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29个日夜,他们凯旋归来!普陀这个方舱隔离点闭舱!

上海普陀 2022-05-18


“4月12日凌晨,富平路方舱集中隔离治疗点正式运行。”

“4月16日,富平路方舱集中隔离治疗点迎来首批3名出舱人员。”

“4月25日,方舱加固隔离围挡、脱衣区防水油布,迎战强对流天气。”

“5月2日,医护身上及舱内墙上张贴宣传页,做好消毒与防护工作提示。”

……


5月8日中午,随着最后一批治愈的出舱人员离开,运行29天、累计收治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792人的富平路方舱医院正式宣告闭舱。这份“方舱日志”也终于在这天画上了句点。


4月10日,由区人民医院、长风集团、区机关干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富平路方舱进行了整体接管。在披星戴月的29个日夜里,他们前进有方向、服务有力度、心中有热度,他们以不充足的睡眠、不停歇的脚步、不动摇的初心,为方舱阳性感染者传递温暖,点亮希望。


富平路方舱工作团队合影


三份“入党申请书”

党旗指引方向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看到身边的党员们不怕困难,勇于承担的责任心与为民之心,我被深深地鼓舞与感动。我真诚地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承诺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勇挑重担,勇当尖兵,坚守到疫情结束的最后一刻。”


4月底,方舱临时党支部收到了一封入党申请书,来自医护团队的院感专员丁梓豪。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以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人称道,从对隔离区域的通道设计、院感防控条件等提出专业意见,到花费数个小时细致耐心地完成环境采样,他以行动彰显着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而丁梓豪,是富平路方舱强化党建引领方向的一个缩影。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富平路方舱临时支部委员会于4月10日正式成立。自此,会议室墙上悬挂上鲜红的党旗,每名党员“大白”“小蓝”身上多了一枚熠熠生辉的党徽。据悉,方舱开启以来,共收到区人民医院和区机关三名同志的入党申请书。


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


除了这些“大白”“小蓝”,不少是党员的阳性感染者也注入到这股“红色血液”中。支部组织委员许亮介绍道,“在区委组织部的协助下,支部主动联系患者当中的党员,一方面表示慰问,询问需求;另一方面也请他们发挥余力,协助做好病区的安抚解释工作。”19名党员即刻亮明身份,在舱内协助医护和保障人员做好取餐送餐、组织健身、核酸采样等工作,他们成为方舱内患者与工作团队之间的沟通桥梁,极大减轻了专班的工作压力。这些先行的党员化身一面面旗帜,为方舱的平稳运行引领方向、注入力量。


一本“健康手册” 

画出服务力度


5月8日,富平路方舱迎来了最后一批出舱人员。他们手中拿有一份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和一张“退疫证书”,前者为他们详细介绍了出舱人员返家消毒与防护的工作提示,以及居家护理、合理饮食与康复训练的方法。这份由团队自制的全彩小手册受到了大家的点赞,字句、画作与排版之间,皆是他们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与关怀的力度,而这份力度,也渗透在方舱管理期间的方方面面。


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


在建立之初,富平路方舱就面临着基础设施缺乏、物资储备不足的难题。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四名机关干部在方舱开放前的48小时里吃住在工地,既做指挥员,也做战斗员。长风集团国企干部保障团队为医院的后勤保障倾力护航,普陀区人民医院医护团队协助施工人员设计医护通道等,为顺利开舱提供专业建议。


4月11日晚,接指挥部指令:富平路方舱需在12日凌晨接收101名阳性感染者。听到消息后,大家扔下吃到一半的晚饭,在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峰同志的带领下,迅速组成两支小分队:一支由区退役军人局刘中、区总工会周舸扬带队,组织物资卸货和归类登记,一支由区人大办许亮、区财政局江一青带队,他们“肩扛手抬式扫楼”,火速补齐饮水机、医用垃圾桶(垃圾袋)、睡袋等必需生活物资,在争分夺秒下,101名阳性感染者于凌晨1点顺利进舱隔离。


随着方舱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团队迎来了出舱人员“大客流”,他们转眼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方舱组建了由医护、机关干部和公安民警组成的出舱工作专班,巧用“大数据”,创造了出舱速度人均3秒的“普陀速度”。这支专班分工对接人员申报、车辆派单、信息查询等事项,从医护确认可出院名单初稿,到公安核对地址信息,到中转站确认接车信息,再到各街道最后接驳。环节不少,但大家配合高效有序,整个流程衔接顺畅,这背后也得益于前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公安大数据的协助。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凭借迎难而上的斗志,用力度与速度啃下一块块“硬骨头”,闯过一道道难关,在前进中不断坚定着必胜的信念。


三封手写“感谢信”

书写心中热忱


“非常感谢富平路方舱护士们体贴、周到、细致的人性化服务。医者仁心,如沐春风,感谢!”4月29日傍晚,正在查房的护士长史奕收到了来自一对母女的感谢信。原来,为了帮助一名8岁的阳性感染者顺利从隔离点到方舱与妈妈团聚,大白们为小女孩的“入住”准备了一系列惊喜。“那天一早,就有一个阳性感染者着急找我,说她的女儿在隔离点确诊,就要被转运。孩子太小,希望能帮忙转到自己所在舱。”史奕回忆道。于是那天中午,大白们没顾上吃午饭就齐齐候在方舱门口。两位身着“卡通隔离衣”的“小蓝”一下子就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你看,柯南和阿笠博士也在等你哦!”原来,为了缓解孩子的恐惧与不安,擅长漫画的医疗队员王姗男在医护们的“战袍”上精心作画,这一贴心之举让这对母女感动不已,于是亲手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医护人员与母女合影


“这儿的条件相比其他方舱而言,稍微艰苦一些。但硬件不够就用软件补足。”对比刚开舱硬件设施不足带来的焦急和担心,执行院长金贇㛃如今多了几分从容和自信。为了让阳性感染者获得更人性化的服务,他们不断发动“巧思”。比如说,舱内虽然未有隔断,但收治阳性感染者时团队尽量按照个性特征、年龄分层、家庭成员数等安排到不同区域;对于需要上网课的学生特地辟出网络信号强且相对独立的一隅;对于“牙口”不好的老年人特意关照保供单位将部分饭菜烧得软糯些……仅仅不到5天,方舱医院就迎来了首批3名出舱人员,这背后离不开医护团队、工勤人员、公安民警的暖心守护和热情服务。“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已不仅是医护人员们的信条,它更成了团队所有人心照不宣的行动原则,怀揣热忱,他们在方舱里编织灿烂。


母女和其他阳性感染者的手写“感谢信”


“在这些日子里,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和专业的服务收获了不少肯定与赞誉,但更多的则是迎来了成长和磨砺。”许亮在工作纪实中写道,尽管来自不同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在方舱工作的一个月里,这个团队磨合出十足的默契,凝结出深刻的革命情谊。


整理好行李后,他们第一次认真打量起自己奋战月余的简易住所和办公场地,心头涌上一丝不舍。匆匆拉上这段富平路方舱“战疫岁月”的帷幕后,迎接他们的又是新的使命。但只管向着曙光去,他们始终不遗余力。


闭舱前团队合影


记者:张成妍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区居家隔离阳性感染者已清零

 普陀区尝试有序有限开放,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遇到“养老诈骗”,请这样举报→

 8个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

 普陀这个“专班”为工地筑牢“防疫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