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A访谈 | 方思源:公共艺术塑造地铁人文艺术空间

陈思学 公共艺术杂志 2022-06-11



方思源是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企业管理部总经理,曾主持及参与多个广州地铁“地下文化长廊”的文化推广及活动项目,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项目团队多年以来以创新与可持续传播的理念,主要通过利用地铁车站空间、列车等资源以小型展览、现场活动等多样化的展示形式,以此来传播文化,希望乘客市民在参与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及社区发展,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本刊就项目的策划初衷、内容、社会影响,以及广州地铁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和打造自身的文化特色方面的策略等相关问题,对方思源进行了访谈。



▲ 方思源


陈思学:能否谈谈“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项目的策划初衷、活动的内容及其取得的社会影响?


方思源:在举办声光音乐会之前,广州地铁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将公共艺术融入市民日常出行的场景,打造广州的“地下文化长廊”,也成功举办过像“广东音乐迎新春”“大爱有声——地铁让爱延伸”母亲节的即兴表演等音乐艺术表演项目。此外,自2014年起,在“搭地铁·赏国学”系列活动的启发下,广州地铁文化活动的策划本着“民众参与、重视在地性、植根于社区”三大原则,积极联合市内主要的文化艺术机构,通过地铁站展览、灯箱海报、文化专列、互动教育活动等有着多样化形式的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播岭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优秀传统国学文化。这些举措见于细微之处,可以说在声光音乐会之前,我们已经对地铁站的“文化土壤”进行了一系列的耕耘,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播传统文化,也为乘客市民关注公共艺术文化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公共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上,我们不仅需要洞察乘客的行为与需求,也非常重视与城市正在发生的事件、城市话题的融合,而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正是与广州国际灯光节同期开展的。


事实上,在地铁站内举办的声光音乐会,其本质是钢琴演奏与多媒体展示的结合。当演奏者进行钢琴演奏时,设计师在背后的车站天花板上通过投影Mapping技术打造的画面会伴随音乐节奏不断变化,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就可享受一场声光交融的视听盛宴,感受更舒适悦目的乘车环境。项目旨在让过去单一的传统视觉艺术,扩展至听觉,甚至是更多感官体验的融合。


从最终所呈现的结果以及市民的反馈看来,声光音乐会项目还是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增加市民欣赏文化艺术的机会,创造青年艺术家才华展示的平台,活动也得到了本地市民、艺术爱好者以及新闻媒体非常多的关注。在活动举行的过程中,我们还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外征集音乐爱好者的现场演奏,而报名演奏的个人和单位数量超过五百位。除此之外,相关的直播平台还自发跟踪音乐演出直播,线上同步收看人数累计达二十五万人次。声光音乐会项目更是获得了超过三十家媒体的转载报道,其中还包括国务院新闻等权威媒体。


车站站台投影,2016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


陈思学:如果单从本次活动的预期人流量方面考虑,为何没有将声光音乐会的场地设在类似像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站这样日均客流量较大的地铁站,而是选择了APM线广州塔站作为本次活动的场地?作为该活动的项目策划,是否有自己的权衡?


方思源:对于项目展示站点与区域的选取,我们有一套评价标准。这当中主要需要综合考量车站地面区域文化特征、客群偏好、车站空间结构、客流疏导动线及客流量特点等要素。APM线广州塔站位于广州市的城市地标广州塔之下,而该车站附近区域则被誉为新广州的城市客厅,充分展示广州与世界的联系,在选址上选择了广州塔站,临近于举办广州国际灯光节的花城广场,让地上地下的活动有所联动。


广州塔站作为“门户车站”,是传播文化与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此外,在地铁声光音乐会举办之前,该站点就已经成功举办过类似粤剧文化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广州地铁马拉松启动仪式等文化传播项目。可以说,广州塔站这个独特的站点,是具有“文化基因”和乘客集体回忆的。因此,在种种综合考虑之下,我们选择将APM线广州塔站作为声光音乐会的主场所。


陈思学:和专业的音乐会相比,地铁站在空间条件上并不具备优势。为保障演奏者能够正常发挥,来往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最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对此你们是如何协调的?


方思源:确实,地铁站与专业演奏厅的环境条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为了保证演奏水准,我们在演奏时间、演奏者选择及钢琴等设备上都做了最大程度的努力。此外,项目还得到了来自星海音乐学院、广东音乐曲艺团、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以及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等多家单位的支持,推荐了多名演奏家、艺术家参与此次活动,包括李穗荣博士(Vivian Li)、法国作曲家彭小波(Benoit Stasiaczyk)等。


声光音乐会选用设备是珠江钢琴集团提供的专业级钢琴。除此之外,在演奏会开展期间,我们还开展了现场演奏直播以及线上平台直播通道,让更多市民欣赏到这场属于公众的声光合奏。


