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青奥会的冷思考

2014-08-27 王宗平 动商研究中心


南京青奥会的冷思考

动商研究中心 王宗平

南京青奥会接近尾声,社会反响强烈、媒体好评如潮、民众热情四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坦言:“在南京办青奥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本人大胆臆断:“青奥会让南京发展提速10年”。

人类的一切活动,即便国情不同、信仰不一、文化差异、价值多元,都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培养世界公民。

体育,既有教育的作用又有文化的功能,既有道德的秉承又有情感的释放,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体育的“体”,人和本,以人为本;体育的“育”,云和月,自然和宇宙,亘古永恒。所以,体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亘古永恒的身体活动;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命运动。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足以说明南京具有“码头文化”的基本特征。1988年全国大运会、1995年全国城市运动会、2005年全运会、2013年亚青会、2014你青奥会,以承办大型比赛为契机,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世人瞩目。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亚运会、奥运会等迟早会降临南京,因为我们除了拥有一流的体育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城市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热情、殷实、大方、周到的接待和服务!

套用南京一句口头禅:“来吧,多大事儿啊!”

开好南京青奥会,讲好南京故事,故事有主旋律,但一定也有苦涩、有酸楚。点赞而不思考,是不思进取、不图发展的表现。

热“点赞”过后,冷思考如下:

1、面对新华社记者,巴赫得了便宜卖乖,为什么敢直言“‘体育的作用被低估’在中国更为严重”(打人不打脸啊)?

2、巴赫呼吁“体育回归教育”,难道在中国,体育真的与教育严重脱节吗?

3、城市的建设应该是一种常态,为什么要靠承办大型体育比赛才能加速、提速?

4、中国的城市为什么热衷承办体育比赛?

5、中国办赛(经费)主要依靠政府,为什么不像国外能够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

6、南京青奥会的理念、宗旨、口号等,无论文字多么精彩,其最终目标是让体育走进我们的生活、让运动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看看我们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看看70%都戴眼镜的学生观众和年轻父母们,这样的目标何时才能够实现啊?

7、体育与教育孰先孰后,这里不去评说。但在中国,体育如果不与教育捆绑在一起,如果不对开发智力、不对学习有帮助,好像就没有意义!体育能够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哪怕就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吗?

8、南京青奥会精彩绝伦、无与伦比(国际奥委会官员到哪个国家都这么说),我们花这么大的代价让世界各地3787个孩子(15~18岁)来南京比赛和旅游,如果不能吸引更多的国人和青少年喜欢体育、热爱运动,岂不是花了自己的钱锻炼了别人的队伍?用自己的酒瓶子装着别人家的酒?

9、青奥会中国女足姑娘们坦言:如果不读书将来就没有出路!如果不读书也有出路,岂不是更好吗?

10、南京青奥会“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淡化金牌、重在参与。原本不进行金牌排名的,可媒体每天都在炫耀中国前一天的金牌数,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园小朋友每天加一加也会算计金牌总数的)

南京青奥会的成功与辉煌,已经无法用语言来点赞。关于青奥会的思考也许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无不投入巨大,无不振奋人心!但愿2014年南京青奥会辉煌之后:应试教育不再盛行、学业负担明显减轻、体育教师得到补充、体育课时确有增加、体育场馆多多开放、学生体质真正止跌回升,希望广大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热爱体育、参与运动,强健体魄、掌握技能、塑造人格,希望更多的人动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