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上,都有哪些精彩观点? | 关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融媒体中心 昆明学院 2024-02-12






     2月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平行论坛在京举办。墨西哥、新加坡、南非等政府代表、知名高校校长、数字教育专家、著名企业代表等,围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等话题,分享了高等教育数字化实践经验与思考。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 我们该如何将教育带入信息时代?


    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康奈尔大学名誉教授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

         

    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极大,我们要教育下一代,让他们自由探索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也要适时检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使命是教育,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意味着要帮助学生挖掘喜欢的事情,培养他们,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例如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等。



  •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为变化中的世界培养什么样的“人”?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科学家、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周礼栋:


    我们应该从“道”的层面,重新思考教育中的本质问题。


    第一,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将如同数学和语言,成为一项横跨各个学科的基础,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创造新的方法。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人工智能专家,而是要具备计算思维和数据驱动的能力。


    第二,要让计算机科学服务于其他学科,跨学科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常态。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往往能够催生了不起的创新,要让学生能够适应技术给学科研究带来的方法上的变化,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育从业者需要重新梳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借鉴全球顶尖高校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


    第三,未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将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而是着重于在更高层次上育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化的未来,学生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学会主动思辨,借助先进工具和已有的知识信息去探索未知世界,寻找新的发现,创造新的知识。



  • 数字教育背景下我们面临哪些挑战?


    墨西哥驻华大使 施雅德(Jesús Seade):


    世界各国都经历着教育领域深刻而快速的变化,我们面临3个宏观挑战,我有以下思考:


    一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弥合世界各地区之间在技术、教育和收入方面日益加深的差距。利用信息技术让更优秀的高校和更强大的教育系统为有需要的地区培养各级师资和人才,让走在行业前端的合作伙伴通过线上课程、网络项目打破局限,牵引带动落后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


    二是如何推广全民学习。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商业体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彼此。为此,我希望扩大合作高校之间提供的虚拟课程范围,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固然效果更好,但数字合作的魅力恰恰在于它能触及所有学生群体。


    三是我们需要对信息技术有更辩证的认知,努力发展教育系统,以跟上技术为社会带来的飞速变化,推动更多人通过数字技术学习符合时代需求的终身技能。



  • 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未来高等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 倪明选:


    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可能会对高等教育的内容、教学模式、学生评价以及学生支持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


    一是数字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丰富了学习系统中的学习资源,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超越了校园的物理边界。


    二是数字技术还将帮助高等教育建成一个更加灵活,具有个性化和发展性的课程系统。


    三是数字技术还能够帮助我们建设更富于参与性的学生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


    未来的高等教育必然成为一个更加透明、扁平和高质量的体系。功能性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将更加精细划分,且富有结构性。由于知识获取的便利性,院校也必然关注自身供给的质量,以吸引更多学生的认同和参与。比如在港科大(广州),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评估并确认部分来自开放系统的学生学习记录,教师的功能和定位也将被重新定义,在传统的授课、辅助团队以外,我们还需要更专业的知识管理和规划团队,建构清晰的知识地图,将知识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模块化,按照个体学习的习惯,设计针对不同城市的高质量的学习课件。



  • 怎样运用数字化来帮助我们从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


    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开设一些面向跨领域具有标杆性的数字科技课程,以培养更多熟悉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的人才。


    二是鼓励青年学生利用数字化产生的建设的机会(譬如MOOC等),让青年学生博学多闻,从而产生交叉参与的浓厚兴趣。


    对于急需的交叉学科人才的成长而言,数字科技已经成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把数字科技当成一种基础科学,至少从中学起就让我们的青年学生开始接触数字科技,也可以把它列入部分高考的范围。



  • 以新农科人才为例,如何在数字发展背景下深化专业领域人才培养?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 李道亮:


    一是强化基础学科支撑地位。数字农业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计算机、电子和通信等信息学科为支撑的交叉学科,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体现。夯实基础学科根基,深化基础学科、信息学科等与传统农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是培养高层次数字农业人才的关键。


    二是布局数字农业新兴学科。推进新农科新工科建设,必须要强调数字农业的学科专业布局。谋划和推动农业大数据、农业人工智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为数字农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科技支撑与平台保障。


    三是构建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打破专业导向的培养观念与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跨学科思维与应用能力。将重大前沿科学研究和现代产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持续增强课程体系的前沿性、交叉性与挑战性,强化信息科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对涉农专业的支撑作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等多元化数字农业人才。


    四是创新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联合,统筹推动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数字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长期稳定合作,加强数字农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有效对接,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本研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孙春兰出席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教育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央媒聚焦: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京开幕


大会上,全球万名师生云合奏合唱


央视推出多组报道,聚焦大会亮点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察:面对数字教育机遇,人类更需团结携手

数字化如何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来看这场论坛上的精彩观点


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上传递这些新观察、新思考


快报

《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与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教育部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


教育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发布


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发布


数字化教育装备应用展示来了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举行


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举办


智慧教育发展评价平行论坛举办


成效

2月13日至14日召开,大会亮点抢先看


100%接入互联网、同步课堂、智慧作业……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


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构建全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光明日报》: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以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图速览!大会议程来了


《人民日报》: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新华社:在数字变革中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央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开幕,数字变革中教育有了这些变化


长图速览!7方面带你看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效


一年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往期回顾:

开局之年“第一课”,习近平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

喜报!昆明学院在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再创佳绩

毕业生看过来!多家中央和国家机关直属单位正在招聘

速看!云南新一批招聘公告来了

【媒体关注】“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发布“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云南乡村振兴研学活动”视频——2023上合青年研学之旅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编辑:王璐洋

校对:王璐洋 余江林 李涵谦

审核:李涵谦 杨义 王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等教育平行论坛上,都有哪些精彩观点? | 关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融媒体中心 昆明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