▲ 2016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摄影:林铮


陈思学:能否谈谈对广州地铁站的文化功能定位,以及举办声光音乐会活动与相关公共艺术活动的意义和影响?地铁站的功能是否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延伸,有潜力成为一个培养市民文化的新场所,并能够为城市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方思源:目前,广州地铁已建成开通十四条、总共四百七十八公里的地铁线路,以及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7.7公里),线网里程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已覆盖广州所有城市区域,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更重要的是,新时代的地铁车站已经从单纯的公交场所,演化为属于公众的文化、审美、回忆的生活空间。事实上,地铁站好比一扇城市的窗户,无论是当地市民还是各地旅客,都会通过地铁认识、了解、感受公共交通所在的城市。自广州地铁启动“地下文化长廊”建设以来,旨在通过主题站、文化展览、即兴音乐演奏、非遗文化展演、文化专列、互动教育、车站背景音乐等多样化互动式交流,为公共空间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为艺术家搭建起更好的展示平台,为乘客创造出更多的欣赏与享受文化艺术的机会,营造更加舒适愉悦的乘车环境及优雅的社区生活环境。


陈思学相较于以往用于举办文化活动的传统公共空间,如剧院、商场、体育场、广场等,必须承认的是,让作为便利市民实现快速通勤的地铁站成为举办这些活动的场所,肯定存在着挑战。因为绝大部分来使用这种公共交通设施的市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此长时间驻留。当然地铁站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和普适性。此外,地铁站的客流量往往更加稳定,其年龄层、性别、喜好也更为随机,这也能最大化地让每一个普通市民能够近距离接触文化艺术活动。其中的利弊如何权衡?


方思源地铁站作为公共空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公共”二字,除了是空间共有属性,还有其受众的多样性。


首先,以地铁站为传播空间,我们所推动的是一种“去门槛化”“轻量化”的文化艺术传播方式。通过主动组建文化传播圈层网络,由专业机构为地铁空间的文化传播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呈现更“亲和”的文化新展场,让地铁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就能看到博物馆级的文物、演奏会级的音乐、美术馆级的艺术作品等。


其次,在推动文化传播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塑造广州地铁自己的文化。通过文化艺术活动与地铁功能属性的结合,建设能够与公众对话和深度互动的新窗口,让文化艺术与地铁运输服务协同传播。比如我们在不同时段推出“国学名句启文明”“四大名著识安全”“安全文明乘车三字经”等自创优秀公益广告,传播以安全出行、文明友爱、地铁科普等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宣传安全、应急、礼让,正确使用地铁设备设施等的公共文明信息,使得乘客既能感受到来自地铁站的安全文化,又能体会到地铁站的艺术氛围。在我们看来,这也将促进地铁与社区的和谐共处,提升广州市民的幸福感。


▲ “大爱有声 地铁让爱延伸”母亲节活动,摄影:周启超


陈思学:在未来几年中,广州地铁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和打造自身的文化特色方面将有什么新的举措或计划?


方思源:随着近些年文化项目的陆续开展,公共艺术的作用逐渐显现。广州地铁将继续打造以“地下文化长廊”为品牌的文化阵地,包括以传播国学、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为主线的“搭地铁·赏国学”项目;针对儿童寓教于乐的“吉祥物嘉年华”;倡导绿色出行的“地铁马拉松”以及其他市民喜爱的展览活动。为了让出行变得更有乐趣,越来越多的文化车站也将投入到建设当中。


此外,乘客的感受永远是所有计划中的首要考虑对象。因此,也不可忽视他们在这些项目中的参与。总之,我们会针对不同区域及线路,权衡项目类型及模式。就长远而言,在轨道交通不断发展的未来,广州地铁将持续打造及拓展有本地特色的文化阵地,借助展示活动的感染力让本地市民与各地乘客更多地参与其中,也会借着这样的机会更好地为广州这座城市打造自身的文化名片。我们也由衷地希望能有机会同更多相关机构合作,共同为城市的公共艺术及文化传承而努力。PA


陈思学《公共艺术塑造地铁人文艺术空间:广州地铁声光音乐会项目负责人方思源访谈》全文刊载于《公共艺术》2019年第3期(总第60期)。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推荐阅读 | 


2018-2019最美地铁站评选”获奖名单揭晓

章莉莉:地铁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


 更多访谈 | 


汪大伟:新时代的公共艺术发展

杭间:“大设计”的视野下的中国设计

刘悦来:“共治的景观”探索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

伊娃·吉拉伯特: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重视孤注一掷的社会中

张轩:用“百分之一”公共文化政策撬动城市建设

吴玛悧:公共艺术作为沟通、教育的媒介

弗朗西斯·莫里斯:当代艺术馆、公众和城市转型

李翔宁:如何打造走近大众的“城市空间”





| 订阅纸刊 |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或扫描下方官方微店二维码


点击二维码一键订阅

订阅咨询电话:021-61229008-1131


新刊目录

请点击下方杂志封面查询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纸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