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伤口”探索“大护理”,普陀社区护理中心为患者提供家门口优质服务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由慢性病引发的慢性伤口也越来越多,比如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等,如何护理好这些伤口,为患者解除痛苦?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宜川社卫)护理中心,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
“感谢陆护士长,救了我一条命。”90多岁的张阿婆看到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总护士长陆梅,激动地拉住她的手,不住地感谢。
张阿婆因左髋骨折导致瘫痪在床近二十年,去年又出现了左肩锁关节肿胀疼痛,为了减轻疼痛,她习惯右侧卧。元旦前夕,照顾阿婆起居的女儿周阿姨发现母亲右脚脚踝处出现了一个脓疮。心急之下,她四处求医,但苦于大医院没有上门服务,她只能在到网上买了各种敷贴药膏,自己护理,结果伤口不见好转。“左脚肿得像个水晶包,我都绝望了。以前我不停地买药,听人家说什么药好,压力贴什么都买了贴,非但没好,还有点严重了。”由于疼痛,母亲开始苦恼不已,70多岁的周阿姨为此心力交瘁,愁眉不展。
医护团队上门会诊
无奈之余,周阿姨来到宜川社卫外科求助,外科医生又请了总护士长陆梅一同上门会诊。“老太的脚肿得很厉害,疼痛感很明显,皮温很高,综合判断是压力性损伤,局部肿胀是因为她下肢体位摆放不当造成的。”陆梅告诉周阿姨,他们可以定期上门为张阿婆做护理伤口。
张阿婆的伤口护理并不简单,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老人的体位。“阿婆比较倔强的,她觉得不舒服就不肯调整的,最初的几天,我几乎每天都上门,与她聊家常,告诉她我可以帮她治好脚上的伤口。”陆梅和张阿婆从伤口聊到了两人祖籍都是苏州,一下子让她们亲近起来。“一听说我也是苏州的,张阿婆就开始愿意配合我了。”陆梅为张阿婆垫高下肢、解除伤口局部的压力,数天后左足肿胀慢慢消退,后面的关键步骤是控制伤口的炎症……从最初的每天上门,到现在一周2-3次间隔换药,陆梅和她的同事风雨无阻。“年后有几天很冷,她一个人冒着风雪上门,我心里很感动。”周阿姨想起此情此景依旧激动万分。
“我是一直在关注,几乎隔天就要来看,哪怕今天不换药,我也要来看一看。”陆梅说,伤口护理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自己多来几次,可以看看周阿姨换药情况,也可以让老人觉得放心。为了及时了解阿婆伤口情况 ,也让周阿姨掌握基本换药技术,陆梅还与周阿姨加了微信,通过线上指导,帮助她更好地做好伤口日常护理。
精心照护之下,张阿婆的伤口慢慢愈合。周阿姨特地制作了锦旗送给陆梅和她的同事们。
伤口护理是宜川社卫专科护理的特色,除了做好压疮伤口,陆梅和她的团队在糖尿病足护理上积极开拓创新。患者龚老伯的糖尿病足非常严重,多次求医未果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宜川社卫。宜川社卫护理中心依托“白姣姣-陆梅”足病伤口护理创新工作室联盟,与华东医院联动,开展护理会诊,在技术上进行支撑,为龚老伯解除病痛。
护理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大多足底胼胝情况非常严重,特别容易因为足底受压发生局部溃疡。胼胝修剪也是一门技术活,我们通过去白老师联合门诊学习提升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打通上下联动,请白老师亲自进行护理会诊,为患者进行足底胼胝修剪和制定换药方案。”陆梅告诉记者,现在患者的伤口正在向好发展。“他们是动足了脑筋,在现有条件下,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我的伤口从2.5厘米缩小到1.1厘米。”患者龚老伯感触颇深。
宜川社卫社区护理中心
作为首批挂牌上海市社区护理中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宜川社卫在护理技能、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获得普陀区总工会“陆梅宜心优护护理用具改良创新工作室”、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教学实践基地“、上海市伦理学会“社区老年健康管理伦理实践基地”等称号。宜川社卫还打造了“一站式”综合护理服务区,为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伤口护理、PICC维护、糖尿病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腹膜透析、中医护理等服务。“我们还实现了门诊、病房、站点统筹管理,居民到哪里都能找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宜川社卫相关负责人表示。
护理中心与上海市同济医院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延续性护理在压力性损伤居家失能老年患者中的护理实践”项目,获得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优秀护理项目,该项目持续在宜川社区推广应用。
未来,宜川社卫依托综合护理中心,做强服务,擦亮“宜心优护”品牌,以优质护理资源,惠及居民患者。
记者:易雯
编辑:尉澜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