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怨邻”成“睦邻”!面对矛盾,普陀这里的人民调解员发挥大作用!

上海普陀 2022-10-18


从弄堂小巷到楼房大厦,现代都市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不仅发生在物理空间,更有人际关系间的加速重组——从过去的“熟人社会”到今天的“躲进小屋成一统”的硬边界。不同维度的加速“聚变”,在继续印证“远亲不如近邻”古训的同时,也为人民调解工作法提供了证明自己的全新舞台。
全面了解前因后果
看似只是简单的“门对门”“楼上楼下”,却时常包含看不见、想不到的沟沟坎坎。对于家住宜川路街道某居民区的方阿姨来说,这样的体验就来得尤其深刻。回想起2个月前初到居委会反映时的情形,方阿姨话语里对于当时自己的激动情绪,充满了歉意与愧疚——“那时候,我只知道一个劲地冲着接待自己的调解员发火,‘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可就是没办法呀。好在调解员总是满面带笑地开导倾听,我才能把心里的苦水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与章某(化名)是上下邻里关系的方阿姨表示,自己与他素无交集,但在最近却遭遇了由其安装的“震楼器”折磨,尽管也曾报警求助,可始终无法治本,这导致了两家人的积怨越来越深。面对倾诉,调解员并未照单全收,深知探清矛盾根源之重的他们,专门实地前往对章某进行了访问,却得到了意外结果——“这都是方阿姨咎由自取。”章某说,是自己无奈于方阿姨制造的噪声,这才“以牙还牙”想到了安装“震楼器”的报复之道。对于章某的投诉,方阿姨一脸委屈,“我家外孙入睡很早,还特意为孩子准备了软底鞋,根本不可能发出任何噪音。”在眼见了方阿姨家确如所说,做好了周全隔音准备后,他们就很快排除了方家作为事情源头的可能。
一来一往,非但没有查清原因,却让局面更加复杂。但这并没有难倒富有经验的调解员们,心中有数的他们再次“家访”,这次的探查重点却投向了意想不到的方向——来源有可能是阿姨家隔壁的棋牌室。随后,调解员特意在晚间进行了专门体验,确定了声响源头,锁定了“肇事”对象。
释法说理化解纠纷

紧接着,调解员便很快找到了隔壁棋牌室主人,阐明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法律责任,并据此要求棋牌室主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整改工作,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随后,调解员又转头找到章某,劝说他拆除“震楼器”。针对他的主张,调解员们也再次拿出法理,循循善诱进行了释法,“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他们还专门摊开法典,找出条文,条分细缕地开展普法,“虽然你可以主张排除妨害的权利,但你采取的措施本身也导致了侵权结果。如果后果严重的话,方阿姨可以主张司法救济。到了那时候,你就从受害人变成被告人了,这样的转变,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法有据的攻心战术很快收到了实效,善于情理法“三箭齐发”的调解员再次对章某进行了情绪疏导:大家都生活在老式小区里,这样那样的“响声”难以避免,但方阿姨已经最大限度进行了避免,减轻了对楼下邻居的影响,“只要在合理限度范围内,作为楼下住户负有对声响的容忍义务。”一番丝丝入扣的摆事实、明道理、释法律,让章某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冲动……同时,调解员又建议方阿姨对章某反感“噪音”的想法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要换位思考,将房内声响控制在合理范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还请大家相互体谅让,继续做回好邻居,重回美好生活。”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棋牌室主人接受了调解意见,自觉严格控制棋牌室娱乐时的声响。章某及时拆除了“震楼器”,并向方阿姨作出了道歉。最终,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一起可能激化的纷争“难案”得到了圆满化解,并修复了原先受损的相邻关系。


面对滑向“怨邻”的楼上楼下,人民调解员不仅迅速响应、实地走访、亲身体验,还几次三番述真情、讲道理、明法理,终于化解“怨邻”成“睦邻”,再次显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巨大作用和强大生命力;这样深得群众信赖的基层工作方法一定会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资料:上海市普陀区司法局

编辑:李华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告普陀市民书

 普陀这处便民服务点完成升级改造!

 苏州河畔这些普陀宝藏打卡点你都来过吗?

 因为这群普陀人,社区更“靓”了→

 百姓话思想|干这行,我就是“天花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