大礼包”和特困人员帮扶外,大洋新村居民区建立了“居委—小区—楼组”三级保供网络来保障居民在封控期间的基本生活。通过对居民的需求统计分析,临时党支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居民必需品团购活动说明”,并进一步规范小区团购流程,成立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楼组志愿配送小队,确保物资从“小区门口”到“楼栋门口”的安全送达。
而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配药难”问题,支部也组建了代配药等专项志愿服务小组,他们会根据群众需求前往药店等为群众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将药品送至居民家门口,充分保障居民正常生活。
志愿者搬运物资
“火线支部”让党员群众更团结
4月9日至今,3个小区的19位扫码志愿者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00小时。可以经常看到,深夜十点,大洋新村居民区志愿者临时党支部的工作群一如往常那样热闹。支部书记王树萍正在为次日上午的核酸检测安排扫码志愿者。大洋新村副组长宋宇迎在群中再次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工作指南。
志愿者为居民扫码
在防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临时党支部通过每天工作进行工作盘点、每周一次工作例会、重要任务提前部署的方式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对于漏洞和不足,支部认真进行分析,集思广益、查漏补缺,通过群策群力提高点位防疫工作规范化水平。
针对小区防疫物资缺乏的问题,嘉华苑副组长朱颖亮提议,可以借助“靠普互助保供系统”进行相关物资的申请操作,确保志愿者获得更充足的防护装备和消杀物资;大洋新村副组长宋宇迎发现,随着小区越来越多的楼宇进入管控,居民的防疫意识较前期有所松懈,针对这一情况,临时党支部围绕加强“三区”规范管理进行专题线上研讨,对小区的值班巡逻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落实了党员志愿者早午晚3个时段开展巡逻,对不遵从“三区”管理规范的居民进行劝导;中华新路1140弄副组长张春海在积极参与党员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发挥地缘、人缘优势,积极挖掘小区各类志愿力量,吸纳小区租户、青年等充实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社区防疫和民生保障服务。
志愿者搬运物资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致敬每一位坚守工作岗位的人,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